靜謐的夜中偶爾傳來幾聲受驚的犬吠,反省著近日種種的教育手法,總感覺有點茫然,可能是未來的不可控,可能是當下的成效甚微。由此,我想起了孩子小升初前后的經歷。
雖然活躍在各個學習群,搬運著教育心理學的知識,讓那些家長誤以為我家的孩子必定是個非常優秀的,成績前茅的學生。其實不然,我們也只處在年級的中上水平,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各科發展都比較平衡,包括體育、音樂、美術等副科,或許是在經過選拔后的民辦中學,所以在各個小學中篩選過后的娃群當中想要鶴立雞群還是很艱苦的,因為你在加油,他們也在努力,在你追我趕的中考長跑中,誰都不想名落孫山。孩子不想,家長們更不想。
其實在每個學校當中,最容易擺動的還是那批中等的孩子,因為老師的目光一般只關注在最好的以及最差的學生身上,最好的要派出去參加區內或者市內的活動為學校帶來榮譽,最差的要重點扶持,讓學校的升學率不會那么難堪;而中等的孩子們,老師沒有那么多精力來關注了,只能靠著家長的推力和孩子自己的上進心來激勵著前進,或許能成為最好的,或許也變成了最差的。經過自上學這八年來的成績波動和分析,至少我家孩子的學習效果與老師關注度是成正比例關系的。
由此我第一位需要感謝的就是中山幼兒園的班主任潘老師,是她最先引導著飛飛喜歡上了唱歌跳舞講故事,每每都是她親自帶著娃出去參加比賽,那紅色獎狀的小紙片是一張接著一張,哪怕有時候失誤了,她也會補上一張幼兒園的獎狀,在孩子的心底埋下了自信的種子。也給她的小學生涯帶來了目前為止最高的榮譽。當然有這些成績也還要歸結于她的奶奶,從小由于我們夫妻兩個工作的繁忙,都是由我父母帶著的,有事沒事都是帶著她走親訪友,一開始剛進幼兒園的活動都是被她奶奶慫恿著飛飛上、飛飛上,小孩子又不懂什么,上就上唄,沒想到上去了就下不來了。結果就是被奶奶帶著跟風去報了很多興趣班,圍棋、畫畫、書法、聲樂、舞蹈等等,家長們是不亦樂乎,苦的是孩子總在周末睡不了懶覺,常常因此被罵哭。
第二位需要感謝的就是小學的王老師了,福氣的臉龐,鼻梁上掛著一副深色邊框的眼鏡,度數不小,第一次家長會第一看上去就是一位飽讀詩書的語文老師,再一交流,確實具備了師范碩士的風范,雖然說因為身體原因在三年級的時候離開了中山小學,但是她的歐美化教學風格,讓孩子們至今都還念念不忘這位和藹可親的老師。在這之前的學習我都沒過多關注,時常跟老師也就問問上課表現如何,聽過也就算過了,所以娃的成績也不是很前茅,反正每次考試結束就是王老師帶著班級考試前十的娃去吃午餐、晚餐,而飛飛每次也都能卡在線上去美餐一頓。
或者說松江這個適合安逸養老的氛圍讓家長找不出那種緊迫感,也或者說老一輩遺留下來的那種固步自封的思想影響著我這70年代的一輩,一直在井底滿足于孩子目前的表現,腦子里的框架就是按區域劃分到初中以后,就沖著二中一中努力一下就可以了。甚至在四年級的時候參加的一場商業英語口語演講比賽拿了金獎,獲得的一千元獎金也比那份嘉華二的特招面試資格證書來的開心。對于依稀聽到別人三四年級就開始奧數培訓的事情過耳就忘了。
到了四年級的時候在班主任蔣老師的帶領下,開始上了正軌,蔣老師是位資歷深厚的語文老師,還是位資深的學校教育心理學的專家,和藹且又嚴厲的她讓飛飛是又愛又怕,愛的是對她的提拔以及對她的培養,怕的當然就是指出她學習中的問題和改進的督促。在孩子一點點的成績出來之后,我開始重視起孩子的學習了,與蔣老師的溝通也開始頻繁了,老是被妻子埋怨,一個大男人怎么話那么多。孩子的奶奶由于嘗到了一千元的光彩,對于學校門口發放讓小孩子比賽的商業活動也異常的關心,飛飛也沒有讓我們失望,不是這里拿了個講故事金獎蘋果IPAD獎品,就是那里拿了個唱歌金嗓子獎杯,同時我也會帶著些小私心,婉轉的告訴給身邊的人,包括老師,我的目的也是為了讓老師能關注孩子,孩子能因老師的鼓勵而上進。孩子的成績不錯,又能在大場面而不怯場也是比較符合老師口味的,況且飛飛自小還是個聽話乖巧的孩子,雖然受到每一任班主任的表揚,但是也會受到她們同樣的批評,就是做的這個班長太懶,不肯主動去發展工作,總是撥一撥動一動。
當年正好SJ區里有個演講的比賽,睿智的蔣老師從班級里抽了幾個同學跟其他班級班主任挑選的一起在校內先講一遍,經校領導評審選拔,飛飛不負所望,被推送到區里,一路順風順水又被選送到市里,我也是蹭著孩子的熱度搭上了教育部門的車子和專門給孩子演講指導的高老師以及學校領導一起到市里觀看12個區的中小學生代表參加演講比賽,當主持人最終報出SJ區小學組拿到二等獎的剎那,高老師開心的就像自己的孩子獲獎一樣,一通通的電話撥出去頻頻報喜。這個成績也離不開她不辭辛勞連續幾日的指導孩子演講技巧。俗話說,好事成雙,但是我們卻是頻頻來臨,在蔣老師的悉心指導下,除了《愛的教育》讀后感獲得SH市一等獎之后,又因為我們生活中大人陋習和小孩淳樸交織的一個插曲,被孩子無心插柳的寫成文章,又經蔣老師的手被學校推送了出去,原本是報著試試看的想法,竟然意想不到的被區里評到了市里,市里通過專家審核成為SH市百優美德少年,SJ區教育部門也派專人給我們區僅有的五位美德少年拍成紀錄片進行美德宣傳……至此,已經快五年級了,有一些膨脹心思的我就想著看看外面的世界,因此從茸城論壇上看到了霄爸的小升初QQ群號,申請了加入,霄爸的孩子在建平,一所比松江初中優秀的學校,也由此通過與霄爸的交流,才發現市區有很多比松江更好的初中,而我孩子的知識水平距離市區的孩子還差很多、很多。
我坐不住了,開始在網上搜索相關資料,也從霄爸的指導中受益良多,真心的感謝他無私的幫助,把我從井底中拉了出來看到了孩子后期發展更廣闊的天地。接著我想起了那張在四年級時候英語口語的那張獎狀,可以作為嘉華二特招面試的一個名額,我當即聯系了那家參與活動贊助的培訓機構創始人,詢問過后才知道按我家現在水平估計給了機會也錄不了,趕緊報了低一級的四年級奧數班進行惡補,還特意找了一位上外的大三學生來補新概念英語,由于課外補習進入了學業知識的階段,興趣班也逐漸縮減到只剩聲樂這一項了。
對于松江的娃,小升初是艱苦的,因為我們沒有市區家長的意識那么超前,所以導致他們的孩子苦在前面,我們的孩子苦在了后面,其實不管補什么,超前什么時候學,我們最終的終點就是為了考上一所好的大學。而每所有背景的高中背靠著這些好的大學,在高中的時候就可以受到大學資深教師的客串指導,這樣他們的本科率相對高很多。同樣道理,好的初中也是背靠著優秀的高中,能享受到優秀的高中資源來提高孩子的知識能力水平。而松江雖然有一個大學城,有名的大學也有幾家,只是二中和一中卻一點都靠不上,這就使得我們為了能夠讓孩子順利考上一本,必須要往區外發展。就好比上中的本科率98%,也就是說你只要跟上年級平均水平,就能達到本科,況且好學校的學習氛圍,教師師資是非常優秀的,在這群優秀老師的指導下,在優秀學生的學習氛圍中,家長適時的跟進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怎么會差呢?由此,一場市重學校的一日游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