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馬牛不相及?放心,可以扯一起杠一波的。
——————
好像看到有人問為什么《封神》沒評上四大名著,我猜問的人應該是只知道《封神》的名氣,而沒有真正看過。我晚上曾用這個催過眠,所以能理解為何它不是,它的描寫不那么豐富精彩多變,打架場面經常是這樣的:拳馬相交,龍馬相交,二馬相交……
而且,我們聽到申公豹這個名字的第一感覺都是:申公豹應該是尊稱申公,名豹,就像周公旦一樣。而不是姓申名公豹。
——————
封神和西游的作者都是人類,人類有人類的高傲和自以為是,感覺自己的形態在宇宙中是最美,認為動物都會往人形上去修煉。
我覺得不可能。哺乳動物大多數體表密布絨毛,看到人光不溜秋的樣子一定覺得丑爆了,不吐就不錯了,修煉成人形對它們來說應該類似毀容,其他物種更不必說。(家人看到這里吐槽說,依照這個理論,蛇跟蜈蚣遇見對方,應該都不用開打,倆都直接當場吐死算了。其實不是的,那是在生存壓力下,要另當別論。)
我認為,貓會往虎形或豹形上去修,蚯蚓會往蛇形上去修,蝣蜓往蜈蚣上去修,蜥蜴往鱷魚上去修,雞往孔雀形上去修,老鼠往狗形上去修,魚往鯨魚形上去修,人往自己愛豆形上去修。
至于植物,他們如果有了靈性,最大的愿望一定是能動一動,尤其是黃山迎客松,一扭頭就是萬丈深淵的那位。大家都愛它的英姿和生長位置,但它自己本樹一定為此罵了幾百年的娘了。如果它有靈性的同時發現自己恐高,估計心理會逐漸扭曲,修成后一定會瘋狂報復社會,所以對植物來說,趕緊修脫樹形才是當務之急,哪怕修成螞蟻都算成功了,自由嘛。
——————
成精成神的動物常有舍利子玲瓏內丹,感覺也不合理。舍利子是佛家的,內丹是道家練的,雖說我國神仙系統里經常體現佛道一體,但最初提出這個概念的群眾應該沒去深究兩者的根源,不然肯定會意識到把二者揉在一起不合適,因為兩個專業教材都不一樣,培訓目標也不一樣,一起修容易概念混淆,且內容過多,弄不好兩門一起掛。
而且,似乎高智商的人類在修仙時反而較為保守保險,都是主修一門,很少輔修,倒是傻動物們常不顧自己智商缺陷一起修,效率就會很慢,動不動修幾千年,即便修成,也只能給人當坐騎、當星宿,且思想覺悟一般,時不常就下凡為禍吃童男童女。就好像讀大學,如果修太多課程,那么思修課上肯定都在偷看專業課的筆記。
科學的修煉方法應該是精修一樣,修成大神,當上管理層,然后很容易就能接觸到對方學科院士級別的高層(太上老君/如來佛祖等),就可以有機會去聽他的講座,然后要個仙丹或者被楊柳枝蘸水灑一下,強過五百年修行。
——————
西廂記這類小說劇本的問題,紅樓夢里曹雪芹已經借賈母口吐槽過了,說作者應該根本不知道大戶人家啥樣,以為小姐身邊就一個丫鬟,其實嬤嬤和大小丫鬟加起來有七八個,小姐基本上什么主張也別想自做。
——————
上面的這些,如果有網絡,根本不是問題。而古代的話,古人如果懶得翻閱資料,或買不起借不到資料,就只能道聽途說加意淫,導致作品有不嚴謹的地方。
——————
可見網絡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