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妝和彩禮從古至今都是婚姻的必備要素,意義重大,不說別的,單就增加婚姻儀式感這一點就非常有用,不過,真要杠,也是可以杠一杠的。
杠的話,就得從背后的傳統含意為出發點。
彩禮是男方給女方的,背后政治含意是:『你家閨女養這么大,現在到我家來了,成了我家的人,我們當然得意思一下。』
有問題嗎?一點問題都沒有——以前的姑娘嫁過去后,就成了婆家人,要伺候公婆丈夫,很多還要伺候小叔子小姑子,可不就跟一個長期免費勞工差不多么?婆家一次性給女方家一筆錢是非常非常合理的,是對女方家的尊重,也表示對新媳婦的重視。
當然,女方家一般也會給女兒備嫁妝,嫁妝背后的一般含意是:『我們可是很看重、很寶貝這個閨女的,看我們給她備了這么多嫁妝吶!』新媳婦嫁妝越多就越有體面,到了婆家地位就越高,不會受人低看,也就不大會受委屈。
如上所述,兩者的存在都特別有道理,放在舊社會的話。
一旦現代價值觀中最基本的[男女平等]和[女性獨立]應用進來,彩禮嫁妝就變得可有可無了,甚至最好是“無”。
男女兩方結婚,組成新家庭后,男方從原來做兒子的原生家庭進入做丈夫的新家庭,開始扮演男主人的角色;女方從原來做女兒的原生家庭進入做妻子的新家庭,開始扮演女主人的角色。
【女!主!人!】
其實說到這里就不用說下去了。
不過還是啰嗦兩句吧。
女主人是新家庭中并列第一的老大,身為老大,應該是自帶底氣的,不需要婆家顯示尊重,也不需要娘家給自己底氣。
去公婆家做客時當然還是要有晚輩的樣子,要禮貌謙讓,要搶著洗碗,要有眼色會來事,但這些都不影響,在新形成的婚姻家庭關系中,新媳婦就是女主人,無所畏懼的主人。
[跟公婆一起住的情況不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