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悠悠,在大多數人眼里,江湖是一個快意恩仇的地方,是一個自由自在、浪跡天涯的地方。可事實上,多少江湖兒女恨透了江湖,卻又無法脫離江湖。
青龍從丞相府回到神捕門的第二天便向全江湖下達了抓捕“君子劍”的命令。神捕門所有甲字高手全部出動,白虎朱雀也被青龍派了出去,而青龍自己則照舊待在行宮,他必須得坐鎮后方,而且在他看來,這樣規模的抓捕,“君子劍”插翅難逃。
江湖上一些門派知道了“君子劍”殺死玄武的事情后,多多少少都派了一些高手“協助”神捕門行動。青龍不是傻子,這些江湖門派上的家伙主動協助,表面上是為了幫助神捕門的這次行動,實際上,心里不知道打的是什么如意算盤,但是不管這些雜魚是想借此邀功還是想阻礙神捕門的行動,都無所謂,他青龍有這個自信去控制整個局面。
總之,這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盛景!神捕門加上江湖門派的“援手”,總人數高達三萬人,出動如此多的人只為抓捕“君子劍”。這個江湖,仿佛因為“君子劍”一個人而大亂。
“拒捕則殺,活要見人,死要見尸!”青龍給所有人下了死命令,各個地方都有三五成群的人四處巡查。
江湖上迎來了一場大追捕,朝堂上則面臨著一場巨大的危機。
陳婁在青龍下追捕令后的第三天,開始了自己的計劃。這天天未明,他和往常一樣出門去上朝,今天所奏之事,關乎自己的計劃,他有七成把握,自己能成功。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皇甫皓算是個老皇帝了,五十好幾的年紀,身體不是很好,但他依舊很喜歡上早朝,這是他一天之中最舒服的時候,坐在龍椅上,聽著自己臣子的那一聲聲“萬歲萬歲萬萬歲”,這是多么享受的一件事,享受著權與利。
“眾愛卿平身!”他有力地揮了一下自己的袖子,這是對臣子的尊重,也是對自己身下這把椅子的尊重。
“眾愛卿需要上奏何事?”皇甫皓面帶微笑地說完這句話,早朝才算是真正開始了。
陳婁沒有著急,他打算最后一個啟奏。前前后后共有六個官員啟奏了一些事情,大多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只有刑部尚書提到了一件大一些的事情:關于“君子劍”的事情。
“皇上,‘君子劍’殺害前丞相,如今又殺害神捕門首領玄武,此事雖說理應由神捕門一手負責,但神捕門人手有限,即使江湖上一些門派配合,也不過區區三萬人,臣認為應該派幾支軍隊參與此事!”
此言一處,陳婁也不得不認真聽一下了。
“莫不是你認為神捕門沒有抓到那‘君子劍’的能力?”皇甫皓笑著問。
“這倒不是,神捕門的實力毋容置疑,只是這么多年來,神捕門從沒有這么大規模地抓一個人,雖然神捕門是獨立于朝堂之外的,但如今如此大規模的抓捕,臣認為理應由我們朝廷主導。”
刑部尚書話說到這里,意思已經很明顯了,神捕門的確是江湖上的王,但是依舊應該聽命于朝廷。其他大臣立刻小聲討論了起來,皇甫皓則微微皺眉,陷入沉思。
神捕門從創立的第一天起就只聽命于皇上。開朝到現在,只有每任皇帝才能命令神捕門。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江湖與朝廷已經沒什么大聯系了,不像戰爭年代。
也是因此,神捕門逐漸脫離了皇帝的控制,到了皇甫皓這里,神捕門內部到底是個什么情況,他一無所知。皇甫皓在位快三十年了,這三十年里,他只對神捕門下過一次命令,那就是對前丞相的死進行追查。細想來,刑部尚書的提議的確不錯,派一支軍隊去協助神捕門,表面上是對神捕門的幫助,實際上是一種聲明,向江湖上、向神捕門聲明,朝廷依舊是這個國的主人,江湖之事,一樣能歸我們管。
想到這里,皇甫皓眼睛里閃著絲絲光芒。
“諸位愛卿對此提議如何看待?”
“刑部尚書大人所言極是。”
“臣附議。”
……
上了這么多年早朝,皇甫皓第一次碰到大臣全部贊同的情況。
“好,那此事就這么決定了,這兩天朕會吩咐下去。”皇甫皓滿意地點頭。“眾愛卿還有其它要稟奏的嗎?”
陳婁左右張望了一下,確定沒人再上前后才走上前去。
“皇上,臣有一事要奏!”
“哦?陳愛卿要奏何事?”
“皇上,臣前些時間微服巡查,如今天下百姓生活富足,各地官員清廉,可以說是太平盛世。也是因此,百姓對朝事也十分關心,如今太子未立,這是百姓是否擔心的事情,臣巡查的時候,不少人就與我談及此事。所以臣上奏請求皇上早立太子。”陳婁語氣誠懇,既有著對百姓生活富足的高興,也有著對太子未立的擔憂。
聽到陳婁此番言論,皇甫皓的臉色變了又變,其他大臣均不敢多做言論。太子一事,一直是朝事的禁忌,自前丞相古清書提起此事被皇甫皓當場痛罵了一頓后,再也沒有人敢提此事。古清書還是和皇甫皓關系好,換作其他人提,恐怕早就被拖出去斬了。
皇甫皓氣憤,他沒想到還有人敢提立太子一事,但面對陳婁這番話,他又不好發作。陳婁和古書清不同,古書清說話直,往好了說叫直諫,但是陳婁說話總讓別人找不到責罵的理由,也找不到處罰的理由。盡管皇甫皓知道陳婁說“百姓擔心朝事,對太子未立很是擔憂”的這番言論是假的,但只要牽扯到百姓,他皇甫皓作為皇帝,就必須有一個皇帝的樣子。
皇甫皓一直都把自己當作明君!
陳婁見皇甫皓一副想生氣卻又一直忍著的模樣,心里冷冷笑道:“你皇甫皓也不過如此,枉為一國之君!”
皇甫皓最終還是壓下了怒火,勉強露出笑臉,說道:“陳愛卿心系天下,微服巡查,乃是國之大幸,關于立太子一事,朕會考慮的。”
說完,皇甫皓直接起身。
“退朝!”皇甫皓身旁的太監見他起身離去,急忙喊了一聲。這早朝隨著百官陸續離開,就這么結束了。
皇甫皓離開上朝的太和殿后便前往緝熙宮(批改奏折的地方)。一路上,心中的怒火不曾減少。龍有逆鱗,觸之必怒,關于太子的問題,就是皇甫皓的逆鱗。他自認為是一代明君,卻永遠地敗在了兒子這個問題上。
皇甫皓只有三個兒子,年紀最大的已經二十八了,最小的不過十七。老大皇甫文渧本來應該是太子,奈何二十二歲那年隨他去狩獵,摔下了馬,斷了一只手和一條腿;老二皇甫年生下來就是個傻子,如今二十歲,連話都說不清楚。就小兒子皇甫睚暔是個正常人吧,結果這個小兒子根本不是治國那塊料,三個兒子里面,皇甫皓最不喜歡的就是這個小兒子,這個家伙沉迷女色,據下人所言,服侍他的幾個宮女都被他給玩了。貪戀女色不說,更嚴重的是他小小年紀就是百姓生命為草芥。有一次他帶小兒子去狩獵,路過了一塊農田,一農夫正鞭打這黃牛耕田,皇甫睚暔見此,徑直拉開弓箭,一箭射出,把那農夫給射死了。
其實皇甫睚暔是想射那黃牛的,見射偏了,惋惜地搖了搖頭。
“睚暔,你為何放箭?”皇甫皓氣憤。
“我也沒想到射中了那農夫,我本來是想射那牛的,偏了而已,再說,不就一賤民嗎?”皇甫睚暔不以為然。
皇甫皓氣得直咬牙,但虎毒不食子,最后的處罰也只是關了他一段時間的禁閉。農夫那邊也只是給了些錢,免了幾年的稅而已。
此后,皇甫皓便明白了,這三個兒子沒人能繼承他這個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