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伯陽讓4個馬車夫都把車停下,然后和李松、束皙一起,來到最后面的一輛雙層馬車上。
李松打量著車廂內部:這輛馬車分為上層和下層,通過一個小樓梯來連接。
下層的結構跟單層馬車差不多,也是靠著車廂兩邊各自橫放著一條板凳,但是由于小樓梯占用了一些空間,所以下層最多只能坐7個人。另外,由于是雙層的,所以下層的空間不高,站起來時要小心翼翼彎著腰,不然頭就會撞到天花板上。
李松和束皙又來到馬車的上層,這里的結構也差不多,最多可坐7人,空間也不高。
魏伯陽介紹說:“這種雙層馬車最多可運送14名乘客,坐這種車往返于兩京之間,可以更好地攤低乘車的費用?!?/p>
束皙說:“你這個想法雖然不錯,但是馬車的上層和下層都很矮,起身頗為不便啊。”
魏伯陽說:“我試驗了很多次,只能做這么高。如果再高一些,車子就會重心不穩,開起來搖晃得厲害,也更容易翻車?!?/p>
李松說:“既然你是經過多次測試才做成這個樣子的,我相信肯定錯不了?!?/p>
在李松看來,要想體驗這種雙層馬車,當然是選上層。于是李松找了個地方坐下,束皙和魏伯陽也在一旁就坐。
李松說:“你讓這4輛馬車都掉頭回洛陽,順便試驗下這輛雙層馬車?!?/p>
4輛馬車都轉到了馬路另一邊,向洛陽的方向奔去。這一次,李松就能感覺到有些搖晃了。不過在他看來,現世界里的雙層巴士,坐在上層也跟這差不多。
魏伯陽問:“兩位大人感覺如何?”
李松說:“有些顛簸,不過還好?!?/p>
束皙說:“是有些不穩,但總比以前坐兩輪馬車好些吧?”
李松和魏伯陽聽了都是一笑。
看到這輛體型較大的馬車仍然能飛速向前,李松想起有一個方面需要考察一下。
于是,李松突然喊了聲:“停!”
馬車夫一驚,以為出了什么事,趕緊拉住馬韁,同時按下了剎車裝置。
李松能聽到車輪發出呲呲的聲音,隨即馬車很快停了下來。
魏伯陽和束皙猝不及防,身體前傾,差點摔倒,趕緊扶住車廂,這才坐穩。
兩人以為出了什么事情,吃驚地問道:“大人,你怎么啦?”
李松擺擺手:“沒事。這輛馬車又大又沉,長期行駛在外,難免會遇到些意外事件。我就是想測試一下,這輛馬車在緊急情況下,能不能很快停車。所以我故意沒跟你們打招呼,直接就讓車夫停車了?!?/p>
魏伯陽這才松了口氣:“大人想測試一下停車的效果,也是應該的。不知道大人是否滿意?”
李松說:“能這么快就停下來,你這個剎車裝置設計得很好啊?!?/p>
馬車重新開動,不久就回到了魏伯陽的作坊。
下車后,魏伯陽說:“兩位大人覺得,這兩種馬車可以投入使用嗎?”
束皙說:“雖然坐上去不能說很舒服,但如果是讓百姓們乘坐,我看還是比較合適的?!?/p>
李松說:“我也覺得可以。”
魏伯陽說:“既然如此,接下來就要仰仗工部了。制造馬車是我之所長,但是把這些馬車賣出去,我就不知道該如何著手了?!?/p>
束皙說:“你放心,這個問題,尚書大人早就在在替你考慮了?!?/p>
魏伯陽驚喜地說:“真的?”
李松說:“是啊,工部作為這作坊的大股東,肯定要做點分內之事啊。推銷的事就交給我們了,你只管安心把馬車做到最好就行?!?/p>
魏伯陽很高興:“那就有勞大人了?!?/p>
次日,李松讓人給石崇傳話:“這次工部又搞了些新鮮玩意,想請你來看看。還有王愷他們,也可以一起來?!?/p>
石崇從話里聽出了不一樣的味道:李松請他們一起去,肯定不會是什么小事。他不敢怠慢,馬上約齊了王愷等人,來到工部。
隨即,李松帶著石崇、王愷他們,也先后坐了一遍單層馬車和雙層馬車。
從車上下來,李松說:“這兩種車名叫‘公交馬車’,不知各位感覺如何?”
王愷一臉厭棄的神情:“這車坐著不舒服,比起我的四輪馬車差多了。坐雙層馬車時,我頭都撞了好幾次。”
李松說:“這車是給普通人乘坐的,當然不能跟你們的豪華四輪馬車比啊?!?/p>
石崇倒是比較冷靜:“我明白大人的意思了。大人是希望我們買下這兩種公交馬車,在兩京之間運送旅客吧?”
李松點點頭:“工部就是這個意思?!?/p>
石崇說:“我粗略地算了個賬,乘客如果想坐車在兩京之間跑一趟,這種單層馬車可以收費1兩銀子,坐滿8個人可以有6兩銀子的毛利,去掉人工、馬匹等成本,可以賺4兩左右。這種雙層馬車,可以收費半兩銀子,跑一趟的利潤也有3兩左右?!?/p>
王愷一聽,有點不屑:“跑一趟也賺不了多少嘛?!?/p>
石崇說:“王老弟不懂了吧?這只是一趟車,你可以多買些車來跑啊。每天來往于兩京之間的人,少說也有幾百吧?這可不是個小生意。”
王愷和其他人這才開始認真思考,最后得出一個結論:石崇說的沒錯。
李松對于石崇很是贊賞:不愧是首富,真是有生意頭腦。即使利潤看起來不太大的生意,他也能找出其中的機會。而且他把兩種馬車的車費分別做了定位,這就更能適應不同人群的需求。
李松說:“其實還不止這些。記得前段時間工部拿出馬路邊的土地讓你們挑選時,你們幾位都租了不少土地,隨后你們新開了不少客棧、飯館?”
眾人都點點頭。
李松說:“這些馬車上的乘客,除非一大早出發,否則都要投宿一晚。這樣一來,不就給你們那些客棧、飯館帶來不少生意了么?”
王愷說:“不錯,確實有這個好處?!钡撬芸煊行怵H:“石老六的客棧、飯館開得最多,最后客人還不是都上他那里去了?!?/p>
李松說:“這可不一定。石崇的客棧、飯館也并非到處都有,如果到了你們開設的客棧、飯館那里,自然也會去你們那里了。總之,大家都能分一杯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