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根遵守了對戰前李如龍的承諾,莫非斯聯邦里各個部落的數千名陸爾人將分為數批乘船前往東源,最先的一批是居住在莫城的陸爾人,然后是周圍幾個部落和較遠的部落。
李如龍需要這批在莫非斯聯邦里過得不好的陸爾人開發東源,東源鎮加上漠南的土地有容納數萬乃至十萬人的潛力。這批陸爾人的總數約在數千到兩萬之間,李如龍還嫌有些少呢。
莫非斯城里的陸爾人知道自己能夠重返故土安家之后,當場喜極而泣者不知凡幾。當然也有一些在莫城里已經安家立業的陸爾人不愿離開,對此李如龍沒有強求。
在離開莫城前,李如龍在汗王宮跟步根算了一筆賬。
李如龍為長水軍的建立投入了打量的財力和精力,僅這五千長水軍的兵甲就是一筆天文數字,現在這些長水軍士兵回歸莫非斯聯邦成為汗王親軍,他們的費用自然由步根來承擔。還有資助給數萬莫非斯難民過冬的巨額糧草等,這筆賬都是要從莫非斯聯邦拿回來的。
只是莫非斯聯邦暫時拿不出足以支付這不菲的價格,雖然塞加和莫城里一些作亂權貴的財富都被查抄,但這些財富大都入了長水軍士兵的口袋。步根也大方的拿出余下的部分對有功之士進行賞賜,導致莫非斯聯邦的國庫空虛得很。
“就用奴隸來抵罷!”
李如龍露出人畜無害的奸商笑容說道。
于是六千名塞加部落的叛軍俘虜就成了李如龍的私人財產,在莫非斯聯邦里,戰敗者的命運通常是成為勝者的奴隸,由不得他們自己選擇。這六千名叛軍俘虜連帶著他們的兩萬余家眷將在夏天來臨前全部遷往漠南地安置。
與此同時,定遠鎮數萬莫非斯難民也開始陸續北還,空出來的大片屋舍和留在漠河兩岸的兩座大營正好成了這些塞加部落人的住處。
為了讓這些俘虜安心,李如龍承諾他們只需要在長水軍中服役五年即可恢復自由身,屆時可自由選擇去留,愿意留下的享受與六鎮士兵一樣的待遇,想要改行做別的或返回莫非斯聯邦的也不阻攔。
除此以外,他們還能獲得一定數量的田地,開墾五年后即為自己所有,加上這些俘虜的家人都在定遠,五年過后他們早就被栓牢在漠南地,回到莫非斯聯邦反而要面臨一貧如洗的局面。
“義安君對這些奴隸太過仁慈了,你若是怕他們逃亡,就在他們的臉上烙下烙印!要是有敢跑回來的,本汗派人抓住他們,全家通通處死!”
步根毫不在意這些俘虜的死活說道,這些叛軍和他們的家眷留在莫非斯聯邦他反倒有些擔心,畢竟塞加的兩個兒子還在世上,以后的事情說不清楚,塞給李如龍反倒省心。
老汗王的兩個小兒子安達和葉先也被派到李如龍身邊,老汗王希望他們能跟著李氏學習到一些經商和辦事的技巧。對此李如龍當然是一口應下,安達和葉先不僅有一番武藝在身,他們的身份也能讓李如龍方便扯虎皮,充當隨從保鏢是再有牌面不過的了。
莫城事了,李如龍沒有乘船,他選擇和數十名李氏家丁騎馬南行返回陸爾。并派人沿途收集莫非斯聯邦里各部落的信息和他們需要的商品以及他們能用來交換的產品。
胯下這匹原本屬于塞加的駿馬很是溫順,這匹馬通體雪白,只有四蹄邊緣是黑色毛發,故喚作踏烏。李如龍馬術不佳,好在這一路并不趕時間,他也可以親身了解到莫非斯聯邦的情況。
“大哥,往后數年北疆應該沒有大的戰事,長水軍還有重組的必要嗎?”回去的路上,李鷙不解的向李如龍問道。
對此,李鳶也抱有同樣的疑問,他還有些擔心長水軍會留下蓄養私兵的罪名。在平原郡,世家大戶養些武裝家丁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數千人的軍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若是被有心人告發上去,一頂謀反罪名的帽子也能輕松扣下來。
在他們看來,李如龍要這些俘虜和塞加部落的人回去并沒有太大的價值,反倒還要搭上不少投入。
李如龍對此嘿嘿笑道:“長水軍?該換個名字啦,他們只不過是一些被我買來的私奴,一不裝備武器甲胄,二不組織軍隊訓練,專門用作開墾荒地,建設東源。”
“那既然如此,留他們何用?我們又不缺糧食,開墾荒地又長達三五年都見不到成效。”李鷙撓頭問道。
李鳶恍然道:“這些人都是現成的士兵,戰時只需要分發武器,稍加整編訓練就是一支可用之師!”
“沒錯。”李如龍點頭道:“往后數年,我李氏和平原商會將會大舉踏足莫非斯聯邦,甚至由此通往遼國。但關外的草原上并不太平,馬賊、亂軍,還有那個蘇角,這一路的安全由誰保護?”
李如龍笑道:“我李氏手中自然是有越強的武力越好,而且這一切我都問過徐使君,這次的功勞分到他頭上也不小,有徐國公背書,那些宵小之輩還敢作亂?”
“提到馬賊,大哥,你就這么放馬躍走了......”李鷙可惜的說道:“要是他一去不回?”
“那便讓他一去不回。”
見李鷙啞然,李如龍笑道:“馬躍是個聰明人,他就算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家人后代尋個好出身,當流寇有什么前途?”
“我讓他去燕地招募響馬舊部只是無心插柳,若成自然好,若不成,于我也無甚損失。”
李如龍說的口干,從腰間拿起一壺水喝了起來。
這些行動都是他與家主老爹商議后早就定下來的計劃,李氏的財富不僅受到衛國公的覬覦,其他一些貪婪之輩也總想在李氏的走私活動里搜刮油水。
李平堯對此深感危機,他活著時尚能庇護周全,可一旦他們這一輩的人去世,小輩能否在群狼環伺的環境下保全宗族?在北地,破家沒落的豪商并不鮮見。
因此,除卻在魏縣置辦的土地、商鋪之外,李氏的財富將會逐漸轉移到關外,在東源和漠南地建起一處新的窟穴。狡兔尚有三窟,何況人乎?
六鎮外的漠南地雖然此時看上去只是一片荒地,但由于靠近漠河,十分適宜耕作,未來更是陸爾與莫非斯聯邦之間的貿易中轉站,潛心經營數年便是一片不亞于魏縣的地方!
4月中旬
李如龍從東源回到魏縣,并在那里迎接從王京而來的使者。
整個過程倒沒有李如龍想象中需要沐浴更衣,齋戒三日的繁瑣,他換上正式的官服,對著使者行跪拜大禮,然后跪坐在軟墊上,做出低頭恭聽的樣子。
“圣主王諭!”
尖嗓子一出,周圍一片人紛紛拜倒在地。
代表陸爾王趙巖的宦官在焚香設禮之后,面對跪坐在堂下的李如龍宣讀道:“寡人臨朝十九載,北疆土地未有尺寸之增,反倒日漸內縮。每每思之,寡人都深感愧疚,不知日后如何去見列祖列宗。”
“今聞左制使李如龍文武兼濟、膽略異人,編練長水軍助莫非斯汗王北還莫城,一舉復漠南地,使數百里疆土皆為陸爾之領域!孤心甚慰,愛卿實乃本朝名將,陸爾之幸!”
李如龍聞言有些臉紅。
“寡人知曉北地苦寒,軍伍難熬,此大功亦是將士用命、上下齊心所成。故據徐驤所呈表功冊,對北地有功之士皆有相應封賞,愛卿勿慮。塞外胡人有仰慕國朝投奔而來的,愛卿可擇其精壯,編為軍戶,屯軍東源。”
“此國朝十余年未有之大功,特擢李如龍為上制使,提督長水軍,封魏縣縣男,加六鎮總兵銜,領六鎮軍事!”
“愛卿之父李平堯,教子有方,賜金銀各一千兩,聞愛卿之母已逝,追封誥命夫人!”
“另,從今起陸爾與莫非斯互為盟邦,派遣使臣互通有無,兩國自此結為兄弟之國,休兵戈,興邊市!”
“欽此!”
“臣李如龍叩謝王恩!吾主圣明!”李如龍拜倒在地高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