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正如毒蛇盤踞的地方必有蛇藥生長,相生相克的道理,養尸之地必然附近地形會形成天然屏障,山巒分布甚至是大樹的生長都會自動布置成結界,輕易不會讓這種逆天之事發生。
可是日新月異的人類建設改變了地形地貌,有些天生的屏障被打破了。不過大力推行火葬是有效杜絕尸變的手段,所以這么多年來這種事情只零星有之,不成為災。
但如果是不正常的降雨,加上屏障被打破,地下的尸毒被沖刷出來就很難保證不造成洪水猛獸般的后果了。“頭痛發熱,涕泣不絕,意識模糊,肌肉酸痛,進退遲緩,臂不能舉;進而臉色青白,雙頰深陷,少進或絕于飲食,細辯其呼吸細微幾不可聞;再重者咳嗽不能止,口鼻俱噴血,其至此實人已亡,然依然少許意識,肌肉未僵,噴血停止后尸變完成,噬人,仿若傀儡,不知傷痛,斷其肢體仍行動,搗爛其顱方可絕。”
祝福看到這里時毛骨悚然,尼瑪這不是活生生的喪尸描寫嗎?
更恐怖的還在后面。
祝煌提到了當初城西郊區,即現在麗都廣場這塊地。他說這地遠山近水,低洼高屏,形如曲蛇含珠,一看就是塊絕佳的陰地,實地察看果然其下有墓。
祝煌也覺得有些奇怪,按他推測下面的墓年代和來頭都還不小,然而并沒有聽說此地曾有哪位大人物安葬。而墓葬除了安置先人還有另外一種作用:封妖閉魔。對此手法道門歷來也有非議,邪物入陰地,固然封閉不出看似皆大歡喜,但是斬草不除根啊。
軍工廠當時的施工已經讓此地陰氣外泄,所以事故頻頻,祝煌應邀到了現場看得心驚肉跳。最后還算幸運的遇見幾個領導頭腦靈活,肯“部分參考來自民間的意見”,而且在建的是軍工單位,兵者,殺氣可克制邪崇。
祝煌把對應墓葬所在之地設計成操場,用水泥糊平,然后圍繞操場設計了水塔,物資樓,辦公樓等幾座建筑,布成鎖關之局。尤其是在操場邊上一塊地高高低低打滿水泥樁子,這是下鎖之匙。對外面就說是梅花樁,別說在那娛樂匱乏的年代還還挺受歡迎,總是有職工早晚在期間蹦跳來鍛煉身體。
墓里有不好的東西。雖然不能親身一探斷定到底是什么,但這一點祝煌可以肯定。
從此每一次看電視里說麗都古墓的進展祝福都恨不得沖進電視里對這些人大叫:停止吧、你們以為自己很聰明嗎?早就有人知道這下面有古墓了,特意不去挖的、那是不能碰的東西!
看了這本手記后祝福實實在在做了幾天惡夢,她夢見到處是斷壁殘垣的城市里港片里清朝造型的僵尸一跳一跳的追逐著自己,臉上還貼著黃表紙,隨著僵尸一蹦一蹦一飄一飄的。這樣在夢里狂奔了一整夜,每天早上醒來既如釋重負又疲憊不堪。
五年前修環線時已經鏟平了這里的山,而軍工廠早已遷走。現在地下埋的東西被挖出來了。
第二天一早上爺倆先到了居委會,說明來意,辦事人員大喜:“還是祝老師覺悟高,早簽字早受益啊。看那碧水街下雨天都臟成什么樣子了,祝老師這也是提高自己生活質量啊。”
祝外公含糊應著,簽完字后只關心補償款項什么時候能到賬。祝家是兩棟房子,另外一棟就是隔壁劉家。祝媽跳樓時劉老爹一把鼻涕一把淚、甚至跪下來打自己耳光,求祝外公息事寧人,并且說愿意把劉家這棟房子送給祝福,就當是她爹給她的撫養費。
祝外公當時心灰意冷,只要姓劉的別在眼前晃什么都答應。事后劉老爹也被兒子接去首都生活了,因為對隔壁的厭憎祝外公這十幾年沒動過隔壁房子,有人勸他租出去換點收入他也用沉默拒絕了,隔壁房子的鎖都銹死了。
倆棟房子估算一共有二百六十多萬的金額,這個金額對于這個地段來說實在有些不對等,碧水街居民之所以不表態也是嫌補償太少。但祝福爺孫只求快,當知道超過一百萬的補償款要一個月才能到賬,祝福想了想,就開口:“侯阿姨,能不能少算一點,快一點呢?我和外公不要那么多錢。”
居委會的人都笑了,到底是孩子話呀。政策不會以祝福幾句話而改變,胖胖的侯阿姨還逗了她幾句說頭一回見嫌錢多的,是不是怕錢咬手呀。
祝福干笑著和外公離開,從居委會出來爺倆去了銀行,祝外公把所有的積蓄提出來,全部買成了一共八百克的黃金,并且要求提實物,銀行預約了一個星期后來取。
祝煌手記里有記載那個桃核是他晚年給兒孫特別制作的一件保命的法器,桃核周身那些美麗的花紋是他刻上去的各種符箓,其中就有芥子符,用流行話來說桃核有空間功能。考慮后人修道的可能性不大祝煌特別設定只需要一定的能量就能啟動而無需懂道法。
這個能量倒不是捧著它用愛心發電,而是用實實在在的物質,要天然的、有品質的,“赤金美玉為佳”,所以她和外公才去把歷年積蓄換取了黃金。至于拿到黃金后要怎樣做手記里沒說,祝福心里也沒底,她心里一片焦躁,為什么別人的金手指開得那么容易、自己守著寶庫都找不到鑰匙呢。
回家的路上爺孫倆順道去了菜市場,買了十來斤姜和蒜,又在藥店里買了口罩、二十盒艾條和四大瓶酒精。這段時間感冒人數劇增,這些預防藥品十分搶手,祝福爺倆走了幾家才勉強買到這么多。
這一堆東西分量可不輕,祝福提著直墜手。外公給她打著傘:“這雨是下得邪氣,阿福你每天都熬姜水喝、家里艾條也別斷了。”這雨竟然從從年前一直下到現在,大河小溪已經滿滿當當。
祝福長長嘆口氣,把滑下胳膊的袋子又拎了拎:“這雨,只怕是不會停了。”
太外公說見識到科技的力量可上天攬月,可下洋捉鱉,可千里眼,可順風耳,無限感慨,“余平生技藝不及矣”。
然后他又深深憂慮“移山倒海,過猶不及,恐天地失衡”,說他XX年回藍橋老家,見“修路,青木山從中斷開,如龍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