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受教!”
李和深吸一口氣,抱拳誠懇謝道。
老瘸子可從來沒跟他們講過武道有哪些個境界,一直都是老子教什么你就學什么,愛學學,不學滾蛋……
因故,這是李和第一次清晰的看見武道,有了前進的目標。
不得不說,李璇璣很厲害。
僅一招交手,她就看出了李和目前最大的問題,因此,才有了這番境界演練。
受了感謝,她輕輕的笑了笑,歪頭,問道:“你師傅是不是……姓李?”
“嗯,長安姐姐認識他?”
“認識。”
表示認識之后,卻也不再多問多說,外人看的都是一頭霧水,唯獨郡主想起了什么,不由驚呼出聲,震驚的捂住了嘴巴。
李和更疑惑了……
卻見李璇璣嘴角含笑的說道:“一般情況下,還是不要告訴別人你師傅是誰比較好,唔,特別是在劉天漢面前。”
“啊?”
“畢竟,你現在還不夠打嘛。”
“???”
李璇璣那似笑非笑的眼神中,李和感受到了危險,一種,會被人群毆的危險,他緊張的吞了口口水,心想,老瘸子,你到底得罪了多少人啊?
“好了,不說了,吃飯去吧。”
說著,李璇璣一下子勾住了李和的脖子,李和懵懵的撞入一堆彈軟當中,反應過來是什么后,頓時一張臉漲得通紅。
這姐姐,不講究啊……
楊秀兒看著這些不由眨巴眨巴了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郡主則見怪不怪的同李璇璣商量中午吃什么。
畢竟,紫姐姐向來是不拘小節的,姐姐風格向來大膽,報紙、雜志上那么多紫皇的福利照片,她要是不準,哪家雜志敢刊登?
至于同男人親近,雖然沒看到過。
不過,不算意外吧?
這家伙雖然輕輕松松就被打敗了,可看那一招,郡主表示自己應該接不住,所以,李宮蟾肯定是有點東西的。
更何況,那小子土歸土,其實還挺帥的。
紫姐姐見獵心喜,調戲個把小伙子,很正常嘛……
……
“李宮蟾去了天心樓?”
藤原明治聽聞這個消息眉頭跳了跳,而后,繼續由侍女將衣服換好,著裝打理好之后才問道:“伊藤先生到南江了嗎?”
侍女小谷答道:“飛機已經啟程,下午三時將到達芷花機場。”
終于來了。
扶桑的歷史學家。
他笑了笑,說道:“可以著手讓各軍當中的扶桑子弟退役了,命令他們在五日內到南江集結,八大兵團開始組建。”
“現在,去見見我們的新將軍吧。”
說罷,藤原明治邁步而出,最后靜靜的站在櫻庭的正門,看著汽車緩緩停下。
“李先生大駕光臨,明治深感榮幸。”
一揖到底,禮賢下士,不外如是。
李順沒有想到藤原明治如此看重自己,當即有些忙亂的回了一禮,說道:“山野村夫,當不得先生如此大禮。”
賓主有禮,一時皆歡。
攜手入院,庭院內,有侍女奉茶,兩人對坐而飲。
“李先生可知我為何號召天下反攻污染區?”
飲茶閑談許久,終于聽到了藤原明治第一句正話,李順頓了一下,便答道:“先生大義,自然心懷天下。”
“非也。”
“這世上或許有一心為公之人,但,并非是我,固然,我也有為天下蕩平核孽的心愿,但更多的,是一己之私。”
“號召天下反攻污染區,也只是一次演習。”
“一次反攻生命禁區的演習。”
“扶桑四島成為禁區,家鄉的櫻花已經六百年未開了,每一名扶桑人的畢生心愿,便是返回故土,讓櫻花重新盛開。”
“我,也是如此。”
李順微微沉默,許久,他抬頭看向藤原明治,說道:“在下有一事相問。”
“請。”
“反攻污染區,扶桑會可有所保留?”
“全無保留,全力以赴,雖萬眾犧牲,必取其功!”
藤原明治的眼睛很亮很純粹,李順能夠感受到那份真摯、渴望,面前的這個人,他比任何人都渴望這一次反攻的勝利。
因為,只有反攻污染區勝了,才有可能反攻禁區……
既然如此,那便無礙了。
李順當即抱拳,隆聲說道:“先生大義,破京愿附驥尾。”
……
建安省,第15號污染區外東大營,坂田四郎在收到扶桑會的召集后來到了司令部,作為第二十集團軍少校營長,他準備退伍了。
等候了大約半個小時,在一位秘書的帶領下,坂田四郎見到了軍團長。
“軍座!”
坂田四郎當即立正、稍息、敬禮。
背對著門口的孫伯東緩緩轉身,望著坂田四郎,他那略帶沙啞的聲音說道:“上個月的考評當中,組織科已經擬定了你的晉升資格。”
“三天后的例會,你便是中校團長了。”
“你確定要退伍嗎?”
坂田四郎開心的笑了一下,能夠成為團長,他很高興,但,應該是無緣了,還有更重要的使命等著他去完成。
“報告軍座,我確定退伍。”
“在南江,反攻污染區的戰爭需要我,我必須去。”
“這是我們回歸家鄉的演習,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打贏這一場戰爭,我們將告訴所有同胞,回家,并非妄想!”
坂田四郎說的無比堅定,孫伯東看了他許久。
終于,他說道:“那就去吧,軍團中有1780名扶桑戰士,你可以帶他們一起走,不用上交武器,直接整合成一支新的混成兵團。”
“去南江,去征服污染區!”
坂田四郎有些驚愕,但瞬間變為激動。
他激動的敬了一個軍禮,誠聲道:“此去若能幸活,余生愿為軍座牽馬墜蹬。”
……
坂田四郎走了,帶走了一支混成兵團。
軍內不但沒有任何阻攔,反而給予了最大的裝備支持。
因為,這不是哪一家的戰爭。
這是人類與核孽的戰爭……
這樣成建制趕往南江的軍隊還有許多,多到完全不止八個兵團,超過十萬名扶桑裔的戰士正在向南江趕來,他們,將是各方組建部隊最好的兵源……
此戰,雖萬死,必取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