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的雜草變得很多。
程曉輕輕推開院落大門,看著里面亂糟糟的草地,心里很不是滋味。
以前它們可沒機會長那么高。
爸爸和叔叔總是在它們從地磚縫里剛冒出來以后就動手拔掉了。
還要他們這些男孩子一起來幫忙。
記得當時自己是特別羨慕姐姐妹妹的,因為她們不用來拔草。
這個活非常累。
主要問題就出在野草必須去根,否則一兩天就快速長出來了。所以不能輕松剪掉了之,一定要花大力氣連根拔起才行。
而它們偏偏是長在磚縫里的,會被卡住。要拔出來很不容易。
小時候程曉每次因拔雜草累得氣喘吁吁的時候,都會問爸爸干嗎非得拔草。
山上的草地太多了,漫山遍野的,不也沒影響嗎?
對于這個問題,爸爸語重心長的告訴他,是因為不拔草院子里就會變得雜亂無章,不像個家的樣子了。磚縫里長出草的感覺,可和平整的草地完全不一樣。
到時候草長了,走路都困難。
當時他聽完沒怎么信,覺得又是爸爸唬他的。
可事實證明,這就是真的。
面前的院子真讓程曉有種無處下腳的感覺。
某些草,簡直長到了半人高。
又粗又壯,甚至還頂裂了地磚。
搖搖頭,程曉將大門下意識的想要關上,又愣了一下,才苦笑著松開了手。
習慣了在回家后關院門了,可現在沒什么必要了。
站在一處雜草較為稀疏的位置,程曉開始將目光在院中輕輕掃視,將每一處陳設盡收眼底。
它們都喚醒了一段記憶。
在一棵如今仍蔥郁茁壯的老樹下,掛著一座灰塵撲撲的秋千。
爸爸和叔叔一起用輪胎做的。
自己目睹了全過程,還幫忙遞了鉗子。
當時是他的兩個哥哥想玩秋千,問爸爸能不能做一個,于是他滿足了孩子們的要求,準備拿木頭鋸一個出來。
然而,當時買菜回來的叔叔看到這一幕,提出沒必要這么麻煩,完全可以拿輪胎代替。
畢竟,自己用木頭制作是很麻煩的,必須拋光才不會讓木刺傷到孩子,很吃技術。所以還不如找個大小合適的廢舊輪胎,然后用鐵鏈固定在結實的樹枝上,做成簡單實用的輪胎秋千。
就和他說的一樣,秋千當晚就輕松做好了。然后大家輪流在上面快樂的蕩來蕩去,玩得很盡興。
此后,它也成為了孩子們重要的娛樂設施之一。
就是一次只能坐一個人,其他人都要排隊看著,讓人有些不痛快。
爸爸試著找個其它合適的樹枝再掛個秋千上去,可實在沒有了。
把院內所有樹枝列上候選名單來看,它們不是不夠結實,就是貼近圍墻和房屋,空間狹窄蕩不起來。
所以,一直到程曉他們長大,都很遺憾的只有這一座秋千能用。
不過,對它的爭搶和排隊時的心急,都漸漸減少,最終變得蕩然無存。
可能一部分原因是隨著年齡長大,秋千的吸引力越來越少了吧。
……但另一部分原因是,那些同齡的家人,一個接一個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