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奸臣升官系統

第十二章大勢

想到紅蓮教,韓良扯著嗓子喊了一聲:“張志潮!”

“干嘛?”

張志潮沙啞的聲音在背后響起,韓良嚇得把板凳都扔了。

“你是鬼嗎?什么時候在我背后的?”

“我見你看風景入迷,便站著一起看看,對了,哪天你怎么把我的樹葉弄斷的?”

韓良有些無語,這不是重點好嗎。韓良看小廝離得都挺遠,把小板凳重新擺放端正。

“坐。”

“這不好吧,韓大人。”

“有什么不好,讓你坐你就坐。”

張志潮一屁股坐下,韓良蹲在地上,劃拉劃拉地上的土,低聲問道:“你們這個紅蓮教,嗯,有沒有哪個?咳,你明白我意思吧?”

“不明白。”

韓良手指做了個數錢的動作,“就是,入教不得發點東西意思一下?”

張志潮笑了笑,充滿了冷笑話的味道:“哦,有的,紅蓮刺青,韓大人腦袋上刺一個嗎?一看就知道是朝廷通緝那種。”

“那算了,我這個,好歹也是打入清廷官員隊伍內,就不用搞得那么明顯了”

張志潮正色道:“紅蓮教都是上下線聯系的,用切口和紅蓮令證明身份。”

韓良覺得跟張志潮溝通有點困難,還是直說吧,不拐彎抹角了。

“銀票我就不指望了,估計造反經費挺有限的,我的意思是有沒有什么武學秘籍之類的,發給我練練,我這也沒個防身能力,對吧?”

“韓大人今年貴庚?”

“二十三了,額,貴庚這個詞不太恰當,說實話。”

“您都二十三了還練個屁啊?人家二十三都下山闖江湖了,合著您二十三才開始練?吐納五年,站樁五年,打樁五年,煉體五年,按正常流程練完了您也到抱孫子的時候了。”

想了想,張志潮又補了一刀,道:“假如你能活到那個時候。”

得,韓良感覺現在別人的敬語基本都是在調侃自己,不過他還是不死心,問道:“真沒有?”

“您就甭想了,先不說您的練幾年能有效果,再說了,紅蓮教的功法,您練了,萬一那天被朝廷粘竿處的狗腿子抓起來,說你不是紅蓮教都洗不清。”

“那行吧,功我就不練了,那你能不能教教我怎么用兵器啊?”

“練武不練功,到頭一場空。”

“不是,我的意思是能不能教我怎么用青龍偃月刀啊,你看我這待著也挺無聊的,找點事做,我也沒想練出什么,就當打發時間鍛煉身體了。”

“這倒可以,回頭我給你拎一把。”張志潮倒沒在意韓良為什么要練關刀。

“再找個關圣像,沒事我拜拜。”

有事便多,無事便少,一連幾日,韓良過得甚是清閑,每日看書耍刀,也無人來打擾,仿佛這個縣令沒有任何事情一樣。

房間內,余煙裊裊,韓良給關圣像上了柱香,默默地思索。方寒衣再未聯系自己,焦面虎每日過得比自己還仙,快活的好似都忘了來干嘛的了,張定文也是對自己冷處理,在他的眼里,韓良只是一枚毫無反抗能力棋子,看起來似乎也確實是這樣,韓良被軟禁在縣衙里寸步不得出。

在這方小小天地里,韓良思考了很多從前沒有時間沉下心來思考的問題,念頭通達也不覺得煩躁,又在書房里看了不少本朝的筆記雜談之類的書籍,對這個世界的歷史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很有趣,這個世界的歷史拐點在于臺灣鄭家,鄭成功的兒子鄭經似乎是個穿越者,他不但穩住了南明,而且跟三藩達成了默契,三藩養寇自重,沒有對南明趕盡殺絕。

而在這段寶貴的喘息期內,鄭經與李定國海陸并進,連續擊破暹羅、緬甸、真臘等東南亞諸國。

順治勉強穩定住中原后便去世了,登基的康熙確實驚才絕艷,但即使如此,面對千頭萬緒的國內國外形式,康熙用盡畢生的時間也只做到了重整八旗,經營滿洲老巢,訂立八旗換防制度,同時重用漢官,行漢禮,緩和滿漢矛盾。

在康熙時期,八旗旗主實力強大,沒有被皇帝收權,年幼的康熙登基之處面對四處漏風的老大帝國根本沒有能力獨自面對,他需要八旗貴族的全力支持,這是一種助力,也是一種束縛。

成年后的康熙再也沒有任何辦法從八旗旗主手中收走兵權,因此他選擇了另立兩黑旗并大力發展東北。

三藩表面恭敬,實則已經獨立,在兵權、財權、人權方面完全自成體系,和南明關系曖昧不清,清廷無法過于緊逼,至少三藩明面上還是屬于清廷統治的,這幾家勢力相互依存,關系錯綜復雜。

三藩勢力最弱,因此待價而沽,在清廷和南明之間搖擺,清廷和南明都不敢讓三藩這橫跨三省,擁兵十幾萬的勢力倒向對方,而三藩也只想維持現狀,因為一旦徹底倒向某一方,除非是大局已定,否則三藩其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況且三藩雖然是穩定的軍事政治聯盟,已經互相聯姻數代人了,但畢竟還是三家而非一家,大是大非上同進同退,但在某些事情上并不是徹底一條心。

清廷已經步履蹣跚的行進了多年,在北面有羅剎人也就是沙俄不停的襲擾,在西面準格爾汗國虎視眈眈,在南面,雖然有三藩阻隔,但清廷可從未忘記那個有著被自己奪國之恨、陸沉之恥的大明帝國時刻在想著卷土重來。中原也不安穩,紅蓮教隔三差五的造反,同時不忘故國的大明遺老遺少二百年來一直在跟南明齊心協力準備搞垮清廷。

南明也不是順風順水,否則為何二百年還沒重回故都。南明內部有輔政王李氏和議政王鄭氏分掌大權,南明的陸軍主要由李定國舊部這一系統領,水師則是鄭家的天下,水師較強陸軍較弱。

南明人力物力縱使經過了多年的發展依舊有限,沒有北上不是因為內部矛盾,鄭氏和李氏雖然有些齷齪但在北上中原的目標上是一致的,不僅李氏陸軍對還于舊都念念不忘,鄭家也時刻想上演王師北定中原日,但是南明面臨著另一個巨大的壓力——大英帝國。

這個號稱“日不落”的巔峰帝國,在東進的道路上遇到了南明的巨大阻礙,東印度公司用盡渾身解數也無法在南明面前東進一步。

二十九年前在爆發的馬六甲大海戰中,鄭家水師艨艟上千,帆旌遮天,迎戰英軍印度艦隊于馬六甲。在這個木質風帆戰艦的時代,鄭家水師硬帆艦隊以逸待勞擊退了英軍印度艦隊,饒是日不落帝國的天下第一海軍也無法討得便宜,至少不列顛的印度艦隊無法擊敗鄭家水師,從此西洋各國商船過馬六甲必須乖乖向南明交稅。

馬六甲之戰后,英國議會對東進一直有著深深地疑慮,絕大部分下院議員都不同意孤注一擲的賭上全部海軍主力去跟南明艦隊決戰,海軍是不列顛的國運所在,為了看得見不一定摸得著的東方市場去賭上國運,瘋子也不會這么做。

但是東印度公司并未放棄,借助印度龐大的人力物力資源,東印度公司一直在印度和南明接壤的地方搞事情,并囤積重兵在邊境線上。雖然印度兵不怎么能打,但南明的陸軍主力也屬實廢柴,大多是東南亞土人馴化而來,漢人比重并不大,這些猴子一樣的士兵始終令南明朝廷頭疼,靠著這種水平的陸軍,在山地還能用一用,但想著開疆擴土無疑是癡人說夢。

如果不是漢兵組成的老本軍,在平原面對八旗鐵騎怕是都撐不過一合。因此北定中原少不了鄭家水師的配合,而鄭家水師的大部分精力都被東印度公司牽扯著,暫時抽不出手,而逐年上漲的艦隊經費也是南明朝廷的一大負擔,西洋各國的造船技術日新月異,不跟進肯定是不行的,而在這個飛速進步的時代,艦船往往設計的時候還很先進,而剛出廠就已經落伍了。

這個世界,很有趣。

花間溫庭筠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左云县| 沐川县| 罗田县| 镇远县| 龙门县| 托克托县| 崇州市| 天台县| 香河县| 五河县| 湘潭县| 宽城| 唐海县| 泰顺县| 兴化市| 夏津县| 怀化市| 邵东县| 防城港市| 布尔津县| 洪江市| 梁山县| 巴彦县| 富蕴县| 葵青区| 工布江达县| 和田县| 贺兰县| 昭通市| 张家界市| 新泰市| 岳普湖县| 唐河县| 亳州市| 内丘县| 扶绥县| 杭锦旗| 泾川县| 育儿| 永吉县|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