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這不是江大人嗎?”吏部右侍郎匡且走到江丞身旁,笑著說道,“江大人昨夜睡得還好嗎?不會一夜未眠吧。”。江丞瞥了眼匡且,沒有回話。這讓匡且的笑臉有些維持不下去,臉上有些抽抽,但也不好發(fā)作,畢竟現(xiàn)在是朝會前的等待時間,各位老大人都在,所以匡且也只能是曬曬的閉上嘴,走到江丞身后站好。只不過,在匡且的心里卻是咆哮道:“狂什么?!老夫就不相信你還能翻身?!看等會上朝你怎么辦!”。
而匡且與江丞的這一幕,也被等待朝會開始的許多人所密切關注。江南一系的官員們,年輕些的都是一臉的不忿,而年長些的則是一片漠然,但若是有人能夠近距離的細看,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瞳孔中流露出的,是懼怕以及迷茫。
站在隊伍最前列的兩位老人,一位是作為百官之首的丞相的王相,另一位則是大司空職位的李司空。至于三公之中的最后一位大司馬,則是由寧昱兼任,只不過如今寧昱正在西域邊境抵御梁興遠,所以此刻的朝堂,只有三公之中的這兩位。
大司空是負責檢查百官,這種等待朝會的時候更是李司空習慣的觀察時間。江丞和匡且之間發(fā)生的事情,王相和李司空自然是都看在眼里。對于江丞的應對,李司空是很滿意的,故而,對那位吏部右侍郎的匡且,就很不滿意了。如果放在以往,李司空自然會在朝會時參他一本,不至于會讓匡且丟了官職,卻也會斷了匡且這輩子的官路。
只不過,如今朝堂上的趨勢是針對江南一系,準確的說,是針對江家,也就是江丞。所以李司空也只能是在心下哀嘆一聲,然后面色如常的站好。
李司空的面色雖然沒有什么變化,但是作為相處了幾十年的老朋友,王相對于自己這位老朋友的想法可是一清二楚的。知道自己這個老朋友對待自己欣賞的后輩最是喜歡出頭,故而出聲道:“謹言慎行。”。
李司空愣了下,才明白自己這位老朋友這是在提醒自己。然后小聲的回答道:“怎么,老匹夫你覺得老夫還像年輕那會兒一樣嗎?老夫雖然欣賞他,但卻也明白他背后的江家,對于大魏的危害。那件事被宣揚出去,你以為陛下沒有和老夫商量,沒有老夫同意嗎?”。
好心的提醒對方,結(jié)果被嗆了一口的王相無語的瞥了眼身后的李司空,就不再言語。相處多年,王相自然是清楚自己這位老友的性格他們倆相處,對方若是不擠兌擠兌他,他還真不習慣。
沒一會兒,宣政殿的大門就被一小太監(jiān)給推開,接著就對著站好的文武百官們行禮。而文武百官們也是熟悉的逐一走進殿中,站好。待魏皇楊信慢慢的踱步而出坐上皇位后,朝會,開始了。
今天的朝會,所有的人都是心知肚明的,就看江丞會在朝會上說些什么。江丞說,說了什么,或者直接不說,都會導致這場朝會過后,所有人對待江南一系的官員的態(tài)度以及力度。所以,當魏皇楊信說完例行的“有本上奏,無本退朝”的話后,所有人都開始等待著,等待著江丞。
而江丞也沒有讓大家等太久,待魏皇話音落下沒有多久,江丞就向身側(cè)跨出一步,再上前幾步,恭敬的說道:“臣有本奏。”。
一時間,整個朝堂之上的所有人的目光、余光都集中在了江丞的身上,而江丞則是什么都似沒有感覺到一樣,說道:“日前星天監(jiān)傳出謠言,說臣家欲造反。根本一片荒謬!臣與臣下全家均忠于朝廷,忠于大魏,忠于陛下,怎會如此?定是大梁妖人所造,意欲使我大魏內(nèi)部生隙,好使妖人亂中得利。臣下與臣家,一片忠心日月可鑒,陛下只需派遣欽差前往,一查便知。如此,即可還臣下及臣家一個清白,也可釣出暗處謀劃一切的大梁妖人。”。
江丞的這一番話,說得朝堂之上所有人是一個不知所措。不過,能夠在這個朝堂上混到如今的,都沒有一個是蠢人,很快也都想明白了江丞那番話里的意思。
江丞的那番話里,一是表達出江家的讓步,朝廷可以將那些處于江家控制下的地方的權力統(tǒng)統(tǒng)收回,而這也是這則謠言傳出去后,朝堂之上的幕后之人想要達成的目的。二則是將這則謠言推到了大梁那邊。
謠言,大家都心知肚明,一定是朝堂上的誰定下的計策,而最大的可能,就是皇帝陛下。但是,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怎么會為了收回權力而選擇誣陷自己的臣子?那是那些朝堂之上的大臣們?這要是傳出去,大魏的子民還能夠相信自己國家的朝廷嗎?所以,這些都不可能。所以,這則謠言的幕后主使絕對、一定不能是皇帝或者朝堂之上的大臣們,一定要是那些大梁妖人。
作為正在和大魏戰(zhàn)爭的大梁,無疑是最適合背這個鍋的對象。并且,無數(shù)想要在欽差巡查期間撈一筆或者對江家下手的人,在江丞的那番話里,都將會被定性為大梁妖人的同黨,到時候被殺了也自然只能是打碎牙齒往肚子里咽。而若是再被江家給抓到些把柄,那么被江家敲些竹杠也必須要認。
江丞這番話說的是,所有人都服氣。楊信同樣也是很滿意,所以沒有過多的思考,就答應了下來。不過,這欽差的人選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定的下來的,還需再議。所以,在朝會結(jié)束后,大多數(shù)人走的都是急匆匆的,都需要回家好好的細細思量一番,為之后的動作做好決定和準備。
而離著江州并不遠的梁牧,也接到了來自江尚的信。信中沒有說別的事情,只是將這則謠言提及了下,重點說的是江丞在朝會之上說的那番話。這封信的用意梁牧明白,江尚這是有些怨憤了,想要借他這把刀,來動一動那些之后敢于對江家下手的人。而這封信,則是江尚給梁牧,讓梁牧相信的一份把柄,一份可以坐實江家謀逆反叛通敵的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