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是租的街邊小院里的兩間單房,這是一個有三戶人家共住的小院,其中一家姓李,是房東,另外一家姓王,開著一個簡單的機修小鋪。房東一家住在正房,外面貼著瓷磚,看著還算干凈,我們家住在東邊的一排磚房的末尾。王淑燕她們家(王姓叔叔家的女兒)住在西邊的一個磚房套間和一個單間,她家旁邊還有一間磚房,是房東開的小商店,里面買些小煙酒,小日用,東西并不多,只賣常見的。小商店有一個玻璃柜,柜子上放了一臺電視機,我常常跑到商店看電視,或者跑到王淑燕她家看電視。為什么要到別人家看電視?因為我家電視賣了,剛來的時候并沒有電視。那時候,只能播三個電視臺,一個清水臺,一個縣電視臺,還有一個中央電視臺。我頭一次清清楚楚地記得中央一臺的《今日說法》欄目,是因為到新家的頭幾天里,每天晚上商店都在放《今日說法》。
小院里并不整潔,有些雜亂,而這些對我來說并沒有什么大礙,最讓我和我媽不能忍受的是廁所的問題。我不止一兩次聽媽媽嫌棄到廁所太臟了,當然只是在自己家里小聲地說說,我自己也是很難忍受,剛來的時候我都憋著,盡量不去上廁所。習慣了城市里的水沖廁所,現(xiàn)在要忍受臟亂的旱廁,真的是讓人氣惱。
我們的新家雖然不是自己家的房子,又小又有點潮濕,但是媽媽依然把它收拾的非常整潔,即便是磚鋪的地,也會每兩三天用拖把拖干凈。我和弟弟就不一樣了,剛來的時候,人人見了都夸我們干凈,結(jié)果沒到兩個星期,我們就和周圍的孩子玩到一起,天天爬上爬下的,過兩天就成了泥猴,房東阿姨還開玩笑,說我倆兩個星期就不像從城里來的孩子了。
新的生活就在這個小鎮(zhèn)和小院開始了,對我來說除了舍不得以前市里的同學和朋友外,其他的我都不太在乎,而且媽媽還比以前溫柔點,這不是很好嗎。我和在鎮(zhèn)上的中心小學上小學三年級,弟弟就在小學內(nèi)的中心幼兒園上學前班,媽媽則在家做家庭主婦照顧我們,而爸爸卻獨自一人回到了城市,去給別人的餐廳當大廚。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每個月就見爸爸一次。
我偶爾也會想爸爸,期待著他回來。而他回來的日子,全家都很高興,因為媽媽不僅會準備較豐盛的飯菜,爸爸還會帶禮物給我們,我和弟弟收到過羽毛球,小畫書,訂書機……其中的這個訂書機并沒有經(jīng)常使用,它卻神奇地跟著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搬家,到現(xiàn)在還在媽媽的針線盒里。嗯,它是一個有經(jīng)歷的訂書機。
轉(zhuǎn)校生在進學校之前都要參加一次入學考試,我也參加了。當時有一位個子較矮(大概一米5左右)的女老師一邊監(jiān)考還一邊找我聊天??赡苁强次议L的漂亮,又干凈整齊,而且卷子答的不錯。這個女老師年紀不小了,我都不知道她確切年齡,猜測三十五朝上,她頂著一頭泡面卷發(fā),臉比較寬卻有短,顴骨突出,嘴巴翹起來,身材矮胖,但兩眼冒著精光。因著十分有特點,我一直都記得她。好巧不巧,她就是我們的小學自然老師,還是整個學校的乖學生都聞風喪膽、人送外號“荷包蛋”的名聲響亮的老師。
我還沒進新班,很多老師都知道我了,因為我考的很好,雖然不知道具體名次,大概也在前三名吧。新同學,新老師都很友好,我也很快融入了新的學生生活。但是,唯獨每個學生要拿牙刷和抹布把自己的座位底下的水泥地刷干凈、擦干凈,這點還是讓我適應(yīng)了好久才接受。值日生在打掃講臺的時候,也是用抹布擦的,所以我們班的講臺锃亮锃亮的,就是躺在上面也不會沾灰。
剛來到新的學校,媽媽還有點不放心我,所以還特意到學校來看過我。她沒有進教室,只是透過教室的窗戶看了我一會兒,我轉(zhuǎn)過頭去,她在對我笑,然后我們班的同學也看到她了。下課后,我的同學們都圍到我周圍問那是不是我媽媽,我回答“是”,然后她們帶著點驚嘆又有點羨慕的口氣說“你媽媽真漂亮”。我媽媽確實比較愛打扮自己,即使她沒有工作,出門也會給自己化個妝,穿著相對時尚的衣服,涂偏深紅色的口紅。而且她本身五官長的不錯,就是有點胖,但依然很有神采。相比周圍的阿姨,她確實蠻有回頭率的。
新生活的條件雖然是差了不少,但是這個時候的媽媽還是能在有限的條件下安排著井井有條的生活,在他們的結(jié)婚紀念日,我爸爸的生日和弟弟的生日以及我的生日里,小小地慶祝一下。
我和弟弟很快習慣了新的生活,習慣了沒有公交汽車、習慣了到哪兒都走路、習慣了沒有大型的商場和車水流龍的馬路、習慣了周圍的泥巴路、習慣了小伙伴大多是小花貓......而媽媽是在好幾年之后才習慣的,因為姑父常常說我媽嬌氣,上街買菜沒走幾步路就想坐車,也是好久之后出門也不再換一身相對正式的衣服了。但媽媽依然是那個愛臭美的媽媽,直到現(xiàn)在出門,也還是得畫個妝的。
長大后才明白,生活常常不會如你的意,你會失望,會焦慮,會憂愁,但我仍然愿意過井井有條的生活,保持自己的干凈體面,而不會一味地放縱自己,讓房間亂很久,而是依然會收拾出一個整潔的我去面對這一切。這大概也是從媽媽那里學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