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你們打架是因為這個嗎?”問的趙凱,但是我的眼睛并沒有從李云海的背影中收回來。原來,背影是可以被肆無忌憚的欣賞而不擔心被發現的。
“是”
我把眼神收回來,這時趙凱已經抬起了頭。我重新看著趙凱,眼神中一絲溫度都沒有。想起那天李云海淤青嚴重的嘴角。我知道對于趙凱這個人,那時候我是真的討厭。
“趙凱,我不怕告訴你,我是真的討厭你。希望你以后少出現在我的面前。我真的,看見你就煩!”
我用了我當時的年紀最硬的口氣。說完我定定的看著他,冷漠殘酷的像是對待憎恨的敵人。我想我眼神中的厭惡明顯的幾乎溢出來了。反正,趙凱聽完之后,一句話沒說就回到了他的座位上。
那以后,至少一個星期,他都沒有出現在我的面前,我還沒來得及慶幸,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混蛋就又出現在了我的面前,開始了他新一輪的沒臉沒皮。
再次考試出成績的時候,我的成績一落千丈。我承認爸爸的離去對我的影響是明顯的。但是我也不否認我自己的不爭氣。
另一個成績下降明顯的就是李云海,直接跌出年級前十。雖然他的成績還是我等這些凡夫俗子望塵莫及的,但班主任顯然不這么看。離中考越來越近,對于李云海這種重點培養對象,他一點的變動都會引起老師的不安。
李云海又被老師叫走了。
可能李云海自己都沒想到,他也有接二連三被老師叫到辦公室的時候。
不過老師的教誨還是有用的,尤其是對這種優等生。
升入初三的考試,李云海再次躍居年級第一。
看著他的背影,我很為他高興。畢竟他是和我不一樣的,以我的成績和智商,即使被老師叫去辦公室一萬遍,把教室到辦公室的路踏爛了,成績可能會有浮動,也絕不會有直線上升的可能。
進入初三初始,我們開始了一年一次的座位調整,這也是我們離開初中校園前的最后一次座位調整。
也就是在這次調整中,我明白了自己對李云海的朦朧的心思。明白了自己和李云海真正的距離。明白了原來有些距離一旦產生,是會讓你終其一生都無法跨越的。
我們班會來幾個新的同學,是上屆考的不是很理想打算復習一年重新考的學生。一共五個:三男兩女。
最后的這次座位調整班主任沒有按自己的意愿來。而是出了個新招:在黑板上按照我們的座位畫了個表格,從第一名開始一個一個的進去填寫你想坐的位置。
這個倒是挺新鮮的,站在走廊上的同學都很是興奮。也是,這種代表著自由的民主辦法著實讓我們這群沒見過世面的初中生血液沸騰。但是這招對成績差的來說,倒沒有那么大的吸引力,畢竟輪到我們的時候,座位早就被挑的差不多了,也沒什么可挑可選的了。
第一個進去的當然是李云海。接著老師便按著名次一個一個的叫進去,我是最后一個。當然,我的成績離最后一名還是有段距離的,不知道老師為什么會把我排在最后。但我不在乎,無所謂。坐哪對我來說沒那么重要,我反而慶幸不用糾結選擇坐在哪,最后一個挺好,不用選擇,天定的座位。
可我來到講臺的時候,黑板上的表格已經填滿了人名,一個多余的地方也沒有。就連那五個還沒來到的新同學班主任也已經給他們填好了座位,我拿著粉筆的手就這么在半空中晾著。
“你的座位填完了,直接過去坐著就行。”
班主任的話引起了全班同學的注意和竊竊私語,我順著表格看過去,發現我的名字確實在表格當中,前面左面右面我都沒注意看是誰,只看到后面坐的是李云海。
原來,李云海第一個進來填座位,填完自己的又把我的名字寫在了他的座位前面。我的座位不是天定的,是李云海替我決定的。
因為這事,當時有些早熟的男同學還嗷嗷的起了半天的哄,一副他們已經了然的表情。這種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總少不了趙凱,要不是班主任的強力鎮壓,估計他能帶頭鬧一節課。
好吧,我再次和李云海同學成為前后桌。
不過再次成為鄰居,我們之間和以前一樣也不一樣了。
一樣是因為,環境影響人,真的是一句真理。我自從重新回到李云海同學的射殺范圍內,整個人身上那種吊兒郎當無所謂的學習態度立馬轉換成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奮發狀態。
不一樣是因為,李云海的新同桌,我們的新同學,那五個同學里面兩個女同學里面其中的一個比較漂亮的嬌小玲瓏的王曉涵。
班主任和我們特別說過她,說她在上屆的成績非常的好,每次考試成績都是名列前茅。也是當時他們班里的老師寄予厚望的好苗子,但是中考的那幾天,她重感冒,沒發揮好。老師和她的父母都決定讓她復習一年,重新考取。
不知什么原因,其他的四位新同學都和我們班同學相處的挺融洽的。只有這個王曉涵,簡直就是女版李云海,不對!李云海雖說是高冷但不高傲,這個王曉涵,可能以前成績真的是特別好,來到我們班之后各種高傲不搭理人。
但英雄惜英雄,這個誰都不愿意搭理的王曉涵,對李云海倒是挺特別的。
可能是因為,全班來說,只有李云海的成績可以拉她一大截。
我是一個對陌生人在一段時期內很難熱情起來的人,通俗點,也可能就是裝。當時,我在別的同學口中最多的是梅曉的口中,聽到過很多這個王曉涵眼高于頂不愿意搭理人的事,但我一向對我不在意的人不在意的事漠不關心。所以聽聽也就過去了,沒怎么放在心上。
我和王曉涵真正的接觸是因為李云海。
初三了,即將面臨中考的我們每天都是在各科老師的卷子中度過的。我也自動恢復到和李云海相處的模式中來,先把自己會做的做完,然后研究不會的,實在研究不出來做不出來的我整理好,一起問李云海。
我轉過來的時候,李云海沒注意到我,他當時正在和王曉涵討論著什么,我好奇的看過去,原來是一道數學題,當然是一道我不會的數學題。李云海和王曉涵各得出了兩種解題方法,王曉涵的其中一種李云海不認同,他們就是在討論這個。
王曉涵抬頭先看到我了,把我當成裁判一樣的問我“趙熙,你說,這題我的第二種解法對不對?”我先是蒙了一下,然后看到李云海先是看了我一眼,然后轉過頭看著王曉涵。不知怎的我心里的自卑一下就漫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