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千尋在窗戶透進的第一縷陽光的照射下醒來。一年前,千尋孤身一人從內地來到這座陌生的海濱城市,和一個可能并不愛她的男人非婚生育了一對孩子。
她的故事很長,不知可以從哪里開始說起。千尋回答警察問題的時候,心神不寧吱吱唔唔的,眼神迷離恍惚不定,以至于讓警察誤以為她清神方面可能有問題?
她失憶了嗎?不。并沒有。重壓之下,她好像忘記了一些事。不,不是。是她的確記不清楚,她在這座城市的落腳點的地址,她不記得歐陽小海家的地址。因為,這一年以來,都沒怎么出門。
自從答應小海,幫他生寶寶,就只帶著簡單的行禮來到濱城,千尋就一直在歐陽小海的保護下生活著,孕前體檢、孕檢都由小海陪同,包括整個孕期的運動也是孕婦瑜珈老師上門服務,即使是散步也是到小海的樓頂花園。
即使還記得地址,她也不能再回去了,任務已經完成了,她沒有理由還可以繼續住在那里。既然已經出走,就那真的出走吧?!
醫院急診科醫生檢查后,認為千尋的身體只是有點虛弱而已,可以出院,不需要占用醫院資源。千尋必須出院,但千尋沒有去處。
警察雖然在千尋的隨身物品中,找到了司法考試的準考證和身份證,但上面的住址都是老家的。所以警察只好將彭千尋送往救助站。
另一邊,精神鑒定科醫生和法律援助律師,也就是千尋現在工作的律所的老板也趕往了救助站。經過檢測,確定千尋不是精神病患者。
這時,做為老好人的何律師直接開口道:“既然你剛參加了司法考試,說明你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如果,你在這座城市孤立無援的話,你可以到我的律所來工作。先從一些基礎的行政工作開始做起。怎么樣?”
工作?正是她現在所需要的。律所,也正是她將來想去的地方。千尋沒有想太多,就答應了下來。就這樣,千尋開始了她的律師生涯。
這五年里,她也有想過要聯系歐陽小海,但是她卻不記得小海的電話號碼,更不記得小海家的地址。她也有想過,要找到小海,見見兩個女兒,可是每次都放棄了這個想法。
因為,他們之間畢竟沒有發生過愛情,只有過一個幫我生寶寶的口頭約定。況且,寶寶已經平安生下了,千尋想他們之間將再無牽扯。
這幾年,千尋一直租住在律所旁邊的一個小公寓里。孤女千尋掙來的錢,捐了部分給孤兒學校,其余全部花在了自己身上,美容院健身房,是她下班以后的常去處。
關于保養,如果不掀開衣服看到肚子上,還弱弱可見的妊娠紋,根本看不出這是一個曾經生育過兩對雙胞胎、現在已經35歲了的女人。用“宛如娉婷少女”來形容也不為過。雖然有些許嬌小,但非常的玲瓏有致身材。
五年前。對于千尋的24小未歸,小海也曾有去派出所欲報失蹤,希望可以請警察幫忙尋找;但被告知小海不是千尋的親屬,不予立案。只可以做手工登記處理,只可以在工作中幫忙留意。
千尋不能被報失蹤,千尋也未涉案,并不能通過公安平臺查詢千尋的一切信息。更可惜的是,小海當時所能提供的信息實在是太少了,并且連一張照片都不能提供,只知道一個化名“彭小可”。
當年她離開,什么都沒帶,連手機都沒帶走。
小海一直保留著那部手機,并隨身帶著。。
就在兩天前,這部手機響了,一個來自她老家居委會的電話。
“您好!這是彭小可的手機。請問您找誰?”小海。
“哦!小可。小可是千尋的曾用名,她現在的名字叫彭千尋。”居委會工作人員說道。
“千尋?她是我未婚妻。有什么事嗎?”小海。
“能讓她本人接電話嗎?”
“她出去了,忘記帶手機。什么事跟我說也一樣。”小海。
“是這樣的。她前夫出車車禍去世了,現在她一對雙胞兒子的監護權,將順位給她,請她趕快抽時間來接孩子。”
“雙胞兒子?監護權。”小海有點疑惑的自言道。
“怎么?你不想接受這兩個孩子?”
“不。不。不。不是。愿意。只要是小可的,我都愿意撫養他們。”小海堅定的說道。
“那你們什么時候來接孩子?”
“馬上,我馬上就開車來。”小海眉開眼笑的說道。
在好哥們兒李楊指導下,歐陽小海備足了功課,備齊了一切關于自己的身份材料。
亦或是出于對小海的信任,歐陽小海沿海一級城市的大房地產商。在李楊這個公務員警察身份的朋友的陪同下,不遠萬里的驅車20多個小時趕到了千尋的老家。
如果,居委會不讓小海帶走大寶和小寶的話,那么依順序這兩個孩子的監護權可能就要落在居委會手里。
居委會大媽們,可不想背這個包袱,因為馬上就要放暑假了。在諸多因素的誘導下,在千尋未親自到場的情況下,小海最終還是順利的接走了哥哥和弟弟。
孩子們剛開始還有點兒不愿意跟小海走,居委會大媽對兩個孩子說:“你們有多久沒有見過媽媽了?”
哥哥伸出右手,張開五個手指頭,說:“五。五年了。”
“那你們想媽媽嗎?”
孩子們齊點頭道:“想。”
“叔叔就是來接你們去見媽媽的。”
孩子們臉上露出一點兒微笑的點了點頭,緩慢的爬進了車里。
也正是借助這次機會,在居委會這里拿到了關于千尋的一些信息,但也僅僅只是這一點信息,沒有太多,也沒有更多。
不過,知道她的現在所用的真實名字了。相信很快就可以找到她了!
男孩子雖然要調皮一些,小海用起如同訓練營一樣的管理方式,對付兩男孩子非常的湊效。
經過一天的相處,男孩子們對小海那可是非常的崇拜和喜愛,并沒有什么對新家的不適應,反而非常的喜歡這個新家,喜歡這個“大哥”。
暑假第一天的上午,小海和四個孩子們,正在客廳玩著打仗的游戲,電視上播著本地臺的新聞節目,突然大寶和小寶對著電視叫“媽媽”。
然后孩子們,都停下了游戲,都圍在70寸的大電視下,看著電視,閃閃亮亮嘴里也呢喃的叫著“媽媽”。
小海定睛一看,確定就是她。彭小可。
新聞的大致內容是這樣的:某某律師事務所律師,為農民工成功討薪,正在接受農民工代表送錦旗的畫面,電視的右下角清楚的顯示著彭千尋身著律師服的照片和“彭千尋”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