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到飯館時就看到洋洋在外面等寧寧,看寧寧來了就跑上來拉她的手:“寧寧姐姐好。”
“洋洋好。”寧寧也向他跑起來說。
“我們等你們一會兒了,你怎么放學比我們遲了。”洋洋說。
“我和媽媽走來的,你是車接送的吧。”寧寧看著他說:“車肯定走得比腿快了。”
“寧寧姐,你爸媽為什么不開車接送你吶,開車多方便。”
“NO,最方便的是步行啊,不怕堵車還能鍛練身體,我媽媽就喜歡走路,重要的是她就不會開車。”
“不會那不是要學嗎?”洋洋憋憋嘴說:“你還當我是不懂事的小孩啊。”
“洋洋弟早不上幼兒園了,怎么會是不懂事的孩子吶。”寧寧逗他玩。
“寧寧姐就會欺負比你小的。”洋洋瞪起了眼。
“喲,你不會和我打架吧,你可是練跆拳道的,動手我就不和你玩了。”寧寧看他握起了拳,就躲開他說。
“寧寧姐怕了吧,我才不打你吶,媽媽說了,拳頭不能對家人和朋友。”
寧寧看他一臉不服氣又沒處撒氣的樣,覺得好玩,就過去拉起他手,走,我們先去吃飯,吃完了,我和你打游戲,誰輸了就得給對方禮物,我輸了給你畫畫,你輸了給我打拳,媽媽她們聊天熱火著,管不上我們,時間到了我帶你去上學。”
“我都玩的QQ游戲,你吶。”
“我玩的多了,QQ也玩,就玩兩人都會的,公平。”
兩個小朋友看大人們邊吃邊聊著,也不客氣,夾自已喜歡的吃好就一起玩去了。
李靜看他們出去玩了就說:“這兩個孩子都能玩到一起了,以前他們兩個到一起我們就成了裁判,就為他們你先推我了,還是你先不理我了判個沒完。這才幾年都長大了。”
“喜歡就自己生個,真要做一輩子丁克家庭?”明敏看她感慨就說。
“問題是我還沒準備好,不知道能不能給他最好的生活,孩子么,不生則罷,生了就要對他負責。”
“什么樣的生活才是你所說的最好的生活?你現在認為的最好生活,過幾年后回想可能就覺自己當時怎么那樣定義最好生活,眼界低了。”曉晴笑說。
“就是嘛,有愛的生活就是最好生活,別想太復雜。”鄭蕊接著說。
李靜聽她們三個拿她起哄就坐正了身子說:“我現在就認為生活挺好,有你們三個在旁邊給我添堵,我就先享受著這種感覺。”
“看她這樣,倒像佛憐眾生苦慈悲。我們三個是不是先該行膜拜禮。”明敏瞅她正襟危坐的樣,就打趣說。
“我怎么不知道有這戲嗎,知道了一定備好莆團接受你們的膜拜。”李靜樂了。
“你已經有了:想得美!知足吧你。”曉晴咽下正在細嚼清燉羊肉說,羊肉鮮美,她胃口不錯,似乎比她們三個吃得多點,“李主任,咱不玩虛的,發揮你的臨場發揮特長,來一段問道。”
李靜聽她這么說,想了想:“道法自然準沒錯,明是非,順心意,這個解釋你們都能接受吧。”
“這個順心意好理解,就是自己所想、所需的,這個明是非就得詳說了,怎么樣做才是明是非。”曉晴說。
“溫律師你要這么問,那我們就老規矩,每個人都說一說自己的是非觀。各位我就先以李大華博士寫的《莊子如何看待是非問題》開篇了。”
李靜把面前碗筷拿開,指前一方空處:“莊子說:“事物沒有不可以叫做彼,也沒有不可以稱為此。”從彼的角度就了解不到此,而從此的這一面則可以說了解自己。所以說,彼的那一面來自于此,此的這一面又根源于彼。彼也就是此,此也就是彼。從彼的角度可以產生它的是非,從此的角度也可以有它的是非,由于事物都可以分為彼、此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任何一面都認為自己的見解是正確的,對方的見解是錯誤的,所以,無窮盡的是非就這么出現了,而對待彼、此的是非,只有以道作為中樞,才可以弄清楚是非,也就是以不變應萬變。”
李靜說的彼此之論,三人聽著暈。曉晴看她自得地看著她們三個一臉苦像笑,就說:“你通俗點不好嗎,非要掉書袋。彼與此是是非非如果沒有道居中就論不清,每個人的是非觀得受道的制約,不然有多少個體就有多少個是非。”
“她壞著,先把我們聽懵,分不清彼此了,也就不知道自己問的究竟什么是道了。”鄭蕊靠過去抱著她肩膀說,“你什么時候開始研究莊子了。”
“我是綜合辦主任,我也得曉點老莊思想,老莊之間,我更喜歡莊子,莊生化蝶是我小時最喜歡的故事,后來讀《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李靜伸開雙臂膀作展翅欲飛狀,“每每我冥想時,就會有自由翱翔舒適愉悅。我仿佛看到自己飛過山川、越過河流,飛入浩瀚宇宙間,我就知曉為什么會說: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平!有時我會冥想一兩個小時,什么是勘破生命之道?這不就是么,少生不能控之煩惱,少生攀比之心,多份豁達。人活一世不就是永遠處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中么,知命就安好。”
“你的老莊辯證哲學觀結束了,那我就說有關教育方面是非爭議。”明敏說,“咱就先說湖大教育研究所長《如何看待語言教材的是非爭議》,我個人認為他針對語言教材中“魯迅的進出”、“金庸武俠的入選”、“周杰倫歌詞的入編”,“民國語文讀本熱銷”、“外國題材選文是否太多”熱議的背后,反映的是社會時代的變化變遷,以及人們對語文學科的不同理解與多樣化訴求,其實質是語文教材的內容有限性與功能實現性之間的矛盾沖突的論述是對的。”
明敏喝口水,“讀魯迅作品我們更多了解到的是中國新文化運動開展背景,《孔乙已》與《阿Q正傳》我至今記憶猶新。金庸武俠滿足了我們追逐平等,祟尚自由情懷,這是時代文化夢想產物。語文科目的本質功能是“閱讀與鑒賞”和“表達與交流”。我們不僅僅是閱讀欣賞藝術作品的美,更重要的是鑒賞作品,鑒賞作品,我們注重作品藝術性與思想性,藝術形式美咱且不說,思想性就有時代特色,思想的正確與否不能簡單而論,需要了解作者所處特定歷史時期政治、哲學思想體系、倫理文化及其本人思想意識形態。批判性地綜合鑒賞作品對未成年人來說困難了點。思想的多元化,表達形式的多樣化,語文學科的功能決定了要處理好與學科性、共性化與個性化、國際化與國家化、歷史性與現代性四種關系,結合國情、教情、文化以及課程功能等多方面因素,審慎地做出設計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