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怎么沒說有這么一家美味,我不做飯,有時間就來吃,這羊肉面片也好吃。”汪洋說,他第一次來這家羊肉館,他們坐的這雅間不大,色調是軍綠色,桌上配料擺放整齊、干凈,墻上掛著一對羊頭,偶爾會嗅到一縷清香,那是窗臺上米蘭散發的香芬。剛被美味吸引沒細看,現在看來老板還真是個喜歡簡潔的人,沒有營銷氛圍,就靠實力說話。這風格他喜歡,以后會常來!他想。
“準備什么時候回A市。”曉晴看他心情好,沒有要走的意思,就和他聊。
“一年滿了就回。你吶。”汪洋回答。
“本來是準備九月過去的,有幾個法顧到期就到年后了,我把不再續簽的通知發給對方了,他們要求無論如何把本年度完結。”曉晴說。張主任也不讓她早回,說是無論如何都得今年滿了再走,新的律師他已在挑選中,縱使確定人選了,簽約也到明年了,她可以不天天來所中,但要能隨叫隨到。她雖然心中有些不快,但也就堅持幾個月,這兒也有她不舍的人事,便答應過年后再走。
“那過去的時間和我的差不多,說不準就能一起走吶。”
“溫周不僅僅是讓你關照我,他應該還讓你了解下我,畢竟這些年他也不知道我變了多少,他以前對我的評價是:人不笨,但社交能力欠缺。他是讓你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我刮骨療傷的吧。”
汪洋聽她這么說就笑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向師母了解了,知道你的三閨蜜已在幫助你克服了,挺好。”
“我在這兒也不是孤無依,大家都在用心幫著我。”曉晴微笑了,“她們三個不論我好我歹都是一如既往支持我、幫助我,人生就該有這樣幾位朋友,陪你瘋、陪你淚、陪你成長。”
“人總是需要傾訴的,比如我,因為向你傾訴沒有什么心理負擔,感覺就很輕松,我現在的真實感覺就是和你說說話比和溫周聊自在多了。”汪洋說。
“我弟在你來時還說了什么?”曉晴問。
“溫周還說了,我姐不怕別人給她刮骨療傷,就怕人虛情假意,是個實誠的人。”汪洋心情好,就把溫周對她的另一個評價也說了,但他沒說溫爸溫媽在他和溫周面前哭得傷心,說曉晴一人在老家,劉云又不好好待她,不知道這幾年是怎么過來的!老人家哭得傷心,溫周也心疼姐,就讓他無論如何都幫他先照顧著姐,不能被人欺負。
曉晴聽父母和溫周因為她和劉云事倍受煎熬,便不想說下去,轉了話題:“人生誰會沒個溝溝坎坎地,過去就過去了,你一人在這,父母親沒過來和你同住?”
“我的爸媽去了外地妹家,她們不是生下小孩子了么,公婆還沒退休,沒人帶,就請過去了。”
“孩子多大了?”曉晴問。
“二歲過點,妹妹、妹夫工作緊張,孩子出生一直是我爸媽帶的。”
“難怪你沒處吃飯去。本來你是溫周好友我該請你去我家的,最近這幾個月我不忙,基本上都是自己做飯吃。如果你方便來吃提前跟我說一聲就可。”曉晴說。
汪洋想了下,搖搖頭:“不了,一兩次那還行,天天去,吃瓜觀眾們腦洞大開,不知道會編出些什么精彩橋段吶。”
“人言可危,”曉晴笑了,“你敢保證,今兒在這吃個便飯就沒有橋段?”
“在這兒?如果也有橋段那就隨便。”汪洋笑說。
二人邊吃邊聊,一小時后就準備回,汪洋對曉晴說:“我先去隔壁打個招呼,稍等。”
汪洋進了隔間包廂說:“段老板,各位好!我們先走了,各位慢慢盡興。”
“汪主任如不介意就和我們哥幾個一起喝幾杯,這是我們的榮幸。”段飛說。
“不了,”汪洋說,“上次見段洋、童明也沒備什么禮物,我本給準備了男孩子愛玩的玩具,請師母一并帶回去的,希望段洋喜歡。”
“謝謝汪主任,我送您。”段飛聽他如此說,感覺汪洋還是給足了自己面子,就不再挽留要送他出店。
“門口留步。有機會再和段老板一起聚。”段飛出門看曉晴在等,就不再送,招手告別。
曉晴與汪洋到店前臺,陳老板滿臉笑容說:“歡迎下次光臨。”
“那是一定的。老板給我們備的份量就足夠多,以后不用加餐,加餐了經不著美食誘惑就會貪吃,這不符合我的健康飲食習慣。”
“知道了,謝謝汪主任賞光,歡迎下次光臨。”陳老板一如即往地謙和。
曉晴看看汪洋說:“言傳身教著,受益非淺,我該怎么謝謝老師吶。”
“如果你認為這也該謝,那就先記著,有機會了我自會讓你還。”汪洋看她踟躕著就笑說,“你這樣很不好,會活的累。你們四閨蜜不是常聚么,你還要惦記著怎么還禮?”
曉晴聽他說四閨蜜聚會就笑了:“我們AA制,想去那兒玩就哪兒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誰也不會被這些細節擾到。”
“這個辦法好,我們之間也這樣,以后我們可以有時間了就去吃想吃的美食,玩想玩的景點。”汪洋說。
曉晴看他一眼,“你不用太累的,溫周讓你照看著我不被人欺負就好!陪我聊天,教我怎么與人相處是附帶項目了,這樣做與你處世原則有沖突的。我會感覺不安的。”
“溫律師考慮太多了,你換個角度想:我需要傾訴,你就是那個我可以信任的傾訴對象,你是在安撫著一個曾經被愛傷害的靈魂,偉大吧!這樣想,是不是我才是受人恩惠該報答的那個人。”汪洋笑說。
曉晴覺得這個男人還真是人精,他能不露聲色就把對方的好意已受領和自己要做的告知對方。讓你感激著并樂意與他交往。就是不知道為什么這份精明怎么在自己婚姻關系上就不靈了。
汪洋看她沉吟著不說話就說:“人是不斷成長的,有些事兒是需要經歷的,在經歷中受的教訓多了自然就長記性了。”
“汪主任還真是心思敏捷,曉晴佩服。”曉晴聽他猜透了自己所思由衷地贊。
二人在該分手的路口道安各自回家,汪洋認為溫曉晴聰慧不在她的犀利鋒芒,而在于她的釋明豁達,曉晴認為汪洋的睿智在于他輕描淡寫中就能解決問題,而這解決問題的方式又是大家樂意接受的。二人同時認為溫周會拜托汪洋關照曉晴,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認為他們彼此能給對方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