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根資質得以提升,但靈氣親和力并沒有增加,讓他難免感到有些遺憾,不過顧心舟還是嘗試著去調動靈氣,于是通過意識,他將自己的想法以波動的形式傳遞出去。
以往時候,不管他怎么變著法子去引動體外的靈氣,那些靈氣都不會搭理他,直接就無視了他的存在。
但是這次不一樣!在他意識的感知中,那些靈氣居然動了起來!
只是靈氣依然還是那副要死不活的樣子,也不親近他,也不抗拒他,形象點來說,就是一副任人擺布的無所謂態度。
在他的感知中,靈氣并不相同。
不同的靈氣給他的感覺也各不相同,有純正,有厚重,有輕靈,有灼熱,有鋒銳,有生機,有邪惡,有……
絕對不止是五行屬性靈氣!
甚至有些隱晦稀少的靈氣給他一種非常奇怪的感覺,他都說不上來那是什么。
而他發現自己竟然可以調動所有屬性的靈氣!只是有些靈氣含量實在太少,幾乎微不可見。
靈氣就像空氣一樣,也是一個大家族,成員甚至比起空氣來說還要更復雜一些。
和空氣一樣,天地之間不同類型的靈氣,其濃度和含量也是各不相同,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甚至不同地方的靈氣,其分布情況可能都不一樣。
在顧心舟的感知中,他發現周圍最多的還是五行靈氣和無屬性的天地元氣,五行靈氣中尤以木屬性靈氣和土屬性靈氣居多。
一個念頭在他腦海里一閃而過:“應該,是云隱城周圍山脈和樹木很多的緣故吧。”
至于天地元氣,就是沒有絲毫屬性的靈氣,任何修行者都可以吸收加以煉化,不過因為沒有靈根親和力的緣故,修行起來比較緩慢。
所有的無屬性功法,吸收煉化的都是天地元氣。
隨之腦海馬上被一個更興奮的念頭所占據:“既然我已經能引動靈氣,那么……是不是意味著我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引氣入體了?!”
修行的每一步都不是憑空杜撰的。
只有能夠引動靈氣,他才能夠將靈氣引入體內,經過下一步的煉化,最后靈氣才會真正轉化為屬于自己的真氣。
雖然他有種馬上就引氣入體的沖動,但顧心舟并沒有冒然就開始行動。
引氣入體也是有講究的。
他先是在腦海里面回顧了一下《練氣訣》關于引氣入體的修練口訣:“意引氣行,通走百脈,一則天元,二則觀橋……”
嘴里念叨:“引氣入體,要從天元穴開始,經過觀橋穴,達到……”
他腦海里自動浮現出一道靈氣在經脈內運行的網狀路線,那路線上足足有三百多個竅穴,相互連通,復雜無比,這個階段也是《練氣訣》最占篇幅的地方,光是竅穴的名稱就足足占了七百來字。
雖然有不少竅穴反復經過了好幾遍,但是不可能因為重復行走就省略不寫,真氣運行路線無比重要,每一個竅穴都不能少!
每一個竅穴都是功法的精華所在,是創造者的智慧結晶,體現了創造者對人體奧妙、天地玄理和大道法則的獨到理解。
雖然菜雞顧心舟并不能從功法上面感悟到這些抽象的東西,但這不影響他對經脈路線的重視程度。
他早已經將功法記載的真氣的運行路線死死記在了腦海里面。
想到前段時間自己看的那些關于經脈竅穴書籍,顧心舟不禁嘆息一聲,對古人心生向往與敬仰之情。
前人先輩們對人體經脈竅穴的認識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絕的地步。
人體內的經脈就像是一張網,而且還是一張立體網,其路線復雜無比,奧妙無窮。
而竅穴,就像是依附在網上的一個個小點,目前在人體已經發現的竅穴足有上萬多個,分布在經脈附近。
竅穴或明或隱,或大或小,其中有三百六十個竅穴為主穴,分別分布在人體經脈的三百六十個最主要的分支節點處,而除了這三百六十個主穴外,經脈四周還分布著無數大小不一的隱穴,不同的隱穴,作用也各不相同。
三百六十個主穴非常重要,基本上每一門功法都會涉及到,只是或多或少的問題。
而三百六十之數,是為一個大周天,而所謂的大周天,其實就是太陰和太陽運行四軌所花費的時間,一共是三百六十個日夜!
而《練氣訣》或許是因為是上古傳下來的功法的原因,竟然并沒有涉及到人體的隱穴,全都是人體主穴,而且一個不少,倒也頗為奇特,修練《練氣訣》所得到的真氣,性質純正,氣息平和,質量中庸。
或許是因為上古之時,還沒有發現隱穴的存在,也或許上古修行者根本就不重視隱穴,反正對于顧心舟來說這些都不重要,他也沒必要去探究真相。
當今時代的功法,經過一代代人的改良或重新創造,大都會涉及到一些隱穴,以至于功法種類繁多。或許現在看起來截然不同的兩門功法,在上古時候還是同一門功法呢。
比如《練氣訣》。
由于《練氣訣》已經涉及到了人體所有主穴的原因,所以它一直都是作為修行界那些創造功法和改良功法的大佬巨擘們參考的重要資料,在很多功法上都能看到一絲《練氣訣》的影子。
……
天元穴,凡人稱之為膻中穴,就是《練氣訣》引氣入體時經過的第一個主穴,位于兩乳之間的中央位置;而觀橋穴,則在……
將整個運行路線都爛熟于心后,顧心舟正式開始嘗試引氣入體!
“那個姓趙的混賬說,第一次引氣,靈氣最好不要超過一縷之數,也就是一百個靈氣點。”
一次引入很多靈氣,有以下兩個麻煩,一是經脈轉化不過來,導致真氣駁雜不存,二是經脈有限,容納不了太多,可能會導致經脈破損,而經脈是人體內非常精妙的東西,復雜奧妙不下于大腦,一旦破損,后果難以預料。
一百粒靈氣稱為一縷,一百縷則為一絲,一百絲是為一道。哪怕是最低級的法術,其消耗的真氣,也是以絲來作為單位!
練氣第一層的標準是,體內真氣達到一道之數,同時誕生出靈識。
練氣第二層則是真氣達到兩道,第三層四道,第四層八道……真氣每翻一倍,修為就會突破一個層次,同時靈識也會增長十米!壽元更是增加十年!
需要注意的是,真氣、靈識、壽元這三者與修為的因果主次是不一樣的。
真氣需要平時的日積月累,最終達到標準后才使得修為得以突破;而不是修為突然憑空突破,然后真氣才開始增長,不能夠搞錯,產生認知上的誤區。
而靈識和壽元則不一樣,這兩者確實是要依托于修為的突破它們才能得以增長,這也是古往今來眾多修行者孜孜不倦追求更高修為的根本源動力!
當然,這些東西距離顧心舟還太過于遙遠,修行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最忌好高騖遠而導致根基不穩。
《練氣訣》作為修行界典型的低級無屬性功法,其吸收煉化的對象當然也是無屬性靈氣,也就是天地元氣。
顧心舟心中突然一動,想到一個驚人的猜測,既然他能引動所有靈氣,那是不是也意味著他能同時煉化所有的靈氣呢?
“為什么修練《練氣訣》的人靈根屬性越少,修行速度就會越快?”當初他這樣問那個姓趙的家伙。
得到的回答是,其它靈氣會影響天地元氣的煉化速度,并且靈根每多一種屬性,就要多花費一些功夫去剔除天地元氣之外的靈氣。
畢竟《練氣訣》是無屬性功法,修練的是天地元氣,與其它靈氣混雜在一起會讓真氣駁雜不純。
他選擇功法時的猜測果然是對的,無屬性靈根修練這門功法時速度確實很快,因為無屬性靈根對任何靈氣都沒有親和力,根本就不會主動靠近他,所以他也就不需要花費時間去剔除其它靈氣。
“不過……”
不過,還有另一種可能。
那就是,《練氣訣》一開始就被人們理解錯了,或許它煉化的并不只是天地元氣,而是包含了天地元氣在內的所有靈氣!
或許,就如同他當初選擇功法時冒出的那個想法所想的那樣,《練氣訣》,是一門專門為無屬性靈根量身打造的功法!
這是顧心舟剛才心中突然冒出的那個驚天想法。
不過,哪怕這種可能性很大,他卻顯得猶豫不決,難以下定決心去嘗試。
“要不要試一試?”
畢竟,他既不是創造功法的大佬,也不是修為通天的巨擘,一旦走錯一步,可能就是萬劫不復的下場,以至于他不敢輕易嘗試,隨便拿自己的未來開玩笑。
但是,他從來不是膽小的人,只是小心謹慎罷了。
心中一凜:“那,就試一試吧!一直按部就班的修練,似乎也頗為無趣。”
于是,顧心舟調動了一百粒靈氣,在體外形成一縷,基本上每一粒都是不同屬性的靈氣,只有天地元氣多了幾粒,湊足了一縷之數。
他不知道這些靈氣是不是就代表了天地之間的所有靈氣,但是現在在他身體周圍,確實就只有這么多靈氣。
感受著那縷包含了各種氣息和性質的靈氣,顧心舟心頭一跳,有些惴惴不安起來。
“這些不同類型的靈氣湊在一起,也不知道會不會產生沖突!”
慶幸的是,在他感知中,那些靈氣雖然不情不愿地湊在一起形成了一縷靈氣,但并沒有發生沖突的情況。
顧心舟心中一喜:“有戲!”
要是那些修行百年,經驗豐富的修行者看到這一幕,恐怕眼球都會驚得掉下來。
顧心舟慢慢控制那縷顯得有些奇怪的靈氣,一點點靠近胸口的天元穴位置,精神高度集中起來,一旦發現有絲毫不對的地方,他就會立即停止!
感知中,那縷靈氣一點一點從天元穴,進入了他身體的經脈之中。
經脈四通八達,顧心舟生怕這縷靈氣到處亂跑,連忙用集中意識控制。然而他多慮了,那縷靈氣沒有他驅使,竟然待在原地一動不動。
靈氣在體外時,由于意識不能離體,只能靠意念波動去溝通靈氣,所以指揮起來難免有些僵硬遲緩,而現在靈氣進入體內,自然一下子就迅疾起來。
否則法術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直接控制靈氣就能去攻擊別人,這是不現實的事情。
感受著靈氣的狀態,顧心舟皺了皺眉頭:“這些靈氣,怎么……這么懶惰?”
這種情況和他了解到的有些不一樣。據他了解,別人家的靈氣進入經脈之內,都是一副活躍躁動的狀態,需要花費很多心神去控制,引導靈氣按照路線運行。
而他感受到的靈氣卻不一樣,從引氣到入體,那些靈氣始終都是一副懶洋洋的樣子,要死不活,愛答不理。
心中突然冒出一個詞:任人宰割!
“對!就是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