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五節
在此期間,關羽也接到了呂布那邊的戰報:
呂布雖然勇猛沖陣,斬了幾員匈奴將,但骨都侯仗著人多勢眾,發動大軍進行沖鋒,便把呂布軍沖垮了,呂布軍損失慘重,便后退扎營,不敢前進。
關羽早就知道,勇武只有配合謀略才能改變一場戰局的走勢。呂布從晉陽到離世,人困馬乏,反之骨都侯在并州諸縣的供給下,以逸待勞,城內張懿夠不成威脅,仗著人數優勢,擊敗呂布并不困難。
歷史上,號稱飛將的呂布也并不是沒吃過敗仗,若是背后的整個大軍被沖散了,呂布憑一個人的武力能改變的事情就十分有限,但他恐怕想不明白這個道理。
而關羽這邊卻是順風順水,一共雖說匈奴號稱十多萬大軍,然而因為寇略各縣,過于分散,被關羽各個擊破。因為每次面對幾百到數千零散魚龍混雜的匈奴人,戰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結果幾乎是單方面的殲滅戰,就沒死過幾個兵。
待從五原郡繞回來的時候,關羽粗略計算了一下,十萬大軍中的一大半已經被消滅了。這個消滅并不是打散或打退,而是如字面一樣的“消滅”。
這一過程耗費了大概三個多月的時間,而這段時間,骨都侯也已經感覺到了不對勁。
命令其他部隊劫掠所獲得的的物資越來越少,直到最近幾乎已經等不來了。正在這時,他才突然從一個從附近抓來的漢人嘴里聽說,一個叫關羽的漢將已經把出去劫掠的部隊盡數殲滅了。
南匈奴畢竟是胡人,他們的聯絡體系并不先進,因為關羽每收復一縣必定不留一個匈奴活口,在關羽以及那四位將領下,想逃出來也十分困難,導致骨都侯得到消息時已經太遲了。
因為補給不足,城池攻陷不下,南匈奴叛軍內部士氣低落,有不少人已經后悔背叛大漢。
“沒辦法,撤軍吧。”
沒有補給支撐,再加上漢軍不知什么時候會像毒蛇一樣突然咬向自己,骨都侯決定撤回西邊的大漠中另做打算。
然而也就在這時,他看到一片,兩片,無數片雪花從天上緩緩飄下。
不知不覺,中平四年已經到了年底,并州的冬天嚴酷而肅殺,在缺乏補給的情況下行軍可是十分困難的,這場撤退,注定并不輕松。
在他拔寨撤退后,張懿在離石的包圍也被解除了,而呂布也不得不按照關羽之前的吩咐,在背后追趕骨都侯軍。
因為之前進攻的失敗,三千士卒折損了一半,剩下的一千五百人只敢遠遠地跟在骨都侯數萬大軍的身后,不敢輕舉妄動。
但對急于撤退的骨都侯來說,就算是這支軍隊也好像是一只在他眼前晃來晃去的刀子,讓他一點也不敢松懈,命令全軍加速后撤。
一路撤退到上郡,因為雪天,露面泥濘,骨都侯全軍人困馬乏,士氣低迷,但除了背后呂布的一支軍隊,一路并沒遇到其他追兵,眼看就要離開大漢的地盤,骨都侯也終于舒了口氣。
然而就在這時,在茫茫的草原上,一直軍隊卻突然阻擋住了骨都侯前進的道路。
以黑袍黃佩綬,手持偃月刀,蓄著長胡子的武將駕馬立于大軍最前。
骨都侯從漢人嘴里聽說過這個人,他就是大漢派來平叛的左中郎將——關羽。
雖然軍隊數量是自己這邊占優,但軍隊已經好幾天沒有吃飽飯了,士氣低落,相反,眼前的這支漢軍裝備精良,紀律有素,渾身冒著一股凜然的殺氣。
幾萬一觸即潰的士卒,和這支強悍的部隊交戰的結果,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骨都侯立刻拍馬出陣。
“我乃須卜骨都侯,閣下可是關羽?”
“骨都侯,是不是以為自己成功逃走了,沒想到我在這里等你?”
“漢軍神機妙算,我實在佩服。”
骨都侯頓時露出一副諂媚的笑容。
“我等已是走投無路,還望將軍放我一馬!”
年邁的骨都侯在馬上深深屈身,關羽知道,骨都侯是來求饒的。
這場戰爭根本不需要打,漢軍就不可能輸。在平定并州各郡后,關羽一方面派出探馬,打探骨都侯的動向,一方面早就知道骨都侯必然會沿上郡方向撤退,便在必經之路上攔截。
士卒在當地已經吃飽喝足,以逸待勞,而骨都侯缺乏補給,在冰雪交加的天氣下行軍,早已兵無戰心,幾萬大軍已經是在人吃人的邊緣了,怎么可能還有戰力。
關羽當然沒有放過他的打算,如今大漢內部在分崩離析的邊緣,將來肯定會面臨一場內亂,若是在這時放掉這些有野心的胡人,等大漢紛亂之時,說不定又會被背后捅刀。
只見關羽輕輕捋了下胡子,平靜地說道;
“骨都侯,我作為大漢的左中郎將宣布,你有謀反罪,按大漢律法,你和推舉你為首領的所有部眾都應當夷滅三族。
別怪我不講情面,要怪,就怪你門在反叛的時候,認定大漢天威不會降臨在你們身上,你無義,就莫怪我無情了。”
聽到關羽的發言,骨都侯知道了,這件事已經沒有妥協的余地,關羽這個屠夫,想把這幾萬匈奴人全部葬送在此地。
就算不能抵抗也必須抵抗,然而就在他想命令身后的匈奴士兵進攻時,關羽已經打馬沖向了自己。
“將士們,沖!”
“放箭,快放箭!”
雖然他這樣大喊,但此時有力氣放箭的匈奴人卻已經沒有幾個了,更何況有很多匈奴人不懂漢語,也不知道關羽的命令是統統殺光。
遲疑的片刻,關羽便沖到了骨都侯的眼前,不到一合,他手起刀落,削下了骨都侯的腦袋。
隨著單于的死亡,匈奴其他將領兵無戰心,四散而逃,而關羽背后,以張遼,龐德為前鋒,徐晃,成公英為中軍,全軍以穿鑿的方式,如尖刀一般劃開了匈奴人的隊伍。
勝負僅在一瞬間就已經分曉,接下來無非是在追殺中擴大戰果,這一戰漢軍斬首數萬,匈奴叛軍損失十之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