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子來到學校是五月份,那個學期已經過了一半了,領導沒有給他安排什么上課的事,于是領導讓順子專門去準備其它專業的申請資料,協助申報新專業,在放假前完成市場調查報告。學校里的工作是單純的,上班時間就做申報資料,下班就回家帶小孩,實現當初回來的初衷。
領導專門安排了順子做新增專業的市場調研報告。市場調查對順子來說是很容易的,那只是咨詢公司里的基本功。想起第一次在咨詢公司里被另一個項目經理嫌棄的經歷,順子決定按咨詢公司的要求來寫這個調研報告,因此收集的各種數據都非常嚴謹翔實,結論邏輯性等方面都更合理。
過了三天,順子給領導發了市場調查的完整稿,全文二十多頁,領導沒有提修改意見,讓他熟悉教學方面的工作去了。二個月的事情就這樣三天結束了,順子整天熟悉即將作為老師的崗位要求,或是配合整理一些申報專業的文檔,沒有別的事情。
已經習慣了咨詢公司那種高強度工作的順子開始不適應起來了。他是個閑不住的人,總得找點什么事情來做。
一天,一個陌生人在老師辦公區找著什么人似的,老師們大多都有課去了,只有順子沒課坐在辦公室里整理著資料,看到順子在辦公室,過來打起了招呼,然后自我介紹了起來,原來他是一家培訓機構的業務人員,姓劉,讓順子叫他小劉,他們接了個物流師的培訓項目,想找老師。他已經找了很多學校了,但當人家一看那講義基本上都拒絕了,那時物流知識在內地來說確實太新了。
“你們想找物流方面的老師?那可不太好找的。”順子說。
“可不是嗎?去別的學校問過了,都沒有發現合適的。”小劉說。
“怎樣才算合適呢?一個考試培訓也沒有這么難吧。”
“那可不一定,主要是內容太新了,那些老師們都不愿意去準備這些新內容,說是花時間太多了。”
說著說著,小劉湊到了順子的電腦前,看到順子在整理培訓資料,趕緊問起了順子培訓的內容,順子把文件夾展示給他看,他看到了順子整理的物流培訓文件夾,于是要求順子點開來瞧瞧。小劉看了一下他們要求的培訓內容全在里面的。
“這些資料看起來還是挺全的,都是你自己準備的?”小劉問,欣喜之情露于臉上。
“當然,這些都是一些公司自己做的,要經常用到的,沒什么稀奇吧。”順子說,但他沒有告訴小劉這些就是他自己做的。
“你有沒有興趣來幫我們做這個培訓呢?”
“培訓在咨詢公司里都是不算錢的,都是后期輔導實施的時候要做的吧。”順子笑著說,他心里想單獨做培訓沒有什么前途的,必須要做企業的管理咨詢才帶勁。
小劉跟順子聊起了內地的培訓市場來了。
“咱內地還是沒有達到外面的咨詢的水平,現在主要是做一些企業培訓的,內地對你講的那種管理咨詢市場很小的。”小劉說。
小劉說的這個情況順子已經感受到了,他有時跟同學說企業會愿意花多少萬來做一個企業管理的咨詢,大家都會笑話順子的。
“從你的角度來看,有沒有更好的路徑可循呢?”順子問。
“依我看,你可先做做這種考證培訓,這次是物流師的培訓,有不少學員都是企業里的部門經理這一類的,說不定能讓他們感受到物流規劃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如果他們產生了需求,你講的那種咨詢項目也是有可能的。”
小劉這么一說,順子也覺得有這種可能性,他想:“天天在學校里呆著,還不如先跟那些人接觸接觸,說不定真有機會的。”于是,順子想接下這個培訓項目了,不過他有點擔心學校那一方面的,畢竟自己剛到學校就在外面接項目傳出去可不太好的,那時學校里是禁止老師在外面兼職的。
順子有點好笑,想什么來什么了。其實他并不喜歡做考證培訓,喜歡做企業培訓,但手頭沒什么資源,那就先做做考證培訓吧,到時再看機會了。不過第一次與小劉交往,順子感覺小劉感覺不錯,對他有了不少好感。順子想的是先做這一期考證培訓,到時讓他們機構去留意一下企業培訓,有企業培訓了再合作才是順子的想法。
不管怎么說,總算可以開張了,順子心情還不錯。不過初來乍到的,他還是想側面問一下領導的看法,他對學校的一些規定是不太清楚的。
順子讓小劉等一下,他打算去找領導打聽一下。走到了一半,停了下來,猶豫了,這怎么好問?是說在外面有人找去做培訓嗎?這不是就象表明自己不安分了嗎?如果他們都沒有外面的培訓,那是想表明自己很厲害?這樣一想,趕緊停了下來,慶幸自己沒有去找領導。趕緊給回來找小劉。心想,周末應該沒有人管的。后來的情況表明,順子的這一猶豫為他避免了很多麻煩,這是后話了。
小劉見順子有了意向,趕緊跟順子溝通起他們培訓學校的做法來了。
順子跟小劉商定起協議的細節來。小劉也想想聽聽順子的條件,確實需要寫個協議,這樣對雙方都有利。
“首先,不能是上班時間上課,但可以在假期安排白天上課,否則協議就談不下來了。”這是順子最擔心的,順子可不想因為上課的事耽誤了上班。小劉表示可以解決掉的。
“其次,在宣傳的過程中不能出現真實名字。可以說是經驗豐富的老師,但不能說人名。”
“第三,不能用我們學校的場地,最好是企業的場地,至少也得是不相關的學校才行。”
順子要求將這些都要寫進協議里,因為順子確實擔心學校里知道了影響不好的。事后,順子知道這些條件并不算什么,小劉他們通常就是這樣做的。小劉一聽,心里想:看來順子確實沒有經歷過這一行。
兩人談妥了意向,小劉回去找他們的經理匯報情況去了。
小劉走后,順子開始專心地準備起這次物流師的考證培訓來了。這個培訓時間長,總共有六十節課,一天完成六節,需要連續做一個月的培訓。順子覺得備課這事絕對不能拿到學校里去做,萬一被別的老師看到了影響不好的。
社會培訓與學校里學生的培訓有很大的不同的。考慮到這個培訓主要是面向社會學員,順子對每個模塊都考慮得比較充分,并根據以前遇到的情況準備了相應的案例。如果是對校內的學生進行培訓是不需要準備這么多案例的,學校的學生更需要的是背知識點,因為他們沒有實踐經驗,舉了案例他們也聽不懂的。
小劉辦事果然精干老到,很快就排好了課表,并準備了一份協議過來了。
很快,兩人確認了協議內容,協議內容很好,完全按兩人之前的約定寫的,協議上只要簽字就可以了。
快要臨走的時候,小劉突然問起順子的經歷來。順子還是比較謹慎的,畢竟是第一次合作。沿海是比較自由的,但對內地還是沒有底的。于是問小劉想做什么。
“你別誤解,我私下里有個企業培訓,不是機構的,不知你對企業培訓熟不熟。”小劉趕緊說,怕順子誤會。
“什么企業?”順子的目的就是企業培訓,這種考證培訓只是暫時應付一下的。
“大企業,不過要求比較高的。我一個人做不來,但又不想放棄。”
“你為什么不交給機構來做呢?你們自己就是機構的,大企業需要很多的配套資源,象什么形象設計、活動環節、內容規劃......等等,你沒有五六個人是做不來的,想一個人來做很累的。”順子不解地問了起來。
“是的,看來你是懂行的了。那我再找些人試試。”小劉從順子的問話里感覺到順子對企業培訓并不陌生。
小劉當然不知道,順子以前在做企業培訓的時候里都是不收費的,全算在項目輔導實施過程中的。于是順子說:“你先去聯系嘛,看最后能不能談下來,如果談下來了可以算上我一個了。”
培訓如期舉行了,學員來自各個企業里的想考證的人,而且培訓的是中級,來參加培訓的主要以經理、主管為主,另有一小部分是為將來做準備的。學員對順子的反映不錯,甚至有幾位學員要了順子的電話號碼。有一位姓陳的經理問問題最多,陳經理看起來比順子大三四歲的樣子。看得出來陳經理是真正在學習的人,做管理的人有困惑能借著這個機會解決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了。順子想,也許他更享受的是培訓過程中學到的新知識吧。
培訓總共做了四個周末,一共八天,很快就做完了,這個時候學校里也開始放假了。
通過這次培訓之后,順子開始關注起當地的培訓業務來,準備在企業培訓里先做做,他開始按行業類別、崗位類別整理起培訓資料來了。他把培訓分成了人力資源培訓、班組長培訓、質量管理、物流管理、考證培訓等等。
確實,學校的工作強度跟咨詢公司是無法比擬的,事情不多。但他心里知道之前的的那些經歷經歷總得放下來了,要去適應新的變化才行,他開始安心地謀劃起自己的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