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孫策拿下吳郡后,便暫時停止了擴張,孫策讓虞允文暫時離開軍中,加入了房玄齡和賈詡的隊伍之中。
另外孫策讓韓世忠與韓當開始了水師的籌建,準確的說應該是水師的擴張,不管是丹陽還是吳郡都是有水師的底子。
除此之外,因為孫策的發際,大批的人才前來投靠,比如周泰,蔣欽,董襲。
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三人將會成為江東的中流砥柱,可那終究是那個軌跡,現在孫策手下并不缺人才,他們這些人只會成為孫策手下的中堅人才,而非中流砥柱。
“主公,咱們這是要去哪?”
周泰好奇的問道,周泰雖然只是準一流猛將,但卻被孫策直接收為了貼身護衛。
“去見一個大才!”
孫策笑著說道。
“大才?”
周泰有些好奇,他畢竟是新入孫策的麾下的,對于孫策的事情并不清楚。
孫策這次要去見的是張昭,那個原本歷史軌跡中,江東文臣之首的張昭。
現在的張昭還只有三十余歲,正是壯年,雖然說張昭比起房玄齡和賈詡或許要差些,但這只是按謀略和軍事能力來,論治國理政張昭更甚賈詡,比起房玄齡也不會差上多少。
隨著地盤的不斷擴大,孫策所需要的人才也便越多,雖然說像張昭,房玄齡這般人才不應該用在小地方,但在這最關鍵的一段時間,小地方放上大才,會讓孫策更加安心,對于以后的發展也會更好。
不久后,孫策周泰二人來到了張昭的府邸外。
“勞煩通報一聲,就說丹陽太守求見張昭先生!”
周泰來到府門前,客氣的對守門的下人說道。
周泰是不愿意這樣的,因為他覺得這樣低聲下氣有損孫策的威嚴,但這是孫策的命令,他不得不遵從。
“請稍后!”
張家的下人,并非淺薄無知的人,看了孫策一眼后,連忙向府邸內去了。
沒多久,那名前去通報的下人便出現了,和他同行的還有一名中年男子。
“小人張云見過太守大人!”
中年男子來到孫策面前,恭敬行禮。
“張先生多禮了!”
孫策拱手。
“太守大人言重了!”
頓了頓,張云繼續開口,
“先生已經知道太守大人來的事情,正在等待大人,還請大人隨小人入府!”
“張先生請帶路!”
孫策面帶笑容,謙遜有禮。
“他一普通人不來迎接我家主公,反而要主公去見他,真是放肆無禮!”
孫策平靜,但周泰不滿,雖然才投靠孫策沒多久,但對于孫策,周泰是極為敬重的。
“周泰!”
孫策瞪了周泰一眼,周泰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孫策,張云都聽得一清二楚。
見孫策即將發怒,周泰低著頭不敢再開口。
“讓先生見笑了!”
孫策又笑著對張云說道。
“太守大人,請!”
對于周泰的話,張云其實是認同的,他覺得張昭這種行為也是有些不對的。
進了張府,一眼望去,孫策便看到一男子站在大堂的中央。
張昭!
這是孫策腦海里第一時間出現的名字。
越走越近,孫策便越斷定男子的身份。
“先生,太守大人到了!”
張云躬身對男子說道,顯然,男子便是孫策此行的目的,張昭。
“張昭失禮之處,還請太守大人見諒!”
張昭拱手低頭彎腰,態度極為恭敬,與周泰口中的那個放肆之人完全不一樣。
“先生言重了!”
孫策拱手,態度謙遜,但孫策并沒有低頭,更沒有彎腰,因為他不可能向一個將來要成為他手下的人低頭彎腰。
“太守大人,請!”
張昭讓出一條道路,在大堂的中央正有兩個蒲團,兩個蒲團之間則有著一個小方桌。
“請!”
二人相對而坐,說是坐其實更應該說是跪坐。
在張昭的示意下,張云為二人斟好了茶。
“太守大人能夠親自過來,真是讓張昭受寵若驚?!?/p>
張昭笑著說道。
“先生大才,孫策豈能怠慢了先生!”
孫策笑道,孫策很坦誠,若是普通人才,孫策還真不會親自登門拜訪。
孫策有系統在身,所以他并不需要像劉備一樣,對那些普通人才禮遇有加,他可以有他的傲氣。
“太守大人麾下有房喬,賈詡這般大才,還能如此禮賢下士,真是難得??!”
張昭驕傲,但不得不承認房玄齡和賈詡有著不遜于他的才干。
“先生過獎了!”
孫策笑了笑,多余的話不必解釋,不然只會適得其反。
“太守大人此來的目的,張昭很清楚?!?/p>
張昭不是傻子,自然明白孫策的來意,而且他很早就知道,孫策會來找他的。
“那不知張昭先生的意思?”
孫策期待的看著張昭。
“張昭若入大人麾下,能夠得到什么?”
張昭這么問,其實有一種爭強好勝的心思,孫策手下已經有房玄齡和賈詡了,他這么問,其實是想和二人比一比。
“孫策能給的自然不會吝嗇,不過前提是先生能夠有這個本事讓孫策毫不吝嗇,孫策一直奉行的都是賞罰分明,不論背景,只論功勛與賢德!”
孫策的態度極為明確,他不會因為張昭有才,就特意順著他來,不管是原來的孫策還是現在的孫策皆是如此。
“大人正直!”
雖然并不是特別滿意,但張昭還是對孫策回答比較認同的。
“先生過獎!”
孫策輕笑。
“天下大亂,賢才紛紛出世各自尋找良主,張昭同樣如此?!?/p>
聽到張昭這么說,孫策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經達成了。
“還請先生出仕!”
孫策起身,鄭重邀請。
“屬下張昭見過主公!”
張昭也是干脆,直接認主。
“得先生相助實乃孫策之福,丹陽之福!”
孫策大笑,該有的奉承還是要有的,孫策并不是完全不通世故。
“張昭必竭盡所能,助主公達成所愿!”
張昭笑著說道,很少有人能像賈詡那樣,視“名”于無物。
“事不宜遲,還請先生盡早入府任職!”
孫策叮囑道。
“最多三日,張昭便可處理好家中事宜。”
張昭連忙答道。
“那便好!”
孫策點頭,按照他的計劃,是讓張昭處理吳郡事宜,讓房玄齡處理丹陽事宜,至于賈詡則是處理軍中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