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縣,
平原郡并無郡守,所以劉備這個平原縣令便是郡府平原縣最大的朝廷命官了。
劉備來到平原縣后便開始了他的勵精圖治,兩年時間里平原縣被他打理的井井有條,百姓人口恢復的很快。
趁著這個機會,劉備也發展了自己手下的實力,劉備憑借孫策與公孫瓚送的一些物資,還有他自己的積累,逐漸組建出了一支三千多人的軍隊。
雖然這支軍隊,甲胄不齊,戰馬稀少,但在關羽,張飛的統領下還是有著不俗的實力。
三個月前劉備更是收獲了一名叫做寇準的賢才,在寇準的幫助下平原再次迎來了重大發展,如今劉備已經有接近五千兵馬了,平原縣戶籍上的人口達到了六千余戶。
丹陽郡的郡府為宛陵,宛陵的戶籍上有一萬兩千戶,雙方差距很大,但平原縣更加驚人。
要知道黃巾之亂,青州可以說是最嚴重的,即便如今青州也有數十萬黃巾亂黨。
寇準便是亂入進來的那名準一流名將,寇準是北宋名臣,通曉政務,同時還通曉軍務,所以對于寇準這樣一位人才,就連關羽,張飛也是敬佩不已,不過寇準的脾氣有些怪異,使得他也經常與關羽發生口角沖突。
“主公,屬下有一事需要提醒主公!”
這日劉備三兄弟與寇準正在議事,寇準突然變得嚴肅起來。
“何事?”
劉備三人看向了寇準,
“主公應該已經知道黃巾管亥正在集結兵馬準備對付北海郡的事情吧。”
這個時代消息傳遞的速度實在有限,要知道現在管亥早已將北海團團圍住,甚至因為太史慈的突圍已經開始攻城了,
“先生的意思是?”
劉備好奇的看著寇準,
“如不出意外,孔融恐怕會派人來求援!”
寇準回答道。
“他怎會向我求援,我劉備不過一縣之主,手下不過數千之兵,青州管亥有數十萬之眾,縱然我劉備有心救他,也救他不成??!”
劉備苦笑道。
“主公需知絕境求生,只要有一絲一毫的機會,恐怕他們都不會放棄!”
寇準繼續說道。
“先生準備如何應對?”
劉備連忙問道,他的確想幫忙,但也確實是有心無力,他現在不是無根的浮萍,他有一個縣城,一旦實力受損,在這亂世必然存活不下去。
“此戰并非不可一戰,我軍從后方突襲,以云長,翼德之勇可輕而易舉亂其陣勢,只要城中守軍配合得當,里外夾擊,便可輕松解除北海之危,畢竟管亥的兵馬終究只是一支亂軍。”
寇準笑著說道。
“如先生所說,那劉備必然要幫幫孔融!”
劉備鄭重的答道。
“此戰一為解救北海,讓孔融欠下人情,二為主公揚名立萬,不說天下,也總得讓青州知道主公之名,至于第三,還請屬下暫時賣個關子!”
寇準笑著開口,智珠在握,看起來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先生的這第三點,劉備倒是好奇的很?。 ?/p>
寇準的話讓劉備充滿了期待。
“先生你倒是說啊,賣什么關子??!”
張飛急不可耐的說道。
“此事事關重大,現在說了,某怕諸位會心急?!?/p>
寇準笑著說道。
“先生現在倒是弄得我們三兄弟心癢難耐了!”
關羽苦笑道,即便是他也是非常好奇寇準的想法。
“不急,不急!”
寇準面帶笑容,不慌不忙。
“先生,若是孔融并未派人前來求援,那我等是否還要去?”
按照劉備的性格,他是想去的,但他更多是想聽寇準的想法。
“如果不出意外,孔融的人恐怕快要到了,如果孔融真的沒派人來求援,那也是命當如此,主公不可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情?!?/p>
寇準很自信,不過也沒有一口咬定,還是留有余地,并且還有其他對策。
“啟稟主公,城外有一甲士自稱來自北海,想要見主公!”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出現在四人的視線中。
“看,這不來了嗎!”
寇準大笑。
“先生神機妙算,備佩服!”
如此,劉備更加看重寇準了。
……
“太史慈見過劉大人!”
歷經數日,太史慈終于趕到了平原縣。
“太史將軍有禮了!”
劉備抱拳施禮,關羽,張飛,寇準三人同樣如此。
“不知太史將軍來我平原縣所為何事?”
緊接著劉備又問道。
“還請劉大人救我北海!”
太史慈躬身懇求道。
“太史將軍這是何意?”
劉備故作不解。
“黃巾管亥率大批兵馬圍我北海,末將奉孔大人之命前來向大人求援,還請大人助我北海一臂之力解北海之圍。”
太史慈再次懇求道。
“孔大人乃是天下名仕,某自然想要助他,但黃巾數十萬之眾,某手下不過幾千人馬,某是有心無力?。 ?/p>
劉備故作為難。
“大人放心,黃巾雖自稱數十萬之眾,但老弱居多,實際上可戰之兵不過數萬而已,大人只需帶兵在外偷襲,與城中守軍里應外合必能大破黃巾亂軍,解北海之圍?!?/p>
太史慈連忙開口解釋。
“既然如此那劉備就舍命走上這一遭了?!?/p>
劉備毅然決然的說道。
“多謝大人!”
太史慈大喜。
“云長,翼德!”
“在!”
關羽,張飛同時應道。
“命你二人即可點齊兵馬,明日隨某出發北海,解北海之圍!”
劉備沉聲吩咐道。
“諾!”
“太史將軍,某雖然只有幾千兵馬,但準備亦需要時間,明日出發你看如何??!”
劉備吩咐完關羽,張飛后,又看向了太史慈。
“甚善!”
太史慈點頭,對于他而言能夠說服劉備出兵已經足夠了,他已經能夠做到問心無愧了,何時出兵實際上已經不重要了。
“那好,還請將軍在城中休養一日,明日隨大軍出發。”
劉備笑著說道。
“多謝劉大人!”
太史慈道謝。
……
夜里,劉備三兄弟與寇準聚在了一起。
“這太史慈看起來不凡啊!”
劉備感嘆道。
“其甲胄上有著明顯的血跡,顯然是一路殺出來的,既然能夠殺出來,必然有過人的武力。”
關羽沉聲說道。
“對于這太史慈,屬下還是知道一些的,此人本是東萊人,在東萊一帶名聲在外,以勇猛著稱,他并非孔融手下,不過孔融于其母親有大恩,想來他是報恩的。”
寇準意味深長的說道。
“有情有義并勇猛過人,當是大丈夫!”
劉備稱贊道。
“若真如此,那的確不凡!”
關羽贊同的說道,對于有情有義之人,關羽最是欣賞。
“先生不會是想把他收到兄長的麾下吧!”
最為莽撞的張飛卻是說了一句通透話。
“知我者,翼德也!”
寇準大笑。
“既然孔融于太史慈有恩,這太史慈又怎會入某麾下。”
劉備皺眉說道。
“若太史慈有心為孔融效力,又豈會到現在才入孔融麾下,此來顯然只是為了報恩,他并不是真的要入孔融麾下?!?/p>
寇準搖頭笑道。
“有情有義,懂得審時度勢,還有一身武藝,值得兄長拉攏?!?/p>
關羽認同了寇準的提議。
“就怕他看不上我們?。 ?/p>
劉備有些無奈。
“不試一試又如何知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