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府離青坊街不算近,也不算遠,同在玉京同一個方向,同一個城門,因此方寒駕車的速度盡管不算快,接近三刻時間后,馬車還是穩穩的停在了方府門外。
方白半睡半醒間,感受到馬車停下,打個哈欠,揉了揉眼睛,也從小青身上爬了起來,這一覺睡得真舒服。
方白下了馬車,天色此時已經完全暗了下來,街道上依舊還有著行人,以及還沒有收攤的小販在叫賣著糖葫蘆煎果子餅......
方白還看見幾個穿著布衣的寒門學子,在一些宅院的門房面前說著好話,想要進去抄書。
又或者窩在一些墻邊,啃著饅頭,借著路邊一些店鋪攤子點的燈籠光芒看書。
方白看了看自家的宅院,在看了看那些布衣書生,還是有錢好啊,幸好自己從來沒窮過,不過這些寒門學子運氣其實也還不錯,至少還有個門,也能勉強讀下書,換成真的平頭百姓就慘了。
走進大廳,桌子已經擺好,方白兩位堂姐,還有娘親林蕓,嬸子都已經坐好,只是不見方古方開方默三人。
見方白回來,林蕓連忙從凳子上站起來,先是摸了摸方白的臉,然后是胳膊......見方白沒什么事,才長出了一口氣,讓方白一陣無語,自己只是去上學,又不是上戰場,用這么夸張嗎?
“娘!我只是去上個學罷了,青坊街又不遠,在說爺爺還專門派了五名護衛隨行保護,你不用這么擔心吧?對了爺爺還有爹去呢了,莫非又有什么生意?”
方白沒問方開,因為方白知道這個點方開肯定又回軍營了。
方白話落,林蕓沒有回答,反而直接先在方白頭上來了個爆粟,當然林蕓下手極輕,不然方白沒疼,林蕓怕就要先心痛了。
“你這孩子知不知道什么叫兒行千里母擔憂,雖然你小子沒行到千里,又一直比同齡人成熟穩重的,簡直就跟個大人一樣,可你到底還是個孩子,其他孩子像你這個年紀大多還沒上蒙學的。”
“可你就直接去書院了,青坊街那地方又遍地青樓賭坊魚龍混雜的,你讓為娘怎么放心。”
“不過這也沒辦法,我們方家到底不是什么名門望族家業太小,能讓小白你上的最好書院也就是白鹿了。”
“其實這兩年我方家的生意一直蒸蒸日上,最重要的是大伯就快突破先天武師了,要是在等個一兩年的話,我方家勢必實力大增,到那個時候說不定是可以讓小白你上更好的書院的。”
“可是你爹偏說,你天賦過人,少入學兩天就是天大的損失,更別說在等一兩年時間了,非要讓你盡快入學,日后在想辦法,你說氣人不氣人。”
“也是你爹和爹他出去談生意了,要一月才能回來,不然今晚我一定要他好看。”
“來小白你念了一下午的書,肚子肯定餓了吧,我今天可是親自下廚房多做了幾個菜快點來吃。”
方白落坐發現今天晚上雖然爹和爺爺他們都不在家,菜卻是比平常還多了四個,并且都是方白喜歡吃的,四喜丸子,紅燒鯉魚,燴孔雀,烤羊腿,可以看出林蕓費了些心思。
林蕓也是商賈出身,家里頗有些錢財,以前林蕓雖然也學過廚藝,手藝還很不錯,卻很少下廚,成親以后更是五指不沾陽春水,這次為自己連做五個菜確實有些難為她了。
看著桌上的飯菜,方白想了想,派人去廚房拿了幾道廚子做的飯菜和一些饅頭,在加上六兩紋銀,分別賞給了方寒和那五名護衛。
至于林蕓親手做的,方白自然是舍不得的。
此外站在門口待命的小白小青兩人,除了飯菜外,方白又一人賞了三兩銀子,小白小青到底是跟了白夜一段時間的老人,方白自然更加信得過,也更照顧一些。
然后方白又派人拿了一些書,和食物給街上那些寒門學子。
看見方白的動做,林蕓笑了笑道:“沒想到你這小子小小年紀,就知道憐香惜玉了,同樣是你手下之人你對小白小青可是比方寒他們好多了,不過娘喜歡你小子會憐香惜玉,其實小白小青兩個丫頭也的確不錯,可惜和你年紀相差太大,要是你在大個十來歲,她們在小個十來歲,娘還真想讓你把她們收為妾室。”
方白:......
“對了小白,娘讓小白小青給你燉的雪蛤你喝了嗎?味道怎么樣,如果喜歡的話,明天我在讓小白小青給你燉。”
這話是好話,只是怎么聽上去這么別扭,自己的外號,好像和小白的重疊了。
“不用了娘,雪蛤今天回來的時候我喝了一碗,味道我不怎么喜歡,我還是比較喜歡吃小白做的點心,娘你下次擔心孩兒肚子餓的話,就讓小白給孩兒帶點點心好了,雪蛤還是你喝吧。”
“你這孩子。”
林蕓嘴角露出一抺笑意,同時寵溺的摸了摸方白的頭。
“好了知道你們兩個母子情深,不過飯還是要吃的,在等一會菜就涼了。”
這時方白嬸子李珍有些調笑的說道。
“好啊,嬸子你先吃吧!我跟我娘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現在半日不見也是一秋半了,我們還是多聊一會好了,只是不知道我和娘聊完后,嬸子你還吃不吃得下雪蛤了。”
李珍:......
夜色如水,書房之內,方白拿起一本黃色封皮的古籍細細品閱著,吃過晚飯白夜必未急著神魂出竅,而是一邊看著書,一邊回憶著今天袁世峰講課的內容。
如此過了四刻多鐘,方白將自身狀態調到了最佳,才開始魂魄出殼夜游。
魂魄從身體出來,方白頓時感覺自身的魂魄又凝煉強大了少許。
對了自己魂魄提升,應該是自己今天下午聽老師講課,學問又有所增長讓念頭更加順暢,還有剛才回來的時候,因為小青的揉捏,和小白的簫聲,讓自身睡得很舒服,魂魄也安定下來的緣故。
每一個活著的生靈都由肉身魂魄組成,可見無論肉身還是魂魄都極為重要玄妙重要。
呂祖也說過只修命不性性此乃修行第一病,只修性不修命萬劫陰靈難入圣。
陽神世界到了一定程度,修命修性盡管會有所沖突,但也并非沒有解決辦法,古往今來陽神世界的諸多圣皇,不少都是性命雙修,肉身粉碎真空,魂魄凝煉純陽成就陽神,也只有如此才有一絲機會渡過彼岸。
人之肉身由無數筋絡竅穴還有大量血肉骨骼......組成,儼然精微奇妙到了極點,如同一方宇宙蘊含著無窮力量。
哪怕以陽神世界的強大武道,也遠沒把人體的所有潛力都挖掘出來,而除了肉身外,人的魂魄潛力也一點不比肉身來的差。
每個不同的世界對魂魄都有不同的看法理解和修行之路,按照陽神世界的看法魂魄就是念頭的聚合體。
就像草木泥塑的神像,本來只是死物,在無數人祭拜,念頭附著去以后,泥塑也就有了靈,變成了真正的神靈。
這種神靈是后天的神靈,因為凝聚了十萬百萬生靈的念頭,一誕生就十分強大,至少也相當于一尊鬼仙。
只是這種神靈起點高,可限制也很大,這種神靈因眾生念頭匯聚而生,只要眾生不在信仰神靈,或者廟宇被毀,神靈就會重創甚至消散。
并且眾生靈頭雜亂無章參差不齊,由這些念組成的后天神靈,潛力同樣也被限制,就像三界元氣神,存在了無窮歲月,又是西域百囯共尊之神,信仰之人無數,在死的時候也不過七次雷劫。
人的魂魄相比這種后天神靈就是先天的神靈,生而有靈,不論善惡都只一心,因此潛力遠大,也不像后天神靈限制很大,只是人先天神靈十分弱小,需要辦法使魂魄強大這就是修行。
太古神魔時代,長生大帝觀神魔之形,參悟出了武道,和道術,武道通過練肉,練筋,練膜......練竅,一步步向神魔之體靠近,道術修行則通過觀摩神魔形態,壯大自身魂魄,稱觀想法,后來又有不少道術高人,研究出了日月觀想法,星空觀想法等無數觀想法。
中古時代又有圣賢,不修道術,不言鬼神,只是看書積累學識,時候一到魂魄自行飛出,自然而然渡過七雷劫,成為造物之主。
自己今天下午所了一堂課,自己的學識得到了增長懂得的事情更多,念頭自然變強,回來時的那一覺自己睡得很舒服,魂魄得到了休養,自然更加清明。
一翻思考,方白對魂魄的認知更加清楚,更好似打通了某種壁障般十分舒服,盡管這次方白的魂魄沒變強,但卻讓方白有種感覺,自己在道術上修行起來,好像比以前要容易一些了。
方白的魂魄鉆出了房門,有微風吹過,讓方白魂魄一陣刺疼,不過這種痛楚,比起昨夜魂魄初次夜游時,卻是要減弱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