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司馬炎看完奏折已是深夜。
早朝,庶族代表任愷、張華、庾純、溫颙、向秀、和嶠等力主立齊王司馬攸為儲君;世家賈充、楊珧、王恂、華廙等擁立楊后二子司馬衷為太子,二派爭執不休。自大皇子病逝后,這樣的爭執便沒停止過。
楊后所生長子聰穎好學,仁德寬厚,十歲時就被立為太子,不料十二歲時得重病不治早夭;二子司馬衷在五歲時發高燒,燒退后便有了癡呆跡象,楊后愛子,多方求醫,終不能痊愈,現已九歲還是呆萌之態,他如何放心將國祚交由這個呆癡兒子掌管?
齊王攸是自己的胞弟,文才武略不遜自己,是當初先皇選定的儲君,若非齊王堅辭,這九五之尊便不是他司馬炎,是司馬攸。論親疏,自是兒孫親于兄弟,但現今局勢不穩,覬覦權柄之人不少,百年后,司馬衷繼位會是什么樣結果,他真不敢想象。
心中煩惱,散朝后去了王貴妃宮殿,小皇子聰明機靈,頗具早逝大皇子風采,這讓他心慰又心悸,皇家歷來最薄情,競爭總是先從兄弟間開始。他在王貴妃宮中草草吃了點便回御書房。
書案上的折子,都是立儲之事。他有此嫌惡地扔到一邊,坐在那兒發呆。劉常侍小心翼翼侍奉著,大氣也不敢出。
.....
青年道人出了函谷關東進,一位身著紫袍地老人遠遠看著,對身邊的小童說:”終于送走了這個喪門星?!?/p>
小童:”師父,聽說洛陽十分地繁華,我們都到這兒了,要不要一起去看看?!?/p>
老人:”師傅的藥還沒研制成攻,你還想去洛陽游玩?要不要讓你試藥?“
小童:”千萬別,我也是為師傅著想,您在荒原久了,辛苦,才想讓您老去看看中原花花世界的?!?/p>
老人:”這花花世界看著有什么好,把它變成你的家才有趣。“
小童聞言眨巴了幾下眼睛,似懂非懂地應著:”知道了。“
......
武帝坐著,竟迷糊入睡,夢見二匹俊馬,均神武掛甲,槽中谷粒飽滿,二馬分食,很快一半槽空。兩匹俊馬為爭食互相打斗搶奪,一時天地變色,失了祥和,再觀二馬俱已受傷伏地,無力半槽金谷,這時雄鷹自天而降,二馬斃命,半槽金谷入了農人布袋,心中倍覺厭惡,早早起身坐在宮中沉吟,宮女、常侍不知帝之所思,靜立室外候傳。
劉常侍看到李巖早早進宮,松了口氣,上前招呼:“太史這么早入宮,定有急事,不知是何事?”
李巖:“陛下可否起來?”
劉常侍看他一臉急迫神色,便說:“陛下一宿未睡,在下這便前去稟報。”
他引李巖到御書房門外后,輕步上前稟報:“陛下,太史令李巖在外候宣?!?/p>
“宣。”武帝正思忖是否問天,聽聞太史前來,便令覲見。
劉常侍看了武帝一眼低頭應著:“諾?!惫硗讼?。
李巖聽傳趨步急進,看武帝尚未著外衣,穿一身內衣坐在榻前,鞋子也未穿,看他進來對劉常侍揮揮手讓共退下,用手指了指身邊坐墩示意李巖坐下。
“李卿未宣急見所為何事。”
李巖看武帝神色倦怠,便躬身說:“昨夜軫宿出彗星,金星侵犯井宿。”
“何解?”
“臣不敢枉言,請陛下責罰。”李巖謙卑地躬身不起。
“但說無妨,恕你無罪?!蔽涞蹞]揮手,他似乎并不想多言。
“臣斗膽枉言,主朝廷失政、大臣作亂、戰事發生?!?/p>
“大膽,朕平定四方、興水利,獎農桑,安撫邊陲,修新律、息干戈,封宗室27人為王,置中軍統御宿衛七軍,選賢任能,反對奢侈,厲行節儉,朝廷如何失政了?”
武帝暴怒,他攥緊拳頭舉向李巖,最終落在軟榻上。
李巖低眉:“臣不懂朝政,只知天象,天象使然,不敢有瞞。”
“朕知道了?!蔽涞壅酒鹕硪参创┬颖阍趯媽m內來回踱步。
李巖靜下心默念清心咒,寢宮內除了武帝腳步聲,再無其它聲響。
劉常侍招手令一名宮女過去,附耳低語幾句后,宮女便提裙惦著腳向外走去。
過了一盅茶功夫,武帝復坐入榻上說:“李太史可已占卜認證?”
李巖聽聞,趕忙起身說:“臣惶恐,尚未占卜?!?/p>
“不作驗證就驚擾圣聽,敢當何罪!”武帝厲聲呵斥。
侍立門口的宮女與侍衛都聽到了武帝訓斥,心下更是凜然:“圣威難測,伴君如伴虎?!毙闹芯鷵鷳n。
李巖并不驚惶,而時向前趨了一步方說:“臣不敢窺覬圣意,此乃陛下家事?!?/p>
武帝聽言,更惱:“立儲大事,事關天下蒼生,國之安危,老匹夫以家事搪塞,是欺朕不明嘛?”
“即非家事,自依法度。法度規定當何為,便如是而為即可。”李巖依舊不慌不忙地說。
武帝聞言,看了他一會兒方說:“國與家孰輕孰重?”
“國與家同理,家事和諧,家業順達,國事順章,天下歸心?!崩顜r應答。
進宮時他已做好了最壞打算,心無畏怯自是淡定。
“李太史認為朕現在是否治理好了家國?”武帝聽他避重就輕應答,便聲色俱厲問。
“陛下乃開國之君,所慮自為天下安康。齊王賢達,為吾皇胞兄,但已過繼先景帝為子,逢祭日必先拜謁景帝一脈,而非文帝一脈。主祭與陪祭自不可并論?!崩顜r應答。
武帝冷哼一聲:“繼續。”
李巖:“皇長子早夭,皇二子衷年少有恙至失大聰,但品行端正,謹守禮法,母族楊氏,姻親賈氏均為世家,且二姓家主均為朝庭重臣。
今陛下罷兵息戈,著民休養,是陛下以德治國善舉。朝庭息兵,但四境需要鎮守,陛下因此頒布分封食邑制,封王鎮守四方邊境,護民安寧。
九品官人法、封田制均以保護貴族利益為原則。現下,世族建莊設衛,地方無郡兵;國之財富、武裝聚于世家和王族之手,朝中大臣多為世家所舉,朝廷政令一旦有損世家政治、經濟利益,陛下雖有七軍悍將,如紛爭起且曠久爭執,有幾份勝算?”
“太史是質疑朕真有失德政?”武帝口吻嚴厲,但神色緩和許多。
“臣不敢,陛下開國之君,天下之勢盡在掌控中,當下權宜之計并非長久之計,臣不敢妄猜?!?/p>
“好一個不敢妄猜,都說到當下下權宜之計并非長久之計了?!蔽涞壅f。
“庶民多擁齊王,陛下遴選庶族賢才多歸心齊王,庶民與世族利益沖突,臣誠惶誠恐,唯求陛下三思?!崩顜r緩聲說。
武帝再次站起,這次自已穿好了鞋子,對劉巖道:“太史請回府,早朝時間到了?!闭f完便喚劉常侍送李太史出宮,準備早朝。
“謹遵圣命!”劉常侍低頭觀武帝氣色和緩,便對李巖說,“請李太史出宮。”
李巖出門后方感覺衣服濕重,自知是在生死邊緣走了一遭。心下惶恐。
劉常侍看他釋然許多,便笑說:“李太史受累了,我等均為您老捏一把冷汗。有驚無險,萬幸?!?/p>
李巖看他神色和悅,不似以前般冷著臉,不知為何,心下多了戒備。轉過帝寢殿后,李巖看到有位宮中女官立在道上,便想折回另尋它道回府,劉常侍攔著:“李太史請留步,皇后娘娘有請?!?/p>
李巖看著向他微笑的女官便也報以微笑。女官身著素紗,身姿婀娜,向他行個禮說:“我是侍奉皇后娘娘的吳長秋,請跟我來?!?/p>
李巖不知這時皇后娘娘招自己有何事,皇后身邊的大長秋是傳達皇后旨意和管理皇宮的女官,皇后派此人來請,李巖也不知是兇是吉,心中忖思著:這宮廷還是少來為好。
“微臣見過皇后娘娘,不知皇后娘娘招微臣何事?!崩顜r見到楊皇后躬身請安。
“卿家見武帝所為何事?”楊皇后問。楊皇后顯然已是早有所備,著正裝見外臣,禮數周到,并無不妥。
“臣夜觀天象,昨夜軫宿出彗星,金星侵犯井宿。特來報武皇陛下。”
“怎解?”楊皇后拖長聲調問。
“主朝廷失政、大臣作亂、戰事發生?!崩顜r說。
楊皇后聞言站起:“朝庭儲君遲遲不立,欲廢長立賢是不是失政?某些大臣數祖忘典,曲解圣意,是不是為亂?不守綱常,恣意枉為,禍不遠亦。”
李巖沒想到楊皇后會這樣解釋,心下雖驚但臉上波瀾不驚:“臣下據實而言,朝廷之事臣下不懂?!?/p>
“不懂最好,做到毋聽、毋信、毋傳便可?!睏罨屎髮κ塘⒃谂缘呐僬f,“吳長秋送李太史出宮?!?/p>
吳長秋引李巖出后宮,一路并不多言,到宮門外方欠身施禮說:“李太史請慢走。”
李巖回府路上忐忑不安,眼睛跳得厲害,不得不站定默念數遍“無量天尊”方覺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