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的群主,王健樺,南京人,也就四十出頭的樣子,不到一米七的身高,小個子,白面無須,鼻梁上架副無框眼鏡,斯斯文文的,為人豪爽仗義,一臉招牌的笑容,極具親和力,讓人見了不會生分。
王健樺是南京金富貴地產的老板,門店開的不多,也就八家,人員也就一百五上下。專門做高端豪宅,如別墅,商鋪,寫字樓的租售。公司規模不大,王健樺好學心很強,每年起碼都有三兩個月的時間奔波在國內各大同行間交流學習。
這次上海房地產高峰論壇,王健樺跟奧瑞的老總也熟稔,南京跟上海又離得近,更是帶了公司十多位管理層一道參會。
王健樺所在的小組編號為第十五小組,群名稱275,是他住宿上海天逸大酒店的房間號。
湊巧第十五小組的人有一半都住在天逸大酒店,王健樺在群里一說,便有六七名組員一同到王健樺房間一起交流分享。當說到為群取名稱的時候,眾說紛紜的半天定不下來,王健樺最后一錘定音,說各位不要再費那腦筋了,既然大家現在都在我這交流,干脆就取名275得了。
眾人一聽,得,也不用再爭辯誰的名字更霸氣,或是更文雅了,化繁為簡275就275吧,起碼好記。
做銷售的,聚在一起難免就想喝兩杯。有熟悉上海的組員便提議,晚上到外灘的天外天酒吧小酌兩杯,也好在明天會議之前組員們先熟悉熟悉。
凌楓本來答應了晚上同楊可一道坐船游覽黃浦江,可架不住全體組員在群里一起喊,誰不來的就不合群,那是要開除出群的。
開除不開除的這肯定是句玩笑話,可如果全體組員都去了,就自己不去,似乎也確實太不合群。
凌楓一犯愁,楊可多冰雪聰明的一個人,當下就知道他或許有約不好推脫,于是輕笑道:“嘿!你有事就去忙唄,完了晚上陪我吃個宵夜就行,這次換我請你了!”
看來楊可還記得她剛到H市的時候,舉目無親的就是凌楓陪她去醫院,順道還請她吃了頓宵夜。
“行!”凌楓其實也想跟楊可多待一會,那就先去酒吧,互相敬個酒沒事的就先走,到時再陪楊可逛逛外灘,吃個宵夜也不錯。
上海的交通一向都比較堵,從昆山到外灘,晚上六七點的時候更是堵得叫人惱火。
一路開開停停的,待到天外天時,已經八點過一刻。跟楊可道別一聲,凌楓走進酒吧。
王健樺等人全都到了,凌楓是最后一個到的。當眾人看到凌楓時,都有些驚訝。
在275的群里自我介紹時,凌楓是這樣發的,“凌楓!H省H市房安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現有門店六家(已經投入營業的有三家,正在裝修的有三家),人數兩百余人。”
房安網的門店不算多,可人員兩百余,這個規模在一二線大城市根本不值一提。可在三四線小城市,勉強算得上是中等規模的公司。
甚至在三四線城市,有些發展了十年八年的老牌中介公司,其門店規模,人員數量還不一定比得上房安網呢。
一開始275的組員們,對凌楓在群里的自我介紹都沒什么感覺。可當他們一見到房安網總經理時,本來以為凌楓最少也有三四十歲了,可一看凌楓那還有些稚嫩的面孔,那一副像是剛畢業的學生淳樸打扮,不由得驚呼連連,“凌總好年輕!”
“自古英雄出少年!凌總,你果真是少年英雄啊!”
“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凌總你這么年輕,讓我們這些80后,70后,看了好生羨慕啊!”
特別是王健樺,就更是熱情了。馬上拉過凌楓,就讓他坐自己身邊,給他一邊倒酒,一邊問道:“凌總,哪一年的啊?”
“94年的!”凌楓邊說邊舉杯跟王健樺碰了一下,一口飲完杯中酒。
“22歲,你這也太年輕了!”王健樺心中暗道,這小子也就比自己女兒大了四歲。
“所以你們都是前輩,都值得我好好學習!”凌楓先給王健樺倒滿酒,再給自己倒上,然后舉杯向著眾人一敬,說:“各位前輩,小可凌楓行業新人,還望以后多多指教。”
“行業新人?”有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走過來,舉杯跟凌楓碰了一下,問道:“凌總從業多久了?”
“兩~~~”凌楓怕被人看輕,本來很想說兩年,可想想兩年前自己還沒大學畢業,這樣吹噓也實在沒那個必要,于是還是老老實實的回答:“還差十來天滿兩個月!”
這話一出,又是語驚四座。
“哇~~~從業不到兩個月,就能自己當老板,門店六個,人員兩百余?你這該不會是從家里繼承的生意吧?”
“來,凌總,你給我們說說看,你是如何入行不到兩個月就當老板,就能做到這個規模的?老子干了五年,也不過四個門店,八十多人。”
“凌總!加一下微信,改天到你H市參觀參觀你們公司!”
“凌總,你這入行后是坐火箭的吧?怎么發展得那么神速?”
凌楓沒來之前,群主王健樺是主角,凌楓來之后,唯一的主角,或者是眾人關注的焦點便只有他凌楓一個。
好在王健樺一點都不介意,因為他比別人更想知道,凌楓是如何做到如同坐宇宙飛船一般的速度發展起來的。
對于眾人的疑惑,凌楓一時也不懂怎么回答,只是強調一句,“都是被逼的!”
“被逼的?凌總,你這不愿分享的心態不行啊,必須得改!”
“對!咱們275群宗旨講究的是真誠分享,不能有所保留!”
“對對對!我們現在都是你的粉絲,趕緊給我們這班老古董講講你的創業史。”
“這個~~~”凌楓撓了撓腦袋,實在有些頭疼。他本來是想聽各位行業老前輩交流分享,好學些管理知識,經營經驗的。現在倒好,他自己成了焦點,成了別人要學習的對象了。
可他凌楓的從業經歷,創業過程有什么好說的?無非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機緣巧合之下因為前公司老板卷款潛逃了,他們被迫無奈這才出來開店。
H市這個市場,16年新房跟二手的市場又比較火,他凌楓又得李叔等貴人相助,還有紅顏楊可幫忙,這才不知不覺就發展起來了。
真要細說房安網有什么值得大書特書的,凌楓還真的一時半會的找不出來。
如果非要逼著他說,那似乎古話當中那句“天時地利與人和”都恰與其當的讓凌楓撞上了,這才有了他凌楓的今時今日,有了房安網在H市如神話一般的傳說故事。
王健樺是個心思細膩的人,他聽完凌楓的敘說,心中門清,知道凌楓就是個幸運兒,他的經歷別人根本學不來也走不出。
看到其他人還在纏著凌楓,似乎不滿意他的回答,覺得他肯定藏私了。王健樺笑笑,于是舉杯給眾人敬酒,“各位!凌總的事跡是真是假,咱們真有感興趣的,可以在本次會議之后,大家一起約個時間到H市參觀啊!”
“對對對!口說無憑,眼見為實,咱們一起約了到凌總的公司參觀學習!”
“好!上門學習,才是最好的學習!”
“我也報名!”
當下就有四五名組員紛紛舉手喊著嚷著,要到H市參觀房安網。
“好!我一定全程陪同接待!”凌楓這才松了一口氣,感激的看著王健樺,舉杯又跟他喝了一杯。
本來今晚的聚會,眾人都是興致勃勃的想要互相交流分享的。現在由于凌楓的緣故,每一個人的心思都在凌楓身上了,都在探討著他的經歷,看看自己公司是否有可取性。
王健樺一直有一個想法,他其實做公司不賺錢。中介門店都是重資產,這兩年南京的市場并不好,競爭又大,他公司小招人不好招。又不能抬高待遇去招人,那樣無異于飲鴆止渴,待遇高了確實好招人,可是公司沒有利潤難以發展。
到時好不容易招來的新人學到經驗了,一看公司沒什么發展前途,肯定又會離職,然后公司又得重新招人,這樣公司就會陷入惡性循環——永遠都處于招人,留不住人,重新招人這三個階段,浪費人力財力。
王健樺的想法是想做一家培訓公司,但是又有別于奧瑞聘請專業導師,開培訓班一樣的傳統培訓機構。他想要聯盟整合三四線小城市的中介公司,然后將做得優秀的公司作為榜樣,請他們的總經理或者高管出來講課分享,這樣更貼近實戰,應該會更受市場的歡迎。
凌楓,以及他的房安網的成長經歷,相信一推出來,肯定會震驚行業,王健樺已經想好了,他要盡快到H市參觀房安網,然后整理出相關資料,再邀請凌楓當他王健樺第一堂培訓課的金牌講師。
別的講師,資歷老,從業時間長是他們的優勢。對于凌楓來說,他的資歷淺,從業時間短,恰好也是他的優勢。
想到這里,王健樺湊近凌楓耳朵旁,低聲說:“凌總!有門好生意,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一道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