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沐歌早早睡了,沒有再刷手機。第二天醒過來,發現董舒言發來一條微信,“聽說你昨天去工業區采訪了。恭喜你這么快邁出第一步。出去的時候安全第一,有什么可以幫忙的隨時跟我說。”
這是分手后他第二次在微信上給自己發消息。
沐歌看著對話框,覺得除了備注的名字依舊是“董舒言”之外,這分明是兩個人。
如果是以前的董舒言,聽到這個消息后,一定是“我真是太優秀了,選的女朋友這么厲害”,然后配上一個懟天懟地的驕傲表情;又或是“今天這么辛苦,本少爺請你吃大餐好好犒勞犒勞你”,然后吃飯的時候聽到沐歌講現場的情形,會耳提面命地要求沐歌注意安全。
有點小臭屁,但又很認真,這樣才是董舒言啊。
又來了。
這種不能控制、讓人自我厭棄的回憶和對比。
你憑什么要求董舒言對普通同學和對女朋友是一個姿態?為什么你還認不清現在的情形和你的位置?如果舍不得,當初就應該好好挽留。既然同意了分手,就不要在意這種細枝末節的變化。
不是昨天晚上才說要摒除雜念,做一個很酷的灑脫前任嗎?
沐歌突然理解了那些分手后刪除對方所有聯系方式的做法。這樣做,也許并不是怨恨對方,而是避免怨恨自己。
努力控制住要掙脫韁繩的黑色情緒,打開對話框,輸入文字,回復。
“哈哈,好的,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