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家閱讀本作,在此拜謝大家的推薦、收藏、投資。
三人制籃球起源于街頭籃球,經過多年的演變已經發展成為了區別于街頭籃球的正式比賽項目。
三人籃球賽已成為2020年奧運會新增比賽項目。近幾年我國的三人籃球項目也取得喜人的成績。男女隊2018年亞運會取得雙冠軍。
女隊更是奪得了2019年國際籃聯三人籃球世界杯冠軍,這是中國籃球歷史上首個世界冠軍!
尤其是代表國家隊的草根球員不斷崛起,更是讓普通籃球愛好者實現了為國家出征的夢想。
這本書的立意也是書寫非職業籃球愛好者一步步追逐籃球夢的故事。沒有穿越重生,沒有系統。
由于規則與傳統五人制籃球區別較大,所以我搜羅了一些資料,下面列出部分國際籃聯制定的規則供書友們參考(文字有點干有點長,不看也不影響本作的閱讀哦)。
——————————————————
——————————————————
第1條、球場及用球
1.1、球場:比賽應在擁有一個球籃的三人籃球比賽場地上舉行。標準的三對三籃球場地面積應為15米(寬)×11米(長)。場地須具有一個標準籃球場尺寸的區域,包括一條罰球線(5.80米)、一條兩分球線(圓弧線6.75米),以及球籃正下方的一個“無撞人半圓區”??梢允褂脗鹘y籃球場的半個比賽場地。
1.2、比賽用球:所有級別的比賽統一使用三人籃球比賽官方專用球。
第2條、球隊
兩支參賽隊伍,每支球隊由4名隊員組成(其中3名為場上隊員,1名為替補隊員)。
第3條、裁判團隊
比賽裁判團隊應由1或2名臨場裁判員以及計時員/記錄員組成。
第4條、比賽的開始
4.1、比賽開始前,雙方球隊應同時進行熱身。
4.2、雙方球隊以擲硬幣的方式決定擁有第1次球權。獲勝一方可選擇擁有比賽開始時的球權或擁有可能進行的決勝期開始時的球權。
4.3、每隊必須有3名隊員在場上才能開始比賽。
第5條、得分
5.1、每次在圓弧線以內區域出手中籃,計1分。
5.2、每次在圓弧線以外區域出手中籃,計2分。
5.3、每次成功的罰球,計1分。
第6條、比賽時間/比賽勝者
6.1、常規的比賽時間為10分鐘,在死球狀態下與罰球期間應停止計時鐘。在雙方完成一次交換球后,當進攻隊員獲得防守隊的傳球時(此位置在圓弧線外),應立即重新開動計時鐘。
6.2、如果在常規比賽時間結束之前,某隊率先得到21分或以上則獲勝。該規則僅適用于常規的比賽時間(而不適用于可能發生的決勝期)。
6.3、如果常規比賽時間結束時比分相等,則應進行決勝期比賽。決勝期開始前,應有1分鐘的休息時間。在決勝期中率先取得2分的球隊獲勝。
第7條、犯規/罰球
7.1、某隊全隊犯規發生6次后處于全隊犯規處罰狀態。隊員不因個人犯規的次數被判出局。
7.2、對在圓弧線以內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犯規,應判給1次罰球;對在圓弧線以外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犯規,應判給2次罰球。
7.3、對正在做投籃動作的隊員犯規,如果球中籃應計得分,并追加1次罰球。
7.4、全隊累計第7、第8和第9次犯規總是判給對方2次罰球;全隊累計第10次及隨后的全隊犯規,判給對方2次罰球和以及隨后的球權。此條款也適用于對投籃動作的隊員犯規,并且不再按照7.2和7.3判罰。
7.5、所有技術犯規將判罰給對方1次罰球以及隨后的球權;所有的違反體育運動精神的犯規總是判給對方2次罰球以及隨后的球權。執行技術犯規或違反體育道德犯規的罰球后,比賽將以互為對方隊員之間在場地頂端圓弧外交換球的方式繼續進行。
第8條、如何打球
8.1在每一次投籃中籃或最后一次罰球中籃后(除非某隊擁有隨后的球權):
——非得分隊的一名隊員在場內球籃下方(而非端線以外)將球運至或傳至場地圓弧線外的任意位置重新開始比賽;
——此時,防守隊不得在球籃下的“無撞人半圓區”內搶斷球。
8.2、在每一次投籃沒有中籃或最后一次罰球沒有中籃后(除非某隊擁有隨后的球權):
——如果進攻隊搶到籃板球,則可以繼續投籃,不需要將球轉移至圓弧線外。
——如果防守隊搶到籃板球,則必須將球轉移出圓弧線外(通過傳球或運球的方式)。
8.3、如果防守隊通過搶斷或者封蓋獲得控制球,則必須將球轉移出圓弧線外(通過傳球或運球的方式)。
8.4、死球狀態下給予任一隊的球權,應以雙方在場地頂端的圓弧外交換球開始。即:一次場地頂端圓弧外(防守隊與進攻隊之間)的傳遞球。
8.5、當隊員的任意一只腳都不在圓弧線以內或踏及圓弧線,就被認為“處于圓弧線外”。
8.6、發生跳球情況時,由此前場上的防守隊獲得球權。
第9條、拖延比賽
9.1、拖延或消極進行比賽(即不嘗試得分)應判違例。
9.2、如果比賽場地裝備了進攻計時鐘,則進攻隊必須在12秒之內嘗試投籃。(在弧頂防守隊向進攻隊傳遞球后或在球籃下對方投中籃后)一旦進攻球員持球,12秒計時鐘應立刻開啟。
9.3、如果進攻隊員使球出圓弧線后,一名進攻隊員在圓弧線內背向或側向球籃運球超過5秒鐘,則將被認為是一起違例。
第10條、替換
當球成死球并且雙方完成交換球或執行罰球之前,允許任一隊替換球員。替補隊員在其隊友離開場地并與之發生身體接觸后,方可進入比賽場地。替換只能在球籃對側的端線外進行,替換無需臨場裁判或記錄臺人員發出信號。
第11條、暫停
11.1、每隊擁有1次暫停機會。死球狀態下,任一隊員均可以請求暫停。
11.2、每次暫停應持續30秒鐘。
第12條、取消比賽資格
隊員累積兩次違反體育道德犯規(不適用于技術犯規),在其被裁判員取消比賽資格的同時也可被比賽組織者取消其在該賽事中的參賽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