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益之說的這些高端技術,只是淺略地一提,沒有說得太深。首先這些東西深說起來,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而且專業性非常強,劉益之也只知道大的方向,細節的東西不是很清楚。其次就是這些都是非常絕密的東西,只有少數架構和系統負責人才知道完整的東西,其余的絕大數工程師都知道各自那一塊,就跟瞎子摸象,不清楚整體到底是什么。
話題一轉,劉益之轉到另外一塊。
“提高生產力,是我們發展‘物’的核心。我們基本是以機電設備為主進行發展。我們的目標是什么?提高核心競爭力。什么是核心競爭力?領先的技術是一方面,我們能做得出來,別人做不出來,這是核心競爭力的一種。性價比高,比如同一品質,我們的產品比別人的便宜一半,這也是一種核心競爭力!”
“大家可以看得出來,我們在工業產業的布局,我們從不去低端的制造業競爭。因為這些產業,都是不斷轉移的。五六十年代,轉移到了和國,七八十年代,轉移到了翰國、華夏寶島和東南亞部分國家,九十年代到如今,轉移到了華夏大陸。未來一段時間,它們還會轉移,可能會去天竺、安南。”
大家都聽到聚精會神,他們心里都有類似的想法,但都沒有劉益之看得這么透徹。
“所以我們不去中低端制造業惡性競爭,我們要想做的是什么,中低端制造產業的中上游。什么中上游,機電設備和原材料。制造產業轉移和國,它們的設備和原材料來自花旗國,轉移到了翰國、華夏寶島和東南亞,設備和原材料就改為來自和國。我們就是要利用目前華夏大陸龐大的中低端制造產業,大力發展跟這些產業配套的機電設備。”
“劉董,為什么不是技術領先的設備?”白紹武舉手問道。
“因為技術越領先的設備和原材料,市場越小。比如說制造芯片的光刻機,技術高不高?巨高!但全世界只有那么幾家固定的客戶。我們不是不投入技術研發,但要知道,我們在技術上是追趕者,怎么樣才會彎道超車,怎么樣才能發揮自己的最大的優勢?那就是把技術普及化。什么叫普及化?那就是集中人力物力,攻破技術壁壘,然后利用我們現在巨大的市場,可以做到發達國家價格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劉董,我大致能明白你的意思。我們集中人力物力去搞中端技術,把這些技術的價格打低下來,做到全球無敵,從而達到某種壟斷。”白紹武問道,“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放棄高端技術的研發呢?”
“高端技術的研發我們也不放棄,但問題是部分高端技術我們可以很快搞出來,還有部分高端技術,一時半會,甚至十年八年也研發不出來的。急也急不來。”
“要是歐羅巴、花旗國、和國用這些高端技術威脅我們怎么辦?”林均皺著眉頭問道。
“問得好。我們華夏大力進軍中端工業,其實就是在搶占和國、歐羅巴和花旗國的飯碗,總有一天他們會忍不可忍,對我們發起反擊的。高端技術封鎖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也可能是威力最大的一環。所以我們要大力發展中低端工業,我們對這一塊壟斷得越厲害,他們對我們的威脅就越無力。”
“為什么?”樂正果問道。
“舉個例子,以前某一款電冰箱在和國、歐羅巴或花旗國制造,成本是一千鷹元,售價是一千五百鷹元。轉移到華夏制造,我們逐步發展,花了幾年時間,完全消化了電冰箱的產業鏈,百分之九十五的器件在華夏都能生產。成本直接從一千鷹元變成了一千華夏幣,就算萬里迢迢運到花旗國,售價也只是三百五十鷹元,整整降低了四分之三。這是一個讓其它發達國家電冰箱制造廠絕望的價格。至此,全世界的電冰箱不是在華夏生產,就是從華夏采購各部件到當地組裝,否則它生產一臺就虧一臺。”
說到這里,劉益之環視了一圈,問道:“這個道理大家清楚了吧。”
“清楚了。”眾人紛紛點頭。
“我們就以這款電冰箱為例。所有的部件,甚至生產這種電冰箱的設備和生產線,我們華夏都保持著壟斷。花旗國有一項高尖技術,是高級電冰箱生產設備的關鍵器件。現在花旗國要挾我們,說不供這個關鍵器件給我們。那么結果可能是,我們拿不到這個關鍵器件,沒有辦法再生產高級電冰箱。”
劉益之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花旗國為了打壓我們,甚至可能拒絕從華夏國進口電冰箱,迫使電冰箱商家把工廠轉移到天竺、安南或東南亞其它國家。但是這些工廠,就算花了不少時間重新組裝了生產線,招齊了有一定文化要求的工人,但是生產的部件怎么辦?總不能再重新打造一個工業體系來生產這些零部件吧?”
聽到這里,大家都笑了。單獨新建一個新廠容易,打造一個工業體系?開玩笑了,這需要多少的人力物力,多要多久時間?
“它們只有從華夏采購這些元器件。因為它們不從華夏采購,它們生產出來的電冰箱將是天價。上個月才賣三百五十鷹元,這個月就漲到八百鷹元了,花旗國消費者能接受嗎?”
“劉董,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如果我們對中低端工業系統有足夠的壟斷,發達國家的高端技術只能賣給我們,大家是兩敗俱傷的結果。”林均點著頭道。
“沒錯。真要是那樣,我們會受部分損失,但電冰箱制造產業我們還是有分享很大一部分利潤,因為高端電冰箱針對的是大富人家,市場只有那么大,我們就算放棄了,影響也不大分,反正最大的普通消費級產品還在我們手里。而且高端電冰箱還有部分部件需要從華夏采購,我們還是能參與分享部分利潤。花旗國呢,他們的損失反而會更大。電冰箱制造產業不會回到它的本土,它壟斷的高端技術失去了最大的客戶,而且我們還有可能反擊,你花旗國農業不是全球第一嗎?我們拒絕部分農產品進口,從其它國家找替代品。”
說到這里,劉益之看了一眼在記錄的明何言,“好了,這個話題不多說了。我們繼續說我們的工業產業。剛才說到要向上游進軍,進行全局布控。我需要提一個關鍵,那就是原材料。”
“原材料?”
眾人有些不理解了。在他們心里,賣原材料是很初級,很Low的好不好。
“我看到你們的眼神了。賣原材料是很Low,但是賣原材料真的沒有競爭力嗎?歐佩克多牛,當年一個禁運限購,花旗國都差點跪了。而且我說的這個原材料不是賣大家都有的,而是全世界少數人才有的。”
劉益之眨巴著狡黠的目光說道:“比如說稀土,比如說鉭、銦、鉬,比如說某些粘合劑,比如高純度硅。”
眾人聽著聽著,都露出了凝重的笑容。看到大家的樣子,劉益之也不往下說了。其實他早就通過小關同志向上面遞交了報告,從詳盡的數據分析了稀土以及華夏儲量第一的銦、鉬等稀有金屬的戰略重要性。上面已經開始調整政策,讓國家隊進場,收購合并稀土和稀少金屬礦,提高冶煉水平,并開始暗地里嚴控這些資源的出口。
在國外,劉益之早就通過歐羅巴和花旗國的團隊,開始收購那些稀土和稀有金屬礦的持有公司,以及盯著漢斯國的Sitron、和國的幾家化工公司,通過滲透等各種手段試圖掌握相對多數股份。不過這是個水磨功夫,沒有十年八年是達不成目標的。
“我提到原材料,實際上要說的就是我們進入到某一個行業,就要從原材料開始,吃透整個行業。比如電機,凌動電機,我們在工業的第一個布局。現在已經跟十幾家高校聯合成立了六個研究所,收購合并了十一家國外企業,與兩家國外公司合資。已經從屬于原材料的磁性材料、銅線、高端的合金導線、絕緣材料向上延伸,覆蓋了磁電技術、溫控技術、生產工藝等。從小型直流電機,發展出了微型、中型、大型、超大型直流電機,覆蓋整個直流電機行業。同時還發展出了中型、大型、超大型交流電機以及中型發電機,現在正在向大型和超大型的風力、水力和熱力發電機組進軍。”
“凌動電機的目標就是兩頭走技術,中間走性價比。就是用性價比去盡可能地占領中間最普及、數量最大的直交流電機市場。有了這一大塊的利潤,凌動電機就能夠向微型、超微型和大型、超大型電機的這兩端投入巨大的研發力量,爭取在這兩塊極具技術含量的市場占據足夠的份額。技術領先是一大利器,性價比高更是一大利器。”
劉益之最后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