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馬車上的宗澤正襟危坐,一副正式奏對的姿態(tài)“敢問殿下此次伐燕,心中有何籌劃?對伐燕成敗,又是如何看待?”
宗澤六十多歲的年紀了還要再次投身官.場,甚至不惜成為趙栩的老師。自然不可能是因為趙栩魅力非凡,虎軀一震就讓他納頭便拜。
真正的原因在于,宗澤深知此次伐燕事關(guān)重大,甚至可以說是關(guān)系到整個大宋的生死存亡。若是能夠拿下燕云諸地,那大宋就可以將北邊的金人擋在燕山以北。依托長城與險峻山脈可以極大的限制住金人的攻勢。
可若是拿不下來落入到了金人的手中,那就等于是讓整個大宋柔軟平坦的腹地直接暴露在了金人的眼皮底下。一旦金人以燕云之地作為基地大舉南下,早已經(jīng)腐朽到崩潰的大宋軍兵絕對擋不住。
那樣的話,生靈涂炭,就是亡國了。
他宗澤之所以投效趙栩,完全是因為趙栩成了伐燕大軍的都統(tǒng)制元帥。若非有這個頭銜在,宗澤除非是瘋了,否則說什么也不可能去投效一個普通的皇子。
宗澤想要通過趙栩影響到伐燕大軍,盡可能的爭取勝利為大宋拓展戰(zhàn)略空間,保存戰(zhàn)斗力。在此之前,他也要試探一下趙栩的成色究竟如何。
君擇臣,臣亦擇君。
“若無意外,伐燕大軍將會被重創(chuàng)。”趙栩放下手中的水杯,平靜描述史書上記載的內(nèi)容“都以為契丹人完蛋了,可遼國二百多年的天下怎么可能一點底蘊都沒有。亡國滅種之時,那最后的哀兵一擊估計是要落在伐燕軍的頭上。”
趙栩沒說出口的是,歷史上大宋被攻破汴梁城,兩個皇帝被拖去北方做狗的時候大宋也是到了亡國滅種的關(guān)鍵時刻。
那個時候像是宗澤,岳飛,韓世忠等人也是紛紛崛起和金兵死戰(zhàn)。同樣的是哀兵一擊,生生抗住了狂暴狀態(tài)之中的金兵。朝堂上的諸位相公們,憑什么認為人家大遼就沒這份底蘊。
傳承了二百多年的大遼,比此時的大宋還要悠久的多。怎么可能就沒有愿意為國殉難的忠勇之士!
“朝堂諸公都認為咱們是吊民伐罪。一心想著只要大軍開到燕云之地,當(dāng)?shù)氐陌傩諅兙蜁勈硥貪{相迎。”趙栩冷笑不止“真是讀書讀傻了。人家做了二百多年的遼國子民,憑什么主動投靠每年送錢送物自稱小弟的大宋?這種盲目自信的唯一結(jié)果,就是將大軍葬送在戰(zhàn)場上!”
“呼~~~”宗澤長長的出了口氣。目光欣慰的看著趙栩“大宋能有殿下在,實乃大幸。”
謀戰(zhàn)陣,未謀勝而先謀敗。
打仗之前先把自己的不足與可能的失敗考慮清楚,這才是一位主將必須要擁有的素質(zhì)。從這一點上來說,趙栩這個都統(tǒng)制元帥,是真的非常稱職。
“敢問殿下,可有化解之道?”宗澤此時的心情真的是又憂又喜。
憂的是之前趙栩說的那些,宗澤都是贊同的。能夠看到大宋正在滑向危險之中。而喜的是,趙栩如此出色,若是大宋能落在他的手中,必然能挽救整個國家。
危險與希望,此時共存。
“先生,請嘗嘗這個。”趙栩沒說自己有什么對策,而是從一旁的食盒之中拿出了一碟方糖放在宗澤的面前。
“這是...”宗澤有些疑惑的拿起一塊雪白的方糖放進嘴里,隨即神色一變“是糖?!”
宗澤不是反應(yīng)過激,而是這個時代因為缺少足夠的技術(shù)所以榨汁出來的糖都是發(fā)紅發(fā)黃甚至發(fā)黑。口感上也是略帶苦澀。像是此時手中這種潔白如雪,連一絲異味都沒有的白糖真的是第一次見到。
“江南各省普遍種植甘蔗,只不過因為技術(shù)不行不但出汁率低而且口感色澤都不好。”趙栩擺弄著手中的方糖“本王添加了幾道過濾和凝結(jié)的程序,就將之前的那些糖改成了現(xiàn)在這種白糖。敢問老師,這些白糖若是雙倍價格賣出,可會滯銷?”
宋朝的糖是奢侈品,價格比鹽價貴的多。尋常人家只有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才會買上一些,真正的消費主力是那些富豪之家。如果白糖品質(zhì)大幅度提高的話,哪怕是雙倍價格也依舊是能夠賣的出去。
“價格上去了,種甘蔗的百姓收入也會增加,朝廷的稅收也會增加。”趙栩伸手點了點白糖“這只是其中之一,其他的桑麻綢緞,白棉布帛,五谷雜糧乃至牲畜器械等等。提升這些的質(zhì)量和產(chǎn)量都能增加百姓收入和朝廷稅收。”
“我說這些只是為了表明一件事情,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百姓們能夠活的更好,為了讓大宋更加強大。”趙栩給自己制定的人設(shè)就是憂國憂民,能力出眾的皇子。唯有這樣的形象才能吸引到宗澤岳飛這樣胸懷大義的人的效忠與支持。
“本王身為皇子,本可在這繁華的汴梁城內(nèi)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趙栩低頭沉思片刻,感受到宗澤逐漸熱切的目光之后,淡然一笑“可本王卻是從三皇兄那里接過了伐燕的差事,甘冒奇險的跑去和契丹人打仗。難道是本王年少不知事,不懂得兵兇戰(zhàn)危?完全是因為本王知道,不能奪取燕云拓展防御空間的話,幾年之后金兵南下會有亡國之憂。”
趙栩隨手給趙楷挖了個坑,同時進一步的加深了自己在宗澤心中的形象。
果然,宗澤隨即想起之前被定為元帥,卻因為怕死而不敢去的趙楷。眉頭微皺,對其很是不屑。
宋朝大臣們的風(fēng)骨還是很硬的。像是現(xiàn)在的宗澤李綱,崖山的陸秀夫,伶仃洋的文天祥等等。與明清時期那些沒有膝蓋骨的奴才們完全不同。
“想必殿下心中對伐燕之事已有成算。”宗澤想了想,認為目光敏銳,而且做事果敢有進取心的趙栩不可能沒有絲毫的準(zhǔn)備“老臣愿效綿薄之力。”
“本王前些時日......”馬車駛?cè)敕比A的汴梁城,一路向著濟王府行去。趙栩在馬車上將自己這段時間的動作與各種準(zhǔn)備向宗澤說了一遍。當(dāng)然,告訴宗澤的都是能說的。
聽完趙栩說自己籌集了超過二百萬貫的軍費,從武庫之中拿出了足以武裝數(shù)萬人馬的裝備物資,爭取到了足足一廂兩萬五千人馬的編制,還從野戰(zhàn)精銳的西軍里挖來了數(shù)千老兵。
一向被稱為表情和石頭一樣硬的宗澤真的動容了。趙栩接到伐燕元帥的職務(wù)才多久,一個月的時間而已,居然做成了這么多的大事!
趙栩隱瞞了不少,像是他的各種暗手布置。以及從彩票發(fā)售上賺到了三百萬貫錢都沒告知宗澤。至于那兩百萬貫,則是趙栩從禁軍將門的手中要來的。
誰不出錢,他就點名帶誰去打仗。這種生死攸關(guān)的壓力之下,禁軍將門哪怕一個個的都罵X也沒有辦法。
“本王對汴梁城的兵源不抱希望。”趙栩搖頭嘆息“這里太繁華,繁華到了只要肯出力氣就能活的不錯。愿意來當(dāng)兵的不是潑皮無賴,就是瘦骨嶙峋的難民。別說是西軍了,就算是天兵天將帶著他們也打不贏。”
“殿下的想法是?”
“在河.北招兵。”趙栩拿出了一份招兵計劃書遞給宗澤“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點選樸實農(nóng)家子與敢戰(zhàn)士。輔以數(shù)千西軍精銳為骨干,嚴加訓(xùn)練一段時間。不說多么精銳,至少嘴里有唾,上了戰(zhàn)場能站得住陣腳。”
“現(xiàn)在有件事情想請老師擔(dān)起來。”
“殿下請說。”宗澤鄭重的收起這份計劃書“但有差遣,老臣畢當(dāng)盡心盡力。”
趙栩笑了起來,親手為宗澤倒了杯水遞過去“新軍的編制,軍費,物資都有了。此時就缺一能統(tǒng)籌全局之人。這副擔(dān)子,還請老師抗起來。”
宗澤接過水杯一飲而盡“固所愿也,不敢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