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云和霞

第五章

聽山谷里人說,鄉政府新來了個低個子黃書記,穿著一身土布衣,隨身帶著鋼筆和筆記本,經常騎著摩托車在山谷轉來轉去,問個沒完沒了,家家戶戶都去,不漏一戶,大家都見了,可咋沒有來我的家,我琢磨著他一定也是一個嫌貧愛富的人。

那是一個細雨蒙蒙的早晨,山里的泥土路濕滑,莊稼上帶滿了水珠,小草濕漉漉的,啥也干不了,我琢磨著該去那里弄個書看看。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人。自從黃叔叔打工外出后,我就沒有啥書看了。那本《三國演義》被我看了三篇,背也能背下去了,《聊齋志異》中神鬼狐的故事,也全記在了心里。

沒有書看,特別是沒有故事書看,心里就發慌。那天,下牛毛細雨,我在家等著大姐拉毛驢回來,毛驢馱著兩個木桶,一條木棍把兩個木桶連在一起,毛驢脊梁把木桶隔在身體兩側。

裝滿水的木桶特別重,需要兩個人抬,才能夠從毛驢身上抬下來。等著大姐,閑得無聊,就翻看起了大姐的初中語文課本。

“汪汪汪,汪汪汪……”大黃狗叫個不停。大黃狗如此叫,一定是來人了。我趕緊放下大姐初一那本語文書,看看來了那位親戚或者鄰居。

“云,把狗擋住!”

順著聲音,我看見村支部書記和一個低個子人被大黃狗擋在了莊院外。他們都穿著雨衣,雨衣上沾滿了水。

“云,這是咱們鄉政府黃書記,他來了解一下你家的基本生活情況。”村支部書記向我介紹著。

大黃狗看見我出來,知趣地讓開了道,去了路旁邊的柴垛后面。

“黃書記好。”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大的官,我感覺驚訝,不知道說啥好。

我把他們接進到中間土窯洞,家里有三個土窯洞,一個是灶房,另一個時不時掉土,只有這個土窯洞比較新點,全家人也就全部擠在這個窯洞的土炕上睡覺。

“墻上貼了這么多獎狀,真是個好娃娃。”低個子書記看著土墻上的獎狀夸贊著我。

自從上學后,我年年第一名,每次學校發獎狀,都有我的。拿回獎狀,心中是喜悅的,貼在被煙火熏得黑乎乎的土墻上,墻都蓬蓽生輝,可從來沒有人夸過我,爸爸媽媽看見我捧回來個獎狀,只有一句話“貼到墻上去”,我也不知道這句話是表揚呢,還是不在乎呢,反正也無所謂,貼就貼到土墻上。

第一次聽到這個低個子書記夸獎我,我心中對他立刻有了好感。

“家里其他人呢?都干啥去了?去叫你爸爸媽媽去。”村支部書記繃著臉對我說。

“不要的,不要的,娃娃口中有實話,你給我說說你家中的基本情況,好不好。”低個子書記,微笑著對我說,遞給我一把洋糖。

多好的人呀,他一定是觀世音菩薩轉世的。我心中想著他的好,接過他的洋糖,卻不知道怎么回答他的問題。我低著頭,弄著手指。

“好孩子,你爸爸媽媽叫什么名字,家里幾口人,都是誰,都干啥著。”低個子書記脫下了雨衣,從粗布衣口袋中拿出一支鋼筆和一個紅色筆記本。

我一五一十地對他說著,他把我說的記到了筆記本上。

“你三個姐姐為啥不上學呢?”他繼續微笑著問我。

“沒有錢。”我低著頭回答。

“你的三個姐姐一天到晚都干啥著呢?”

“我的大姐拉毛驢去山溝里取山泉水去了,剛走了,每天早晨都要取水兩回,山溝路陡也遠,來來回回兩次,也快到中午了,水倒進水缸,就急急忙忙開始做午飯;早晨二姐和三姐隨爸爸媽媽鋤地。

下午,大姐去給毛驢割草,二姐放羊,三姐放毛驢,爸爸媽媽在地里忙。

晚上,大姐做鞋底,二姐做鞋幫子,三姐做鞋墊子,我寫字,媽媽做飯,爸爸給毛驢填草,填完草爸爸第一個就睡了,我們各忙各的,過一陣子也睡了。”我繼續低著頭,如實回答著。

“好孩子,說的都是實話。家里現在有多少糧食。”

“這個你看看就知道了。”

我引著低個子書記,他后面跟著村支部書記,我們三個人在三個土窯洞搜尋著糧食。

“這咋過活呀,小麥不到一斗,糜子不到兩擔,玉米也就一擔左右。你們村還有如此貧窮的人,你不是給我匯報家家戶戶都解決溫飽了,這戶咋回事?”他突然間臉上沒有了笑容,目光如炬地盯著跟在他身后面的村支部書記問道。

村支部書記支支吾吾地說:“這家人弱智,男人半天問不出一句話,女兒是出了名的瘋子,四個孩子也都沒有成年……”

“弱智,墻上那么多獎狀,他的爸爸媽媽全都是弱智,弱智就叫餓死去嗎?”他聲音突然提高了,嚇得在土炕上睡懶覺的白貓驚慌地跳下了土炕,向院子跑去。

“好孩子,下雨天,你的家里人都干啥去了?”他臉上沒有了那股兇氣,突然變成了一個和藹的人。

“害怕下午有大雨,爸爸媽媽給毛驢割草去了,大姐去溝里拉毛驢馱水去了,二姐背草去了,三姐放羊去了,我在家看門等大姐取水回來從毛驢背上抬水呢,你知道,一個人毛驢背上的兩個木桶是取不下來的。”

“有多少羊多少毛驢,孩子。”他繼續微笑著,問著我。

“羊圈有黑山羯羊五十一個,其中大舅舅家里三十六個,大舅媽最近去世了,大舅舅最近傷心無法過日子,媽媽把那些羊趕回來,等大舅舅心情好點了給送回去,剩下的都是我家的。毛驢兩頭,自己家的。”我繼續如實回答著。

“如此善良的女人,咋成了瘋子?”他用眼睛盯著村支部書記,村支部書記低著頭,一言不發。

“好孩子,這是十元錢,你拿上買學習用品去,我走了。”低個子書記給我的小手里塞進了十元錢,穿上雨衣,走出了我家那破爛的土窯洞。

大姐趕著毛驢進了院,毛驢全身濕漉漉的,大姐破舊的衣服上流著水。

“可憐的孩子,趕緊去把衣服換了。”低個子書記一邊說著,一邊和村支部書記把兩個木桶從毛驢身上抬了下來。

“這是誰?弟弟。”姐姐疑惑不解地問我,咋這么好的人,那個高高大大的村支部書記,今天咋如此和氣呢,大姐眼睛充滿著疑惑。

“鄉政府黃書記。”我低聲對大姐說。

“雨越來越大了,快進去坐坐,傻兄弟,你怕連茶水都沒有給客人倒。”的確,我忘記了倒茶端水。

毛驢掙脫我手中緊握的韁繩,一溜煙鉆進了圈,發出了一長串刺耳的叫聲。我跑去看了毛驢,他們在大姐的挽留聲中消失在了越來越大的雨中。

爸爸媽媽,三姐二姐都陸陸續續在雨中回來了,我拿著一把洋糖和一張十元人民幣,向他們講著我早晨的傳奇遇見。他們都認為我一天到晚神神鬼鬼的書看的多了,又在編故事騙他們。我拉來大姐作證,大姐說這是真的。

“真的嗎?”大家一次次問。

“的確是真的,我弟弟沒有騙你們。”大姐再一次告訴大家。

家里人都相信我說的呢,我把洋糖分給了三個姐姐,爸爸媽媽也一人一個。雨繼續下著,大家的衣服都濕漉漉的,但心里都激動的久久不能平靜。

十五天后,村長通知我們拉著毛驢到糧店去領救濟糧。這些年來,爸爸媽媽都會拉著自己家最好的糧食給糧店上交“公糧”,可現在反過來了,從糧店領小麥吃,頭一次,想也沒有想過。

爸爸和大姐分別拉著兩頭毛驢從糧店領回來了三百斤小麥面粉,其中一百斤是黑面,二百斤是白面。

“孩子,有了這些面,你上初中就有白面饅頭背了。”媽媽撫摸著我的頭高興地說。

爸爸用剃頭刀,把我的頭發刮了個盡光,一絲不留。我成了和尚頭,媽媽說和尚頭好洗,平時我的頭發總亂蓬蓬臟兮兮的,刮個光頭干凈,上初中要住校,只有周末才能夠回來,要講衛生。

“講衛生,從頭做起。”三姐看著我的頭,笑著說。

全家人都笑了,我們都是弱智的人,大家都笑了,弱智就弱智吧,生活還得繼續。天晴了,該放羊的放羊,該下地的下地,該做飯的做飯,該讀書的讀書。不會因為別人說我們弱智,就自卑,也不會因為墻上貼滿了獎狀,就自豪。

三天后,村長通知,到村部領棉花三十斤布匹一卷。爸爸去領東西。

村長對爸爸語重心長地說:“給土炕的羊毛氈上鋪個布單子,到處冒羊毛,黃書記到了鄉政府,衣服上還沾著你家土炕上的羊毛,還有縫制六個被子,六口人就三個破被子,不知道咋蓋著,另外給你家云也縫制一個被子,他去學校念書不準拿破被子。”

當爸爸把村長的話原原本本帶回說給大家聽時,大家都覺得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鄉政府決定召開全鄉社員大會,要求家家戶戶都得參加,另外要求每個村上報五名最富有戶和最貪困戶。我認識的李爺爺、三爸、黃一鳴被評為全村最富有的戶,其他兩戶我不認識。我家被評為最貧困戶,黃叔叔也被評為最貧困戶,其它三戶我不認識。

爸爸要去鄉政府參加全鄉社員大會,我決定跟爸爸去鄉政府認認路,只剩下四天就開學了,我還不知道從那條路去學校。

山路十八彎,到處一個溝一個岔口,走著走著突然冒出個十字路口,稍不留神,走錯路,進入另一個谷,想返回來就得一兩個小時。

媽媽同意了我的想法。自從大姐初中畢業回家后,她背草割草取水做飯,屬于我干的活明顯減少了。

那天天剛蒙蒙亮,我就興奮地睡不著覺了,穿上媽媽給我剛買下的一身灰色西裝,把光頭和臉蛋一起用清水洗了洗,完畢,拿著鏡子照了照,那個光頭的我原來還長得可以,小眼晴,黑眉毛,圓臉蛋,如果有一雙大大的眼睛,那一定是個美男。我自我欣賞完以后,在院子轉來轉去,等著爸爸走。

爸爸起床后,給毛驢添了兩筐草,洗了手臉,穿著平時穿著的那身洗得發白的衣服,我們就出發了。

從莊院出來,往下走,走出一條溝,看見一條小溪,沿著小溪一直往前走,時不時冒出來一條小徑,不要管它,繼續跟著小溪水走。

小溪從南向北把群山分隔在東西兩邊,東面的山望著西面的山,西面的山望著東面的山,彼此遙遙相望,護衛著小溪向前奔流而去。

抬頭看山,有的斜臥如睡,有的低頭沉思,有的抬頭望頭,有的傷痕斑斑。低頭看溪,一會兒寬得能容五六頭毛驢并排站著,一會兒窄得只能容下一只腳,一會兒從巖石中奔流而過,一會兒從泥沙中抽身而去,瀟灑自在,唱著淺淺的歌,不喧嘩,也不沉寂。

爸爸走在前,時不時回頭看看我,遇見路陡路窄處,便會拉著我的手繼續前行。

約摸走了有三個多小時,小溪水匯入了一條由由西向東流的大河,大河水泛起一個個水泡,在水泡的歡蹦亂跳中接納了給我們引路的小溪水。

我依依不舍地望著小溪水,沿著另一條小路,爬上一座斜臥著的山,就到了鄉政府。一排排磚瓦房整齊的站在土街道兩邊,莊嚴肅靜,三三兩兩的行人在土街道自由散漫地走著,房檐臺下稀稀拉拉地坐著幾個人。

我正欣賞著街道,突然聽見大喇叭發出了巨大的聲音:“前來參加會議的各位農民朋友們,趕緊到戲院集合,五分鐘以后大會開始!”

我看見各個磚瓦房里走出了黑烏烏的人,和街道的行人匯合在了一起,急急忙忙地向街道中間一個門擁去。

爸爸拉著我的手,跑步匯入了人群,像小溪水匯入了大河一樣,人群不時地冒出說話的泡泡,或笑的,或吐痰的,或嘰嘰喳喳的,或大聲喧嘩的。

抬頭遠望,寬敞的戲臺子上放著兩張長桌子,低個子黃書記坐在長桌子中間的椅子上,他的左右分別坐著兩個威武的男人。

“各位,安靜,安靜!現在大會開始!”坐在低個子黃書記右面的那個人繼續說到,“給大家介紹一下,坐在主席臺中間的是咱們的黃國俊書記,大家歡迎黃書記講話。”

主席臺下的廣場里響起了雷鳴般的鼓掌聲,黃書記站起來,微笑著對著臺下鼓掌的群眾鞠了一個躬,招了一下手,重新坐到了椅子上,開始了講話。

“各位農民朋友們,今天把大家從百忙中叫來,主要是因為我發現我們太窮了,經過我半年走村入戶,發現我們貧窮的原因除了干旱少雨這個客觀原因外,思想問題也是導致我們貧窮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今天我就談談我的想法,對的,希望大家采納,不對的,希望大家批評。”

黃書記用眼睛環顧了一下臺下,繼續說道,“現在我鄉絕大部分人家解決了吃飯問題,但還有一部分家庭吃不飽,尤其是吃不上白面,這是一個決不允許的事。

我們種的紅小麥顆粒小產量低,必須換種省種子公司新培育出來的品種,該品種比祖祖輩輩種了幾百年的紅小麥高產一倍以上,鄉政府也沒有多少錢,節約了一部分買回來了點籽種,一會兒分給各村報上來的最富有戶和最貧困戶。為啥如此分呢?

因為我們籽種有限,發給最富戶,主要考慮到他們種糧食有經驗,試種成功了帶領大家種。發給最貧困戶,考慮到他們吃飯有問題,種成功了,可以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

臺下人群開始議論紛紛,誰也沒種過,既然是實驗,就有分險,說不定還不如老紅麥呢,這個事沒有人爭搶著要。

“當然,這個新品種,咱們這里也沒有種過,如果試種成功了,明年全鄉種。”臺下的人們低著頭,聽著他還要說啥新奇古怪的。

“今天,我還要說我們這個頭腦問題,”黃書記一邊說著,稍停了一下,指了指自己的頭,臺下笑聲一片,都等著聽他咋說“頭腦”。

“我們這個頭腦要靈活呀,一直直著,會得病的,該彎的時候要彎一下。我們總想著種小麥呀種小麥呀,大家饑餓怕了,頭腦總想著吃白饅頭,可咱們這個地方呀,根據我調查,十年九年都是春夏旱,秋冬澇,說嚴重一點,就不適應種小麥,而大家拼命種小麥,反正山谷里地多,種十畝不夠就種二十畝,二十畝不夠就種三四十畝。

辛苦呀,在我走訪入戶中,許多人下雨天還在地里忙,半晚還不回家,許多農戶不做晚飯,勞累到半夜,回家吃個冷饅頭喝碗冷水就蒙頭大睡了,如此辛苦,可依然吃飯成了問題,我看見實在痛心呀。

前幾天,我去尚家河村走訪,我穿著雨衣,衣服都淋濕了,可一家六口人五口人還在地里干活,留在家里唯一的一個娃娃等著他姐姐拉毛驢回來抬水,他姐姐拉著毛驢到院子時,幾層衣服都濕了,雨順著衣服打線線流,可他的父母和兩個姐姐還在地里忙著,如此忙,家里卻只有少得可憐的一點糧食。從他家走出來,我心痛呀,鄉親們。”

他在說我家,我看見他用手擦了擦眼睛,臺下寂靜一片,兩千多雙眼晴齊刷刷地望著他。

“我反復考察,認為我們這個地方適應種杏樹,當然大家每家每戶都有杏樹,可一百棵以上的全鄉只有兩戶,我鄉要一千六百五十七戶,只有兩戶栽植杏樹在一百棵以上。

這兩家日子怎么樣?趙溝的趙保國,自行車,縫紉機,手表,收音機,以上這四大件都有了,我們其他農戶有一件也就成了富裕戶,他家的存糧三十擔,這還不是主要的,他今年杏干杏仁賣了二千二百元,一斤小麥才五角錢,有這些錢能買多少斤小麥呀……”

臺下一片騷動,那么多錢,一個女孩彩禮錢六千多元,常常弄的人愁眉苦臉賣毛驢賣羊的,多種些杏樹問題不就解決了。種杏樹好,大家紛紛點頭覺得黃書記說得有道理。

不過,這也是事實,一斤杏干二元,一斤杏胡一元,杏全身是寶。我家一個杏樹今年杏干杏胡賣了五十元。

“鄉親們呀,杏樹四年就可以掛果了,耐干旱,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我們這里種,我們應該大量在荒山荒溝種,把你們開了的荒地原原本本退出來,栽植杏樹吧。鄉親們,不要在沒日沒夜的干了,節省一點力氣,動動你們的頭腦,想想咋致富,不要蠻干苦干了。蠻干苦干的精神好,但巧干會干更重要。”

臺下再一次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黃書記的發言在一次又一次的掌聲中繼續著。

“我最后要說的是,我們一定要有愛心,對我們身邊的弱智、孤寡和殘疾人要幫助,不要忽視他們的存在,更不要嘲笑他們欺凌他們。

上天把災難降臨到這部分人身上,我們不應該再去拋棄他們,獻出你們的愛心,伸出你們健康的雙手,幫助他們解決吃飯問題和生活問題。謝謝大家,我的發言完畢。”

我用力地鼓著掌,掌聲久久不能平靜。

“各位農民朋友們,安靜,安靜,”坐在黃書記右面的那個人向臺下喊著,“今天的會就到此結束,會后最富裕戶和最貧困戶來主席臺領小麥種子和杏胡種子,每戶一袋小麥種子十斤杏胡種子,其他戶現在就可以走了。謝謝大家百忙中前來參加會,祝愿大家今年有個好收成,散會。”

人們開始陸陸續續往街道走,我背著杏胡種子,爸爸背著小麥種子,我們沿著原路回到了家。一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仿佛看到了一片片杏林,還有那在山風中低垂著頭的小麥,吃上白饅頭不再是夢。

山谷村夫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市| 万山特区| 祥云县| 西林县| 龙游县| 西吉县| 崇明县| 通山县| 南溪县| 永德县| 刚察县| 麦盖提县| 香港 | 彭泽县| 桂林市| 湟中县| 渝中区| 孟村| 南宫市| 赞皇县| 香格里拉县| 西城区| 桐庐县| 车险| 平远县| 青岛市| 安多县| 义马市| 抚宁县| 仙桃市| 石泉县| 原阳县| 增城市| 应用必备| 梁山县| 满城县| 涟源市| 凤山县| 宁德市| 马山县| 宜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