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南洋武帝

第十七章谷中激戰

正在黎利心神忐忑之時,黎思齊一臉凝重地從林中奔出,低聲向黎利匯報著什么,眼神中竟隱有些驚恐。

黎利的臉色也隨著黎思齊的話陰晴不定起來,幾乎是在黎思齊的話一完,他立即招來身旁的傳令官,低沉的號角聲隨即響徹山谷。

魚叉和虎爪驚異地看著那些藍衣武士不斷從林中涌出,在谷中空曠之地集結成陣。

三人組合已然打破,所有刀盾手均站到了最外圈,一陣咔嚓之聲中,原本不過四尺的盾牌兩頭伸出一截,離地那邊更多出幾根半尺左右的尖刺,整個盾長度頓時超過七尺。

又一陣號聲響起,外圍的士兵動作整齊地將長盾插在地上,側身以左肩抵住盾身,右手持刀,全神貫注地盯著自己的正前方。

盾墻之后,矛手將長矛插在身旁的地上,然后心無旁騖地取下背上的黑囊,低著頭不知在搗鼓什么。每一個矛手身旁,均有一名弩手持弩警戒。

黎利此刻已身處盾陣正中,望著不遠處的木屋,眼神復雜。

就在他剛才與鄭克武說話的時間里,四散分布警戒的藍山親衛,竟然無聲無息地被人殺掉整整十組!

藍山親衛每一個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與大明征戰的那幾年,幾乎每一仗都陪在他左右,與他一起沖鋒殺敵。可以說每一個均是百戰精兵,自身武技就不用說了,那種生死錘煉而得的警惕更非常人可比。

可就是這么一支精銳,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竟然折損了十組。若不是黎思齊巡查時發現尸體及時匯報,還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會葬生在這山林之中。

對方絕對是個可怕之極的高手!

藍山親衛均是三人一組,單看其能連殺十組而不令一人有出聲示警的機會,便知其級數遠在自己之上。不知多少次面對生死艱險而毫無畏色的黎利,此刻手心竟然直冒冷汗,雖身在重重護衛之中,仍不能稍減絲毫。

想了想,黎利朝木屋高聲問道:“大哥,傷你的到底是誰,他是不是還在這里?”

鄭克武此際已被魚叉和虎爪扶坐在凳上,看黎利如此緊張的收攏兵力,哪里還不明白鄭和已經開始下手。

雖然他所忠心追隨的海帝正是因被鄭和擒住才會喪命,但那畢竟是堂堂正正之戰,輸得心服口服。而對于黎利當年的行徑,他卻始終耿耿于懷,若不是他貪生逃離,他們至少能殺出施進卿的包圍,結局或許就會完全不同。

能在死前看到黎利敗亡,倒是正合鄭克武的心意,當下冷笑回道:“黎三郎,這次你就算拋棄手下,也救不了你的命了!”

黎利深深地吸了口氣,努力壓制住自己心底里的恐懼。這種感覺對他來說,已經變得有些陌生了。

二十多年前他之所以退卻,確實是由于心底里膽怯。

因為之前在他心中猶如天神般不可戰勝的陳祖義,竟然敗得如此快,如此慘。在這難以接受的現實面前,他更感覺到大明巡洋船隊的可怕,哪還有去面對的勇氣。

逃回安南之后,他再沒有年少時的豪情壯志,安心過著自己富家子弟那悠哉游哉的生活。

胡季犛(本姓黎,自封為王后改姓胡)篡位后授予金吾將軍之位,他欣然從命,很做了幾年不掌實權的清閑官;接著明廷統治安南,讓他做個小小的巡檢,他也不拒絕;中官貪圖他的家財,他無不應命,為此幾乎耗盡了家族數代的積蓄。

若不是那次意外,或許他真的就這樣碌碌無為地過完一生。

或許是他太過溫順,一次中官馬騏收的若干義子之一竟然看中了他的妻子范陳,無所不用其極地向他索要。

妻兒是他不可退讓的底線,忍無可忍之下,他憤而將其格殺,然后逃入山林。馬騏知曉后,立即派出大軍追殺,卻被他輕易擊敗。

試探出明軍并非不可戰勝后,他干脆扯起了反旗,自封平定王,開始了近十年的征戰。

十年間雖然各有勝負,甚至有幾次被逼得四處逃竄,但最終讓他挺了過來。

直至他得到智者阮廌的相助后,局面從此完全倒向他這一邊,明軍再沒有能力與他相抗,數次以弱勝強的大戰之后,他的自信心漲到了極點,深信再沒有自己不能戰勝的對手。

可是現在,那種熟悉而又陌生的恐懼感再度降臨。

在內心深處,他甚至已經猜到了對方的身份,也只那個只能用可怕二字形容的人,才能夠如屠土雞瓦狗般地輕易格殺他倚為臂膀的藍山親衛。

“可是三寶太監鄭和親臨?”挺直身子,黎利朗聲說道:“本王乃大明皇帝賜封的安南國王,等同與大明王爵!你想要誅殺本王,可曾請得皇上圣旨?若無旨而施以行刺,是謀逆之大罪!”

他已經想通自己這次來瓊州全在對方算計之中,隱匿已無必要,干脆挑明身份,反而對自己有利。只要自己沒有攻擊大明城鎮、衛所,這潛入之罪,事后派人遞上請罪金表,大明最多只是斥責兩句便了事。

只有雙方一天沒成為敵對,大明境內所有衛所軍隊均有保護他安全之責,是以他才立即讓藍山親衛立此防御之陣,以期引得周圍衛所注意,成為自己的援助。

魚叉和虎爪卻是不知內情,見對方竟然自稱安南國王,當下均是驚訝不已。

安南之戰先勝后敗,堂堂天朝竟對一小國無可奈何,實為大明開國以來最大的恥辱。他們雖然生在偏僻的村落,但畢竟與安南一水相隔,自然聽得不少關于這方面的傳言。

鄭克武顯然也有些意外,這些年他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雖然也聽過黎利之名,卻哪想得到昔日貪生怕死的黎三郎,竟然就是屢勝大明的安南一代雄主。

“唉……”一聲長長的嘆息聲中,鄭和從林中施施而出。

黎利這一招很是高明。

他現在擺明了死守待援,不論衛所還是巡檢司的人被他引來,在求自保之下,勢必得阻止自己殺他。無論如何,自己也不能向大明將士痛下殺手。

為今之計,只有速戰速絕,否則他這最后的心愿,便永無達成的機會了。

看著盾陣中那些士兵手中緊握的火統,鄭和暗自皺眉不已,安南的火器,他豈能不認識。

明朝開國時,火器已是軍中必備,但所得大多來自繳獲,直至攻破大都后才真正有了自己制造的能力。但前元在破城之前,也帶走了大批火器工匠,破城之后又死傷不少,一直到占領安南之前,明廷的火器人才都極為缺乏。

兩宋時期火器已經盛行,特別是南宋末期,火器產量和質量不斷提升,可惜先進的武器并不能主宰戰爭的勝負。

宋亡之際,沿海百姓紛紛出逃,大量的火器工匠也流散到了南洋與安南,而剩下的全被集中到了元大都。這些流散匠人在當時備受占城壓力的安南受到了重視,在其大力支持下,安南的火器有了很大的發展。

胡季犛的長子胡元澄便是有名的火器大家,戰敗被押送京城后,備受永樂皇帝的賞識,不僅赦免了他,還封以官職,讓其主管火器制造并培訓這方面的人才。明朝的火器發展,胡元澄貢獻極大,被明軍奉為“火器之神”。

雖然沒了“火器之神”,但黎利從起事時就對火器非常重視,傾盡全力的收攏那些失散在民間的火器匠人。經過數年發展,安南此刻的火器質量雖然已經落后于大明,但仍不容小窺。

簡單老楊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平市| 水富县| 大悟县| 方城县| 吉隆县| 泽普县| 蒙阴县| 孝昌县| 贵溪市| 侯马市| 民权县| 闵行区| 远安县| 夏津县| 婺源县| 南靖县| 库车县| 阿克苏市| 鸡东县| 高碑店市| 江西省| 建昌县| 伊宁市| 象州县| 江山市| 广西| 廉江市| 河津市| 弥勒县| 苏州市| 红河县| 纳雍县| 鄂托克旗| 威宁| 陵川县| 辽宁省| 桐乡市| 安龙县| 晋宁县| 铁岭市| 内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