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庸卻萬萬沒想到他最后說的會是這些,也是一愣,稍許才猜到,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的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吧。
“我一個太子,會跟你爭一個區區三千人的統帥嗎?
安俊,你是太小瞧我了,還是太小瞧你自己?
在我手下,稍微立下幾項軍功,難道,我還會在意這一個統帥的位置嗎?
可非要搞成今日這般,可惜啊,可惜啊。
說實話,你空有武力,是個良人,但絕非統帥之才啊。”
吳庸感嘆道。
安俊垂下頭去,不愿再多說一句,只安心等死。
吳庸了解他的感受,卻不會讓他這么輕松的死掉。
“將他帶下去吧,他就不用審訊了。”
吳庸關照道,安俊的情況他早了如指掌。
一人領命迅速將安俊押下,吳庸這才又重新站起來,環視一圈下面已經被今天這離奇遭遇弄的一臉懵逼的其他將士。
他們大多數人之前并不知道叛黨的事情,亦不知道吳庸布置下的一切。
但也慢慢看明白,這軍中出現了叛黨,吳庸果斷而迅速的處置了這些人。
士氣迅速的高漲起來,不知道為什么,每個人都覺得吳庸的到來,似乎會改變他們的命運,這是個很神奇的人。
吳庸處置完那些亂黨,這才長舒了一口氣,至少眼下不會立刻有群人拿刀沖上來將自己剁成肉泥了。
他看到這些兵士眼中有些畏懼都又有些期待的眼神,這才笑了笑,對他們說道。
“初來乍到,我并沒給兄弟們帶什么像樣的禮物。
這糧食呢,本來就是應該給你們的,你們天天在這里保家衛國,怎么能缺衣少食呢,所以,這只是我補上欠你們的東西而已。”
吳庸說道這里,頓了頓,悄悄的觀察了一下下面的反應。
他先夸下海口,說的好像糧食真的已經解決了一樣,先用此徹底穩住軍心。
下面的人卻安之若素,氣氛一片祥和,第一批麥種生長的種種神奇讓這些兵士對他的話倒有些深信不疑。
吳庸心知第二代種子是否能有成果還不好說,但暫時也先不理會,反正事已至此,大不了明天絕收了再逃唄,至少這次西山可不會有二百兵士來堵自己了。
所以,見下面已經相信自己,他再度慷慨激昂到
“你們拿命來報國,那我就要排除萬難,以我人頭擔保許你們。
三日后,絕不會叫你們再少吃一頓,三月內,補齊你們所用俸銀,并從此不會再拖欠你們一文錢。
且從下月起,所有人的俸銀都會翻上兩倍。”
他這話,猶如投下了一個重磅炸彈,將臺下的所有將士都炸的腦袋直嗡嗡響。
“再翻上兩倍,那不就是說漲三倍俸銀?”
人群立刻炸開了鍋,議論紛紛,都是一臉不敢相信。
大智眼下正在遭災,太子能解決了眼下的糧荒都已經算是了不起的恩情,被拖欠的俸銀他們根本就沒想過現在還能發下來。
原本以為怎么也要大災過去,待明年若無天災收成不錯后才有可能。
但誰都沒想到,太子竟然不但告訴他們,三個月就會全部補發,且還要在這大災之年給他們逆天漲俸銀?
即便他們已經深信這新統帥,吳庸太子是個神奇的人,但也沒人敢信,他所說的這一切有可能會實現。
吳庸本就料到自己所說在他們眼中有些匪夷所思,所以在高臺上看他們如此反應也是一笑而過,又接著道
“我要說的也就這么多,是否真是如此,你們就等著看好了。
但我丑話說在前頭,往后,對你們的要求和訓練也會有所不同,你們要成為這邊界最堅固的堡壘。
我從不相信任何銅墻鐵壁,因為鐵會銹,銅會綠,在堅硬的墻壁也硬不過人。
我從未聽說過,那個城墻是靠著它們自己就能防御敵人的。
而你們,在我心目中才是最重要的關卡,才是抵抗如洪水般敵人的大壩。
未來,我們的名字將會是戎人的噩夢,是讓所有敵人聽到就聞風喪膽的雄軍。”
眾人被吳庸一番話點燃了熱血,那個男兒沒有一顆雄心和一腔熱血壯志。
于是臺下,一片“殿下千歲千千歲的”高亢頌揚之聲。
吳庸在這眾人的頌揚之聲中緩緩走下臺去,從每一排每一個兵士面前徐徐走過,在他們每一人面前停留片刻,拍拍他的肩膀,給以期許和贊揚的目光。
很多人,眼中最后竟掛著激動的淚水。
等他檢閱完這支隊伍,才重新登臺告訴他們,新種下的麥株明日即可收獲,這次會先給他們留下一天的口糧,讓他們吃飽后,再度翻種,而這次翻種的麥粒則要三天后才能長成了。
等第三次種下的麥粒全部長成,足夠他們吃一年有余。
再以后,每次種下的麥種都需要一個月時間才能長成,只需要第一個月收割下的麥粒就足以讓這三千人吃上數十年。
因為這糧種每次長成幾乎都是幾倍的幾何增長,吳庸已經仔細算過,其實如果一切都沒問題的話,第三次種下后收割的麥子足夠這三千人吃上兩年,但他還是說保守了許多。
不想讓這些兵士覺得自己是個滿嘴跑“風”,好大喜功的統帥!
就這樣,他給眾將士描述的產糧還是嚇到了他們。
不過,吳庸也不用再解釋,因為不過就是四天后的事情,等著看就好了。
講完這一切,他讓楊越布置一些人分守幾塊田地,他心知肚明,那原本被他派去種田的叛將及其叛黨,應該早就被自己后來又派去的副將及早已埋伏好的令五百人給誅殺或活捉了。
安俊說的沒錯,他就是故意想盡一切辦法,將安俊的叛黨同伙一一分裂到各處,再以數倍的兵力一一擊破。
那個做了安俊奸細的狗奴才,被吳庸反利用了。
現在終于成功的又闖過了一次鬼門關,吳庸看著系統內不斷暴漲的幸運池,知道此次幾乎是完美的逆轉了一切。
剩下的,就是看看自己親自一一改造的基因麥種,是否能達到自己預期的產糧目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