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意做了個復盤——今年一年竟然又是分文不剩。她一路盤算著錢都花哪去了?雖說工資看起來不錯,但平均下來一天也就兩百多。這些錢要負擔租房、吃飯、零食、人情、交通、購書、護膚、娛樂、醫療、保險、生活用品、電子產品……雅意不愿意為難自己,畢竟生活過得太差,影響身心健康。
手機、電腦這些天天得用的電子產品,向來一分錢一分貨;這個月拔了幾顆智齒花了大幾千;平常日子又少不得買些水果、維生素、鈣片等補劑,一個月幾百,一年又是好幾千;盡管護膚品、化妝品都是打折時購入,可一個月下來也得300左右的支出……件件落到實處,分攤下來又是赤貧。每筆開銷明明都在精打細算,為什么到頭來還是沒錢啊?
想到這,她沮喪的心情更沉重了——生活真難啊。媽呀,那些買房的人怎么把錢省出來的?
大雪那邊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她的生活品質比雅意高得多,加上廣州生活開支本就大。她倆就這個問題足足聊了一個鐘頭,結論是:沒有房車、沒有存款的生活就像走鋼絲,隨時可能粉身碎骨。
記得年初時,她們倆就琢磨過攢錢的問題。大雪當時信誓旦旦說一個月只花3000,包括房租吃飯在內,后來隔些日子把標準提高到4000,然后是5000,最高的一個月甚至花了一萬六!
計劃常常有變,硬性的突發消費無處不在,反正就是沒錢存。
她們逐一分析哪些錢該花,哪些不該花:便宜的房子要么地理位置不好,上下班耗時太長,而時間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這個錢不能省;皮膚非常重要,太差的護膚品幾乎沒效果,這個不能省;飲食是氣血生化之源,吃得差體力就跟不上,相當于車子的汽油,省不得;經常用的東西如牙刷、毛巾、牙膏……不能用太差的,畢竟省也省不了多少錢……結論是:挨個盤點下來,一樣都不能省。
節流不行,只能開源了。大雪到處拉關系找項目來做,不管客戶多煩人、多神經質都接;雅意則加入更多寫稿群,一下班就搶單。結果是接單時有多興奮,干活時就有多痛苦。
盡管如此,大雪在某些時候有種天然的冷靜自持,這一直讓雅意很羨慕。雅意近段時間幾乎對碼字喪失信心,過去她曾把碼字當成神圣的事業,如今幾乎要立刻立下誓言:等有錢了,再也不寫這勞什子稿件!一個字也不寫了。
成長這么慢,賺錢這么難,愛情更是可遇不可求。以前那些靠抖機靈、碰運氣就能如愿的時期徹底過去了。
雅意開始理解那些世俗意義上的失敗者了。這種理解的原因是——她終于明白,自己永遠不可能像幻想中那樣出色。她甚至還不如自己曾經瞧不起的人,至少人家嫁得比她好,吃穿用度都比她精致講究。
李銀河教授說過一句話:“愛情發生的概率微乎其微。”
這令雅意一下子想到對自己表示過好感的張家銘和劉啟明,他們之所以對她好,大概也并非因為愛。在他們有限的擇偶范圍內,雅意是性價比較高的那一個而已——長相過關、性格獨立不用人操心、能養活自己不必花他們的錢,婚后就是現成的勞動力,包賺不賠。接著,她又聯想到曾經在凌風和佳期身邊短暫出現過的男生,也屬于同種情況。同學鐘伶俐一向有忍耐精神,可也不止一次說過后悔結婚——婚后并未享受多少歡愉,卻不得不承擔家庭責任,整個人動彈不得,反而羨慕起雅意來。大雪盡管是廣州本地女生,但家境不好,父親離世,母親多病,關鍵是在廣州沒有房子,條件稍好的男生了解到她的真實處境后,都選擇退避三舍。
這個世界似乎對雅意這個階層的普通姑娘完全封閉。她們曾天真以為讀了大學便可把握人生,能憑借聰明才智在事業上力挽狂瀾,用人格魅力征服優質異性,在愛情中享受快樂甜蜜。事實上,她們要很久才會明白,愛情并未發生,事業只不過是勉強糊口的行當而已。
似乎所有單身人士都有一種劣根性:雖自身有隱疾,卻總在等待完美伴侶的降臨。現實中遇見的人永遠不值得終身相許,因為我們愛的其實只有自己。
曾經以為只要功成名就,愛情會像空氣一樣易得,男人會欣賞自己獨一無二的內在魅力。現在看來,所謂事業根本是個笑話。想要未來活得好,就得先過好現在,而她們的精力連現在都過得支離破碎,哪還有精力談將來?平凡如斯,在這個世俗的世界,既拿不到功名,愛也早已沉睡。漸漸皮膚松弛、身材走樣、眼神不再年輕,她們在日漸稀薄的空氣中感到窒息,總覺得生活好苦,每分每秒都不讓人滿意。
其實所有困境,總結下來只有一個——缺錢!
如果有錢,40歲可以將身體維持在27/28歲,愛情更是觸手可得,誰會不喜歡年輕漂亮的富婆呢?失戀后可以喝最貴的酒,黑松露吃到撐!發條微博昭告天下,讓全世界陪自己悲傷哭泣。寶貴的青春可以用來做喜歡的事,而不是擠在寫字間苦哈哈賺取三餐一宿,還可以叫上閨蜜玩樂、旅行、體驗高空飛翔……體驗世間一切美好。縱你志向再高、才華再甚,若是沒錢,也不得不給人點頭哈腰,一來二去,一年半載下來就成了庸才。
但偏偏自己就是沒錢,很可能這輩子都是窮鬼,甚至房子都買不起,死時連個落腳之處都沒有,身邊又盡是勢利小人,無時無刻不在他們的勢利眼神下生活。天啊,這一生簡直是悲慘他媽給悲慘開門——悲慘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