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陽降落在丹陽城北門外,這里也有不少黃衣人把守。
城門右側,除了貼有已經看過的榜文,還有不少通緝令,俱是“墨家余孽”,著重講明這些人能奪人魂魄,褻瀆尸身,手段殘忍令人發指,遇到了一定要趕快報案。
他回想起先前看過的那場征戰,穿黑衣服的墨家人手段確實近于邪術,跟梅散彩路數相近。
不過穿黃衣服的陶家人也未見得高明正派多少,一水的左道之徒,大哥莫說二哥。
誰統治丹陽城都跟他沒有關系,靈陽急于見到那貝葉符錢。
尋常修士畫符,每次只能畫一張,聽師父說,天曜派有羅天衍星秘術,金鼎派也有熬樞制符之法,都可以同時制造出許多同類的靈符,甚至是成套的不同種類靈符,不過那至少得是玄門地仙才能辦到,還得在多人協助下啟動兩派各自的鎮教神器才行。
這貝葉符錢能夠被大量制造出來,作為代替金銀的貨幣流通天下,很有可能就是這兩派的高手開啟了鎮教神器所為,靈陽很想見識見識,同為玄門正宗的這兩家,制出來的符有什么特異之處,竟然可以跟自家丹陽派的外丹相提并論。
他跟城門口的黃衣武士打聽到錢莊的位置,便沿路直行過去。
錢莊很大,古香古色的,門口有五個年輕的小伙計正坐著聊天,靈陽進門以后,十只眼珠在他身上略掃了掃,便都站起來殷勤地接待。
“小公子要換符錢嗎?”
“對啊,在你們這里,可以用什么交換符錢呢?”
為首的伙計恭聲回答:“什么都可以,無論是金銀銅鐵,還是古書字畫,甚至一袋黍米,一件衣服也能換的。譬如您腰上這個葫蘆,就能換不少錢。”
靈陽愉悅地在葫蘆上拍了下:“這個葫蘆不換,我有丹藥,可不可以?”
“當然可以,小公子請往這邊請,稍作片刻,我們去請柜上朝奉過來。”
靈陽被讓進里間屋,伙計端進來現泡的香茶,剛喝了兩口,走進來一個略顯富態的中年男人,伙計引薦:“這是我們金朝奉,小公子要賣什么都可以跟他說。”
金朝奉十分客氣,先不進入正題,而是笑容可掬攀談:“小公子家里也是在這丹陽城中嗎?我在這里做了三年柜上朝奉,從未聽說哪家里有小公子這般人物。”
被人這樣奉承,靈陽也很高興:“我不在城里住,在丹陽山上,我道號靈陽。”
“哦——”金朝奉一邊點頭一邊在腦子里飛速閃過已知在丹陽山中的散修,“我冒昧地問一句,小公子跟玉泉峰的白水真人如何稱呼?”
白水真人是丹陽山最出名的散修,極為擅長煉丹,座下有十四位弟子,個個都是煉丹大師。
金朝奉挑個最大的,料想靈陽必然會十分尊敬地說“白水真人德高望重,我豈能認識?”之類的話,然后報出師門必定比白水真人矮上一頭。
按照他的想法,靈陽最多也就能說句“白水真人是我師爺”。
然而靈陽的反應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白水真人?那是誰啊?我不知道。”
丹陽山東西長八百里,南北也有四百多里,他住得丹華峰在群峰的最深處,道路極險,又經丹陽派歷代祖師用心布置,仙陣封鎖,外人很難到達。妙陽真人不屑跟外圍地區的修士打交道,靈陽年紀小,去年才凝成金丹,可以凌空飛行,活動范圍有限,因此雖然同在一處山域卻從未見過。
聽他講自己從未聽說過白水真人的名號,金朝奉是不信的:“在丹陽山中修煉的,誰會沒有聽過白水真人的大名呢?大約是你師父沒有給你講過吧,他一定認得,十有八九還去參加過玉泉法會,拜會過白水真人呢。”
靈陽撇撇嘴:“他有什么能耐?我師父會去拜會他?歷來都只有別人上趕著拜我師父的。”
“哦?那不知令師如何稱呼?現在何處修真?”
“我師父道號上妙下陽,向在丹華峰修煉,前不久他已經了道飛升了。”
金朝奉在心里撇嘴:什么丹華峰,從來沒聽說過,這妙陽道人,更是野雞沒名,草鞋沒號,不知道是哪個草窠里冒著的野道士!
至于說“飛升”,只存在于歷史傳說中之中。
他身為陶家供奉,經得多見得廣,常聽某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散修道者吹噓自家長輩得道飛升,觀其道法,卻粗鄙不堪,甚至引人發笑。
這三百來年,從未有哪個真正飛升過,哪怕是沖陽葉家新繼位的家主,號稱是千年才能出一位的不世奇才,也自道飛升無望,只能修證真仙,求個長生不朽罷了。
越有實力的越謙虛,越沒實力的越吹噓。
如今普遍說某個人飛升了,就是說那個人修仙不成,壽元告罄,死掉了,說飛升只是好聽,多是死者晚輩或者外人用的婉轉敬語。
這小子必是丹陽山中某個散修的弟子,師父剛死,他偷了師傳的東西拿出來賣。
金朝奉確定了靈陽的身份,開始轉入正題:“小公子要用什么來交換符錢呢?”
“用這個。”靈陽扭動青玉葫蘆,倒出一枚丹藥。
這丹有龍眼核那么大,黑黝黝的表面泛著一層紫色光潤。
此丹一出現,立時滿室飄香,不是花香不是果香,類似于檀木類的深沉的香味。
金朝奉隔桌坐著,嗅到滿鼻子濃烈香氣,精神為之一振。
他心中掀起驚濤駭浪,面上不動聲色:“這是什么丹藥?”
靈陽將他的驚濤駭浪看在眼里,有些小得意:“這個叫脫胎換骨丹,只需要一顆,就能讓人脫胎換骨,真氣源源不絕,使百脈暢通,不但病癥全消,連多年積攢的痼疾也可一并祛除。若是修行人吃錯了藥,體內積攢了丹毒,也可用它逼出體外,清洗干凈。”
“真的有這么神奇?”金朝奉揚聲喚伙計,“把白藥師請過來。”
很快,外面又來了個須發皆白的老頭,進門先嗅到藥香味,臉上露出掩藏不住的震驚之色。
金朝奉見藥師失態,便輕咳了一聲,給靈陽引薦:“這是我們陶氏丹樓的藥師,每天輪流在這里坐鎮,專門掌眼草藥的,且請他定一定品級。”
靈陽納悶:“哦?不是定價嗎?還要定什么品級?”
金朝奉給白藥師使了個眼色,白藥師解釋說:“丹藥品級共分九等,首看功效,次論手法,再辨材質。與人補益為九品,療傷祛病為八品,可醫絕癥者為七品,此三品為下藥,又稱凡品。可大補元氣者為六品,易筋洗髓著為五品,延益壽元者為四品,此三品為中藥,又稱靈品。立于形著為三品,立于神者為二品,立于道者為一品,此三品為上藥,又稱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