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仙緣非緣

第二章三緣(求推薦票!)

半炷香時間未到,從遠處緩緩走過來一位年輕模樣的道人。

那道人腳上道靴輕輕踏著一地的青草,手中款款提著一卷書冊,身著一襲青白相間的長道袍。

眾人等了好久,眼睜睜看著他從出現到抵達新弟子跟前,竟然花了差不多三四個時辰。

那年輕道人雖說是珊珊來遲,卻是不緊不慢地問道:

“諸位可是等急了?”

那模樣,若是在場的弟子誰有些法力,都一個大火球砸他臉上了。

年輕道人微微一笑,把自己長長的道袍后擺往后面一撫,沉聲說道:

“這便是本門給你們上的第二堂課!

道途漫漫,不能忍耐枯燥、孤寂,終究是行不遠的。

小道入門三載,卻有兩年多時間是在打坐修煉中度過。”

說完這番話,他才回到正題,洪聲說道:

“佟師叔已交了法旨離去了,接下來是本道帶諸位往黃原谷尋住處去!”

年輕道人領著一行人,邊走邊說道:

“小道姓宗,比諸位師弟早入門三年,接了這接引弟子旨令,各位新師弟們可以喚我宗師兄。

本門當中有著七峰十二谷的劃分。

你們入門時候看到的那七座擎天高峰正是七峰,這以后你們會接觸到。

小道現在要領你們去的是十二谷之一,名喚:黃原谷。

黃原谷里頭建著屋舍千座,專門給你們這些剛入門的新弟子們居住!

但是在三年之后,會有內門的執事長老來考校你們功法修煉進程,以此來決定你們日后的分配。

現在!

爾等都隨我先去黃原谷里的雜事房。

領一套宗門賜予你們的入門物什。”

說完,宗師兄走在前頭自顧自地就加快起了腳步,一眾弟子沒得辦法也只好緊緊跟上。

走過漫漫草地,映入眼簾的是兩座矮峰。

不比于先前看到的高峰,這兩座矮峰顯得有些突兀,倒不像是仙家地方應有的。

看見新弟子們仿佛有些嫌棄似的,宗師兄也是催促著一起走進兩峰之間留下的谷門。

一入山谷,卻是別有一番洞天!

誰曾想到,兩座低矮山峰間竟然有著這么一片恢弘廣闊的營地。

沒錯!

就是營地。

不再是那種瓊樓玉宇的仙家畫風,倒像是凡間兵馬行軍打仗所立起來的大營。

只是遠處依稀看到比例不多的屋舍,大半都是簡陋的營帳。

輾轉繞了好久,宗師兄才領著弟子們抵達一座略高于周圍房屋營帳的石屋跟前。

只見石屋門口立了兩座饕餮石雕。

煞是威風!

上面略微破舊的牌匾上。

龍飛鳳舞地寫著:

雜事房!

三個大字。

不用說,正是黃原谷內儲藏、分配日常物資的地方。

一行人跟著宗師兄,緩緩走進雜事房當中。

一進門許應便看見一個老道坐在椅上,手里握著個酒葫蘆正美美地喝著。

又看了眼屋內的擺設。

亦是十分井然有序,一箱箱或大或小的箱子有規則的擺在地上。

老道面前的桌子上也整整齊齊地擺著許多文牘。

許應心想:不愧是仙門大戶!

小小的一個儲物房都能這般規矩。

“馬師伯,弟子領新進門的師弟們來取衣物了!勞請師伯開下丙字倉庫的靈鎖。”

宗師兄恭敬地向老道人俯身說道。

“宗師侄,你身上靈機飽滿,不尋思閉關突破。

竟去接了這麻煩的接引新人的事,不怕誤了自己的道行修行嗎?

三年前與你同入門的弟子也就你們幾個不爭氣的還留在練氣三層呢!”

老道一邊困惑地問道,一邊從衣袖中掏出一張明黃符紙交與宗師兄手中。

“多謝師伯關心,弟子領了任務獎勵的一瓶養靈丹便去閉關修行。”

說完,宗師兄就趕緊領著許應一行人去了丙字倉庫。

估計是受不了師叔說教了罷。

約莫一個時辰后,

眾人領了新弟子的衣物、靈牌、玉簡等便各自往自己的住處散去。

“許應,許應,我在丁區三十七號屋,你被分配在哪兒呢?”小胖子葛云一臉激動地問道。

“我啊!我在甲區九十八號屋。

據說甲區的靈機是整個黃原谷最多的!”許應嗔嗔地答道。

“怎么同樣是新弟子,你在甲區,而我在丁區?”

小胖子葛云也是有些困惑問道。

一旁同樣是領到甲區牌子的一位新弟子見狀,忽然神色鄙夷地譏笑道:

“也不看看你是什么資質?五靈根的廢物而已。

只配在丁區等著三年后被踢出宗門。”

話一出口,他也意識到自己有些失言。

周圍那些同樣被分在丙、丁區的新弟子全都同仇敵愾地盯著他看。

宗師兄自己也是資質不如同屆,當即冷冷說道:

“你!還不快給這位師弟道歉!”

出言不遜的這位新弟子其實也是拿了甲區牌子有些忘乎所以。

既然宗師兄給了臺階下,他也很識趣地低聲給葛云致了聲歉。

雖說受了他的道歉,葛云臉上卻還是一直焉焉的。所以,他只是和許應閑聊一二,便拱手告辭。

等得一眾弟子都是返回住處,宗師兄也是安然回去交了法旨。

......

靈根之說,古來有之。

靈根作為凡人踏上仙路最基本的憑證,有靈根意味著能夠直接修煉真氣。

得道成仙,不在話下!

身具靈根之人,自然稱得上算是天地所鐘,盡管同樣是身具靈根也是有著三六九等之分。

有的人先天單靈根,修為一日千里,有的人四、五系的雜靈根修煉起來也是頗為費勁。

這批朝云郡來的新弟子中只有兩位雙靈根的孩童,就被一同安排在佟仙師的車馬后頭,嚴加看護視若珍寶。

許應自己只是水、木、土的三系靈根,不算好也不算太差,也就能勉強被分配到甲區修煉。

但是許應相信只要自己苦修不綴,也是能修煉有成的。

......

甲區九十八號,位于整座黃原谷靈機最密集的區域,號數越往前據說靈機越多。

而排在許應前面的——

都是這批新弟子里頭的翹楚!

剛才許應便聽他人談道說,這次一同入門的竟然還有百年一遇的單靈根天才,喚作“馮三立”。

他乃是大寧黑山郡一個馮姓練氣士家族送來的,被安排在甲區一號屋。

許應想著自己偌也是這般好的靈根天賦該有多好,怕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修煉有成,回山陰重振許氏門楣了!

許應在偌大的黃原谷屋舍區域,逛了許久,方才找到了這座九十八號屋子。

一路走來許應也發現丙丁二區的屋子多是入谷看到的那種簡陋營帳。

而乙區則以竹屋居多,到了甲區全是清一色的石屋。

許應心里不禁慶幸起來,幸好自己靈根天賦勝過他人一籌,才能得以住進石屋。

屋子不大,通體都是灰色石頭筑造,顯得十分方正整齊。

一排排同樣的石屋讓人有一種肅穆的震撼感覺!

許應進了屋,盤坐在地上取出了雜事房中取得儲物袋。

這儲物袋是仙人用特殊法門煉制而成的,有半方大小的空間可以給人存放那些死物。

這一行人雖然只有百人,但宗師兄只給了兩位雙靈根的弟子,以及十幾個靈根稍好的新弟子發放了儲物袋。

其他的弟子都是手捧著那些物件出的雜事房。

因為還未修煉的緣故,宗師兄給有了儲物袋的弟子一個特殊的使用法門,讓新弟子得以從儲物袋中取出東西。

許應一咬牙,用小指在嘴里咬出幾滴自己的鮮血,滴在儲物袋上頭。

而后,又念了句宗師兄給的法門口訣。

只過了一剎那,許應就感覺自己與這儲物袋之間仿佛有了妙不可聞的聯系。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仙家手段吧!

隨后,許應鬼使神差地心神一沉,仿佛神識穿過袋子從里頭把東西倒在了跟前的地上。

擺在許應面前的是一枚靈牌,一卷玉簡,一套衣物以及幾瓶丹藥。

許應拿起靈牌便看到靈牌上寫著“萬松門永福三十二年,外門弟子,許應”的字樣。

許應取了玉簡,將其緩緩鋪開在跟前。

只見這玉簡上面浮現出了諸多文字。

許應又是取出一旁一瓶比較明顯的丹藥服下。

這丹藥乃是宗師兄之前提到的通識丹。

丹藥吞入口中。

許應在轉瞬之間便好像掌握了所有大寧朝的文字。

原來這玉簡上記錄著三卷經書,它們分別是:

《松元經》、《萬松門規》以及《大寧概略》。

《松元經》許應只是粗粗一看就想著先放一頭。

一來是《松元經》字數太多許應看得眼花撩亂,二來許應有些迫不及待想見見自家宗門的境況。

于是,許應略過《松元經》的內容,撿著這《萬松門規》便欣欣然看了起來。

《萬松門規》與其說是記錄萬松門各項門規的,倒不如說是吹噓萬松門成就歷史的文章,里面寫道:

萬松門始建于前朝申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兩千多年以前,那個時候大寧都沒建立。

創派祖師一身神通冠絕當代,鼎盛時期門中七八個元嬰期的高人前輩坐鎮,單靈根弟子每代都能收招到一兩個。

令許應有些詫異的是,這門規居然花了大段的篇幅把萬松門以往那些元嬰期前輩們的豐功偉績通通夸了一遍。

而后,才是真正記載門規的內容。

門規其實也很簡單,概而論之便是:

不得欺宗滅祖,不得仗勢欺人,不得同門相殘……

同時,《萬松門規》,也是詳細介紹了黃原谷新弟子的行程安排,每隔三年黃原谷都會迎來一批新的弟子。

在黃原谷內修煉滿三年之后就是黃原大比,取其優者進入青松谷為內門弟子。

大部分弟子其實是會被派往灰石谷繼續充當外門,實際上這些灰石谷弟子熬個一兩年就會自己離開宗門,回到凡世“享受生活”去了。

而頭頂屹立的那七座高峰,惟有其中的一座“松老峰”,新入門的弟子可以上去接取法旨任務,其余諸峰相對于現在的許應來說都是禁地所在。

許應仔細琢磨了完一會門規,方才把目光往那《大寧概略》挪去,耐心看完《大寧概略》。

許應發現自己先前對大寧朝的了解當真是九牛一毛。

大寧朝幅員萬里,其中靈石礦藏不計其數!

東邊是蓬萊海,海上有座蓬萊仙島。

島上駐扎了許多修士,共同抵御東海的海族、妖獸。

南邊山南十六國紛亂不止,靈機又是十分淡薄,乾寧兩國都對其視作雞肋。

山南也很難會培養出金丹以上的修士,所以整體地位極低。

西邊的乾朝與大寧實力相仿,每隔幾年都會與大寧兵戈相見。

一來爭奪靈石礦藏,二來消耗本國過多的人口。

北邊一道長長的玉屏山脈有如一條玉帶環佩在大寧頭上。

一座玉屏山懸立又若珠飾。

《大寧概略》上記著諸多的練氣士家族的分布和很多許應以前毫不知情的東西。

比如:大寧朝西郡的牧家和東郡的江家,竟然是和皇室不遑多讓的修真世家。

三家都有金丹期的老祖坐鎮,并稱為“大寧三大修真世家”。

又比如,同為五大宗的靜月觀只收女弟子,而另一大宗白靈谷只收男弟子之類的異聞奇錄。

如此種種辛秘,竟看得他有些忘乎所以,漸漸沉浸其中。

天色漸漸暗下。

許應不知不覺已經盯著看了三個時辰!

一想起宗師兄所言,再加上許應本就靈根資質不算出眾。

當即,他便又拿起《松元經》認真研讀起來。

《松元經》開頭便指出——

成仙得道,非緣非運!

“修仙之緣”由天緣、地緣、人緣三法組成。

天緣取象于天,合天之德。

地緣則講究:法、侶、財、地。

法便是修行之法,許應手頭的這本《松元經》,便能起到法的作用。

侶則是修行途中所遇到的一應道友,包括了許應以后需要拜的師尊,或是一應的同門師兄弟等等。

財,便是靈石、符隸、丹藥等等。

其中“地”字最是關鍵,具一方靈氣,順地之道。

但對于許應如今來講,既然入了萬松門內,便由不得他操心這等地字方面的問題,黃原谷內自有供他前期修煉的充沛靈機。

人緣一要自身為不世仙才,二要天人合一,心境無礙。

所以修仙者之人應具有大毅力、大志愿、大勇氣,經多年苦修方能有成。

而后,

《松元經》上標注有如今整個大寧修真界所盛行的修煉境界:

練氣、筑基、金丹、元嬰、化神。

其實元嬰期修士便已經算是整個修真界的天花板了,能有元嬰期修為足以在整個大寧開宗立派。

對于每個境界,《松元經》上都有粗略的講解,但大部分許應現在是看不太懂的。

講解后面是一些新手入門所需要習練的運氣法門以及注意事項等等。

將這些東西一一看完后,

許應這才正式開始了自己第一次的修煉。

……

求收藏(╥╯^╰╥)

求推薦票^_^

求訂閱!

來打可愛多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柏县| 昌平区| 白水县| 成都市| 高雄县| 长治县| 宝应县| 兰溪市| 金秀| 津市市| 柳州市| 陈巴尔虎旗| 互助| 隆化县| 长丰县| 邹城市| 玉树县| 徐州市| 宁都县| 马公市| 万山特区| 仪征市| 岳池县| 湖南省| 蚌埠市| 淮滨县| 阜平县| 邵阳县| 敦煌市| 云和县| 安吉县| 桃江县| 天柱县| 芮城县| 澜沧| 东丽区| 格尔木市| 沂源县| 上虞市| 奉节县| 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