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嘉桐和章亞飛來到醫院走廊的盡頭,果然看見一間辦公室的門上掛著一個小牌子,上面寫著“李斯特大夫”。穆嘉桐抬手輕輕敲了敲門。
“請進。”里面傳出一位中年男性用英語說話的聲音。
穆嘉桐推開門,只見一位黑人大夫從放置在辦公桌的電腦上抬起頭,詫異地看著二人。
穆嘉桐首先開口說道:“您好,李斯特大夫。我們想向您打聽一件事情。”
李斯特說:“你們好。什么事情?請說吧。”
穆嘉桐說:“昨天你們醫院收治了幾位據說被外星人打傷的病人,我們聽說您是接診這些病人的大夫之一。我們想向你了解一下,這些傷員是如何被送到這家醫院的?”
李斯特說:“是一個名叫‘芝士花頭’的慈善組織送過來的。你們是中國人嗎?這個慈善組織也是中國的。”
穆嘉桐驚喜地說:“太好了,我們是中國人。您能告訴我,怎么才能聯系上這個慈善機構呢?”
李斯特說:“請稍等,我這里有他們給的一張名片。”
他打開抽屜,取出一張名片,說:“這個人是‘芝士花頭’駐朱魯市辦事處的代表,你們去找他就行。這張名片你們拿走吧。”
穆嘉桐接過名片,發現名片的一面印著英文,另一面印著中文。名片主人名叫何立本,是慈善組織“濟世華佗”駐霍恩國首都朱魯市辦事處的代表。名片上還印著辦事處的地址和聯系方式。
穆嘉桐和章亞飛向李斯特大夫表示感謝并道別,走出他的辦公室。穆嘉桐立即拿出手機,撥打了“濟世華佗”辦事處的電話。
對方接通電話,用英語問道:“哈嘍,誰在打電話?”
穆嘉桐用中文說:“您好,請問您是何立本先生嗎?”
何立本用中文答道:“是的,請問您是哪位?”
穆嘉桐說:“我叫穆嘉桐,是京城啟明星傳媒公司的一名記者,我和我的同事今天剛剛抵達朱魯市。我們想到您的辦事處,向您了解一件事情,可以嗎?”
何立本問:“你們想了解什么事情?”
穆嘉桐說:“就是昨天你們從北方山區轉移到朱魯市的幾個傷員的事情。”
何立本說:“好的,你們過來吧。知道辦事處的地址嗎?”
穆嘉桐說:“知道,醫院的大夫把您的名片給我們了。”
何立本說:“你們打一輛出租車,告訴司機地址,就能找到我這里了。”
二人來到“濟世華佗”駐朱魯市辦事處。辦事處位于一棟居民樓里,是居住、辦公合用的一套公寓,陳設很簡單,估計租金也不會太高。
三人見面后,再次相互做了介紹。
穆嘉桐開門見山地說:“我聽醫院大夫介紹,那幾個傷員,是你們從北部山區轉移過來的,是嗎?”
何立本說:“是的,‘濟世華佗’在北部山區有一個醫療點。那里實在太貧窮了,缺醫少藥,所以我們就在那里設立了一個醫療點,向當地的游牧部落居民提供醫療服務。”
穆嘉桐說:“北部山區不通公路,也沒有通訊網絡,你們與醫療點之間如何進行聯系呢?”
何立本說:“辦事處里有一臺大功率電臺,是專門用來同醫療點進行聯絡的。辦事處里只有我一個人,主要負責醫療點的后勤保障。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每隔一天,我們都會安排一架救援直升機從朱魯市飛到醫療點,把那里所需藥材、食物、桶裝飲用水和發電機所需燃料運過去,當天返程的時候,還會把那里的危重病人運過來。病人在這里治好后,也可以搭乘這架直升機回到北部山區。”
穆嘉桐問道:“醫療點有多少工作人員?”
何立本說:“有4名大夫,都是國內來的志愿者,另外還有6名護士和4名工人,都是霍恩國人。我們除了要保障這14名工作人員的生活需要外,還要向那里的住院病人提供食物和飲水,消耗很大,必須每兩天送一次。”
穆嘉桐說:“我們能搭乘這架直升機前往醫療點采訪嗎?你們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救死扶傷,應該得到大力宣傳,或許還能幫你們籌募到更多善款。另外我們還想了解一下外星人的事情。”
何立本略微遲疑了一下,說:“可以。直升機明天上午10點從朱魯市起飛,下午3點返回。你們明天上午8點之前到辦事處來,我送你們到直升機起飛的地方。如果你們不想當天返回的話,最好自己準備一些面包、餅干。醫療點的伙食,都是由在當地雇傭的一名工人加工的,你們肯定吃不慣。”
與何立本道別之后,穆嘉桐和章亞飛在附近一家賓館訂了兩個房間,在房間里放下行李,又一起出來,到不遠處的一家大型超市,購買了面包、餅干和巧克力。
超市里竟然還有從中國進口的食品,包括牛肉干、午餐肉和方便面,讓穆嘉桐喜出望外,也順便買了一些。
兩人各自回到自己房間,痛痛快快地洗了一個熱水澡。他們估計,到了山區,熱水澡將是一種奢望。
然后,二人又把行李重新整理了一遍,只把必要的設備、食物和少量衣物帶上。當地沒有通訊網絡,所以必須帶上衛星電話,以便隨時向國內發稿和聯絡。不需要攜帶的東西,都集中放在一起,明天寄存到“濟世華佗”駐朱魯市辦事處。
第二天上午,穆嘉桐和章亞飛搭乘“濟世華佗”租用的救援直升機,抵達“濟世華佗”在北部山區的醫療點。
直升機降落在醫療點旁邊的一塊空地上。醫療點的2名男護士和4名工人,開始從直升機上卸下貨物。
此前,何立本已經通過電臺,向醫療點工作人員通報了將有兩名國內記者要到醫療點采訪的事情。當二人抵達醫療點的時候,三男一女一共4名中國大夫對他兩人都很熱情。
醫療點是利用一座廢棄教堂搭建起來的。廢棄教堂經過修繕,被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接診室、手術室、倉庫、廚房兼工作人員餐廳,以及4名中國醫生和兩名當地女護士的宿舍。教堂前面的空地上支起三個大帳蓬,分別是男病人的住院病房、女病人的住院病房和男性護士與工人的宿舍。
醫療點周圍豎立著密實的鐵絲網,以阻止野獸闖入。
醫療點負責人是羅求恩大夫。
見面寒暄之后,穆嘉桐和章亞飛向羅大夫問起外星人襲擊的事情。羅大夫告訴他們,到這里來就醫的傷者描述說,外星人具有類似人類的外形,但是要比人類高大得多。外星人襲擊發生在5天之前,地點位于醫療點西部,傷員們從那里騎馬到醫療點用了兩天時間。到醫療點的傷者有20多名,其中6人傷勢比較嚴重,被直升機轉移到朱魯市。
羅大夫還說,那次襲擊造成的傷亡人數很多。據估計,死亡人數超過50,受傷人數超過100。部分傷員由于傷勢過于嚴重,放棄了到醫療點救治的機會。還有一些傷員不相信中國大夫的醫術,寧可相信部落里的巫醫,不愿意到醫療點來接受治療。所以只有20多名傷員來到醫療點。目前,還有15名傷員在這里住院治療。
穆嘉桐和章亞飛拿起攝像機等采訪設備,把醫療點的內部陳設、外部條件和周圍自然景色,都拍攝下來,并對大夫、護士和住院病人分別進行了采訪。采訪病人時,一名當地女護士充當翻譯。
當晚,二人把采訪素材整理成新聞報道資料,通過衛星電話發往京城的啟明星傳媒公司總部。
國內時間第二天早上,穆嘉桐和章亞飛采寫的有關中國“濟世華佗”慈善機構志愿者在霍恩國北部山區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聚居區域救死扶傷的報道,在啟明星傳媒公司網站上播發出來,感動了無數讀者,引起受眾的普遍關注。
很多受眾留言表示,那里就是傳說有“食人族”的地方,中國志愿者不畏危險,到那里奉行醫者仁心,實在太偉大了。
當陽光照射在霍恩國北部山區里的“濟世華佗”慈善機構醫療點的時候,章亞飛接到傳媒公司總編輯打來的電話,對章、穆二人有關醫療點的報道給予充分肯定和表揚,并叮囑二人在這種惡劣環境中采訪一定要注意安全。
穆嘉桐、章亞飛和醫療點工作人員依然沉浸在輿論宣傳所帶來的喜悅中時,一架軍用運輸直升機徐徐降落在醫療點外的空場上,從直升機上下來一名年輕軍官,進入醫療點主建筑。
“這里已經被劃為軍事禁區,所有人員立即離開。”年輕軍隊對房屋里的人大聲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