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guī)煾甘峭趿x老師,他可是一個很有名的作家,業(yè)內(nèi)口碑也是相當(dāng)?shù)暮谩!壁w小康嘿嘿一笑,露出了一口潔白的牙齒道,說這話的時候,趙小康一臉的自豪。
李竹不喜歡看武俠小說,自然對王義沒有一點印象,接下來的表情便是一臉的茫然。
倒是趙小康說完之后便相當(dāng)主動地將手機(jī)遞給了李竹,“喏,你看,這上面有我?guī)煾傅馁Y料。”
這回李竹倒是饒有興致地接過手機(jī),查看起王義老師的相關(guān)信息來。
看完之后,她忍不住地點了點頭,“看不出你的師父挺有能耐的,對了,你是怎么拜他為師的?”
這話問的趙小康自然有些小小的尷尬,總不能說自己厚著臉皮給人主動打電話要求合作這個事實吧。
這種話自然不能說,說出來對誰都不好。
寫小說的腦袋瓜子自然轉(zhuǎn)的很快,趙小康也不例外。
“在一個名作家見面會上認(rèn)識的,我們見面后一見如故,一見傾心,暢談了很多,最后是他主動收我為徒的。”趙小康大言不慚道。
李竹噗嗤一笑,“吹牛吧你,人家一個名作家會主動收你為徒,剛才我看了百科資料,王義老師可是從來不收徒弟的。”
“你懷疑我是冒牌?”趙小康倒也不生氣。
李竹笑了笑,“這點我沒有懷疑。”
“對嘛。”趙小康嘿嘿一笑。
“而是我根本不相信。”李竹還沒有說完便是捂著嘴偷偷地笑了起來。
這小妮子,趙小康一臉的“咬牙切齒”,又被她給晃點了。
地鐵高峰已過,車廂里面的人是越來越少,兩人差不多還有一個小時才能到汽車廠,為了打發(fā)這無聊的時間,李竹忽然間對趙小康的征文小說很感興趣。
有求必應(yīng),這是趙小康對美女的一貫宗旨。
當(dāng)他把稿件拿給李竹的時候,李竹不免一臉驚呼,“這么厚?”
“這不算厚,我才寫了三分之一呢。”趙小康能明顯感覺到李竹臉上驚訝中所蘊含的崇敬之色。
“呵,我看看,好好拜讀一下大作家的風(fēng)采。”隨即,她便是接過這厚厚的稿件,微垂著腦袋,像是個愛學(xué)習(xí)的小學(xué)生一樣,認(rèn)真地看了起來。
女孩子多數(shù)都屬于多愁善感的人,李竹雖說性格比較外向,但是她大大咧咧的性格里面仍然潛伏著一顆少女心。
這本書對于王義這樣有著豐富閱歷的中年男人來說都可以用“催淚”來形容,對于李竹這種干涉人事的小丫頭片子更是如此。
不多時,她便得看的是稀里嘩啦。
這點倒是讓趙小康完全始料未及的。
他又是遞紙巾,又是安慰。
不過這仍然止不住李竹那嘩啦啦的淚水。
趙小康被弄得是尷尬不已,大小姐,你說你感動就感動,別哭出來啊,這,這特么地鐵上的人都拿異樣的眼神看著我呢。
渣男……,當(dāng)最后一個中年婦女嘴里輕輕地罵出這么一句話,她便是也迅速離開了這節(jié)車廂。
偌大的車廂里面只有趙小康跟李竹兩個人,身邊幾米之內(nèi),所有活物都灰飛煙滅。
李竹不停地抽泣著,趙小康見著自己根本無法安慰她,急的在一旁直搓手。
好一會兒,李竹這才停止了哭泣。
“都是我的錯,不應(yīng)該讓你看這本書。”趙小康趕緊做著深刻的自我檢查。
李竹用著哭紅了眼睛看著他,隨即搖了搖頭,“不,不是你的錯,只是這本書太戳中人的淚點了,我現(xiàn)在這個樣子是不是很丑?”
“確實有些丑,小眼睛,塌鼻子,厚嘴唇……”趙小康將毒舌的功力調(diào)到了最佳狀態(tài)。
顯然,李竹的眼睛不小,鼻子不塌,嘴唇也不厚……
聽了這家伙對自己現(xiàn)在的描述后,李竹一臉的哭笑不得。
“你這稿件還要嗎?”快要下車的時候,李竹問道。
趙小康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要啊,這上面有我?guī)煾笌兔π薷牡牡胤剑业冒凑者@個來。”
“我以為你不要了,準(zhǔn)備拿給我同事看。”李竹有些不好意思道,“她們看了之后估計跟我一樣,都會哭的稀里嘩啦的。”
李竹這么一說,倒是讓趙小康有些吃驚,他連連道:“你看的都是稀里嘩啦,不怕她們也跟著一起掉金豆子?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呢。”
李竹搖搖頭,瞪大著美麗的眼睛道:“這本小說雖說是很戳中人的淚點,但是看起來也能讓我們思考很多,也能體會很多。對了,那些女人的結(jié)局是怎么樣的?你能不能給我說一下?”
趙小康喜歡美女,尤其是那種梨花帶雨的美女,他對這類型的美女更是一點抵抗力都沒有,因此見著李竹提出這個問題后,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這種時候,不能被女孩子給牽著鼻子走,要最大限度地勾引起她心中的好奇心。
不過他也不能太過于裝深沉,稍微猶豫一下后,他告訴李竹,這本書的結(jié)局還真的沒有想好,或許很悲慘,或許很幸運……
“你希望是哪一種結(jié)局?”趙小康主動把這個問題扔給了李竹。
李竹倒沒有想到她能夠?qū)@個故事的結(jié)局來做個定性,不過既然接受了這個問題,她還是要回答。
頓了頓之后,她一臉認(rèn)真道,“作為我來說,我希望結(jié)局是美好的。”
趙小康笑了笑,“那我盡量朝你這個結(jié)局來,不過從故事所發(fā)生的時間點來看,距離抗戰(zhàn)勝利還有好幾年,想要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勾勒出一個完美的結(jié)局,很是傷腦細(xì)胞,你送我一些補腦液,沒準(zhǔn)我能想出來。”
李竹聽了之后,也是忍不住地點了點頭,想象與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總是很遙遠(yuǎn),比起想象來,現(xiàn)實很多時候都不如人意。
兩人一路討論著劇情,李竹也完全沉浸在了這本小說之中,對于小妮子的問題,能夠回答的,趙小康都一一作了解答,不能回答的,他還是很克制地保留住了小說的懸念性。
“晚上……”趙小康還沒有說出口,他的話音便是被李竹的電話鈴聲給打斷了。
“抱歉,我接個電話……”李竹沖著他不好意思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