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已經(jīng)到了上學(xué)的年紀(jì),而第一次作為父母送孩子報名老董來說,是有點忐忑的。因為他沒有機會讀書上學(xué),曾經(jīng)幾何也很向往能夠走進學(xué)校的,但是那時候家里貧窮,早年就出來謀求生機,沒有這樣的機會,只是送過弟弟去讀過學(xué)堂。
站在村里的祠堂的門口,遠遠的張望過里面。村里的教書先生,據(jù)說是以前大城市回來的。由于父母身體不好,回到鄉(xiāng)下照顧父母晚年,在村里當(dāng)起了教書先生。村里騰出一間祠堂,里面擺著幾十張小課桌,算是個校舍。唯獨幾次進去,還是和師傅去幫工修繕里面的課桌的時候的在里面待過。
而且每次都是放學(xué)沒人的時候,老董也記得自己曾經(jīng)坐在最后排的小座椅上,看著黑板上留下的未曾擦去的粉筆字,然而幾乎沒幾個認識的。也夢想著有一天也能聆聽郎朗的讀書聲,得到老師的教誨,然而這對老董這不過是個夢罷了,就寄望弟弟們能好好讀書。
這年少的記憶對老董是一種深深的遺憾,現(xiàn)在自己為人父母,再難也要送孩子去念書。,什么讀書改變?nèi)松惖母呱畲蟮览砝隙赡苓€沒上升到這個理解的高度,但是他知道讀書的人大部分比自己過的好,就像廠里哪些讀過書的技術(shù)員,讀過高小的都在廠里擔(dān)當(dāng)一定技術(shù)工種,工資大部分也比自己高。老董的工廠是從事設(shè)備制造的,所以木工在這里只是輔助型工種。所以老董深深明白多讀點書,孩子們也許以后會有好的出路,會有機會比現(xiàn)在的自己過的更好。
那時候支邊支內(nèi)的城市里都是以廠礦院校為單位,大型一點的廠礦院校會開辦子弟學(xué)校。也會吸收附近一些小的機構(gòu)和地區(qū)范圍內(nèi)的孩子上學(xué)。其實很早的時候就有學(xué)區(qū)房這個概念,只是那時候不是對口房產(chǎn),而是對口廠礦院校職工的工作證,有些還要開介紹信。老董的工廠不算太大,沒有能力開辦學(xué)校,所以對口的是離開他們?nèi)墓锿獾囊粋€大型的收割機制造的子弟學(xué)校。
一大早天還沒亮,老董就把自己唯一的一套比較新的藍色工作的服拿出來,里面套好一件半新的海軍短袖衫。老董沒有皮鞋,只有一雙相對比較新的黃膠鞋,這是老董能拿出的最體面的一套衣服了。希望報名的時候給人家留下一個好印象,人靠衣裳馬靠鞍這個淺薄的道理,老董還是懂的。
大丫今天很早就被美娟拉扯起來,梳了兩個小辮子,穿了一件碎花布料的小襯衫,下面是一條改小的黃色軍褲,腳上穿了一雙新買的黃色小號膠鞋,背了一個彩鳳送的綠黃色的軍用書包。
美娟努力的把大丫的衣領(lǐng)給整的比較平整,然后用沾過的水的熱毛巾,稍微把衣服有擦了下,雖然昨天晚上已經(jīng)用茶缸熨過衣服了,但是還是用手拉直衣服,給衣服稍微修正下。早上給大丫特地煮了一個雞蛋,而妹妹弟弟就沒有這種待遇了。
都準(zhǔn)備好了,老董牽著女兒的手,今天沒有把大丫放在后面,而是把大丫放在自行車前梁上,帶著大丫往學(xué)校的方向騎去。一路上碰到很多同事,紛紛相互打著招呼。汽車班老呂的兒子和大丫同年,老董從后面騎過來并排時,老呂側(cè)頭看了一眼,發(fā)現(xiàn)了老董。
笑著對老董說“老董,你今天穿的和新郎官一樣,是你丫頭上學(xué),又不是你去娶媳婦,哈哈!”
老董看見老呂,也稍微放慢速度,聽老呂這么一說,老臉一紅的說道“這不我沒上過學(xué),跟著閨女也體驗一把上學(xué)的滋味,大丫,快叫呂叔。”
大丫糯糯的叫了聲“呂叔。”
老呂很開心“老董,說不定這兩個孩子能分到一個班哩!”
“那感情好,以后上下學(xué)能做個伴。”老董笑笑回應(yīng)了一句,繼續(xù)騎行!
老呂的兒子個子大,坐在后面,但是由于大丫側(cè)身坐著,大丫看不見對方。大丫平常都比較乖,而在幼兒園里小呂不太和女生玩,也沒怎么注意過,所以兩個孩子不太熟悉。現(xiàn)在兩個孩子要同行上學(xué),而且聽說可能分在一個班里,小家伙突然有了興趣,老呂的兒子朝著大丫這里瞄了一眼,看著這個不怎么熟悉的女孩的背影。
在拐過廠區(qū)大門的以后,兩人邊騎邊聊一路迎著朝陽朝著學(xué)校的方向騎去。雖然有點距離,但是兩個父親熱火朝天的聊著,一點都不感覺累。似乎都被孩子要上學(xué)這件事,點燃很多兒時的話題。學(xué)校到廠區(qū)路蠻順利的,順著河邊的一條大路,騎行三四公里,轉(zhuǎn)個彎就到了。
學(xué)校是一個幾十間平房圍城的一個四合院式的建筑,中間有個很大的操場。很遠就能看到中央的地方樹立著一根旗桿,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風(fēng)中隨風(fēng)擺動,像是也很開心,迎接著這些新來的莘莘學(xué)子。還未騎到門口,就可以看到校門口種著很多楊樹,筆直聳立在哪里。學(xué)校門口上方拱形的鐵架子上樹立著學(xué)校的名字“聯(lián)合收割機場子弟學(xué)校”,左面墻上寫著“好好學(xué)習(xí)“,右面墻體上寫著“天天向上”。學(xué)校銘牌下面拉了一條橫幅,寫著“歡迎新生家長來校光臨指導(dǎo)”。
老董在不遠處和老呂隨著人流就了下車,和大家一樣推行著走進去。這一刻老董是激動的,陽光照射在學(xué)校正面,將銘牌的紅字映射的格外顯眼,老董覺得背對的陽光暖暖的,心情十分愉悅。
第一次見那么大的校舍,那么多人送學(xué)校,老董難以克制自己心中深處的那份激動,指了指門口對老呂說道“老呂,這就是咱要上的學(xué)校?咋那么多人呢?”
“你以為還是我們剛才說的小時候呀,現(xiàn)在國家有能力了,要讓孩子們都能上學(xué),上次廠里開動員大會,不是說了嗎?學(xué)費廠里補助,我們交很少的錢就能讓孩子上學(xué)了,這在以前想也不敢想。那大家還不拼命送孩子來讀書呀,呵呵。”
“是,是,就是沒想到那么多人!”
“趕緊走,還要排隊報名呢。”老呂說道
“好,趕緊走。”老董推著車小跑幾步追著老呂的腳步趕了上去。
剛到門口,就聽見有老師拿著喇叭喊著“各位家長,騎車的請將自行車停在左面的空地上,按次序排好,記住自己的車和位置,出來后別拿錯了。然后依次進大門右轉(zhuǎn),有老師會指引你們前往報名處。”
老呂家,還有個大女兒,所以報名這檔子事比起老董駕輕就熟。和老董打了個招呼,招呼老董和自己把車停在場地靠邊的地方立好,然后確認了一下位置。
然后和老董各自牽著孩子的手,走進校園。
第一次走進校園,老董還在門口不自覺的拉了一下衣服邊角,讓自己看的更整齊點。中心是一片很大的空場地,還有些體育器械,秋千呀,單杠,雙杠之類的。
老董看著看著就走神了,比起大丫的新鮮勁來似乎都不逞多讓。老呂回頭一看,哈哈一笑“老董,跟上,這里走。”
“好,來了。”老董拉著大丫跟了上去。
在校舍的西南角的后排校舍,人流隨著指引三五成群的走過去。老呂在一個成排隊形的后方停下來。對老董說“我們就在這里排著,你的介紹信和工作證帶了嗎,還有出生證明?”
老董這才反應(yīng)過來,早上美娟給自己準(zhǔn)備好的信封,從上衣外側(cè)口袋里翻出來,遞給老呂“是這個不?”
“嗯,是的。不是你準(zhǔn)備的把,肯定是你媳婦,看一張張都疊好。”
“呵呵,是呀,昨天美娟就裝好,檢查好了。”老董撓撓頭皮憨憨的一笑。
不大會就輪到了他們,老呂辦完后對著辦理的老師說“老師,這個是我同事,第一次帶孩子辦。”
女老師坐在那里,對后面的老董微微一笑“東西都帶來了嗎?”
老董趕緊上前“帶來了,帶來了。”趕緊遞過去。
女老師老師看了一下所需要的文件,做好了記錄,然后看了一眼老董身邊的大丫,然后站起來,手撐著桌子,探著身子,低下腰。“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
似乎老董沒想到,老師會問,因為之前的孩子都沒有老師詢問過。大丫有點認生,這突如其來的招呼讓孩子又點不知所措,第一反應(yīng)就是拉著爸爸的手緊了緊,抬頭卻是看著爸爸。
老董順勢蹲下,看著大丫,給了大丫一個鼓勵的眼神“大丫,別怕,老師想認識你,你告訴老師你叫什么名字。”
大丫一只手拽著衣角,略帶緊張的說“我叫大丫。”
老師哈哈笑笑說“大丫是你的大名嗎?”
在家里叫慣了,一直大丫大丫的叫,所以孩子一時也沒反應(yīng)過來。老董一看也樂了,平時沒有注意給孩子灌輸用正名的習(xí)慣,只能有點歉意的對老師說“不好意思,老師,平常在家里叫慣了,她的大名叫董梅,梅花的梅。”
女老師很理解的看著老董,然后轉(zhuǎn)眼很和藹的看著大丫說“以后上學(xué)了,都要叫名字的,董梅小朋友記住了嗎?”
老董在身后拉拉大丫的衣角,大丫反應(yīng)過來“記住了,老師。”
“真是個乖孩子,還有就是你們的孩子眼睛的近視的厲害嗎?我可以做個記錄,排班的時候可以給老師打個招呼,讓她安排坐的靠前點。”
“有點度數(shù)的,大概四百多度把。”老董說到。其實大丫有五百度,還有點青光眼。只是老董還是比較粗心,記不清楚了。
“好的,我會記錄的,就分到一年級三班吧,韓老師是個老教師,比較會帶孩子。”
“謝謝,謝謝老師。”老董向老師鞠了躬,然后用手在大丫背后輕輕的按了一下,大丫還是很聰明的孩子,照著爸爸的樣子鞠了躬。
女老師笑笑“不用那么客氣,已經(jīng)辦好了,你可以帶孩子走了,下一個。”
老呂在旁邊走上前來“老董,你這姑娘稀罕呀,那么多孩子老師正眼瞧的沒幾個,你丫頭一上去,老師那個親近的樣子,嘖嘖!”
“哈哈!”,老董也很開心的一笑,然后伸手很溫柔的在大丫頭頂擼了擼。
“你丫頭分在幾班了?老董。”
“分在三班了。”
“那感情好,我兒子也分在三班,哈哈,以后還可以有個照應(yīng)。強子過來。”老呂扯了一把兒子呂強。
“以后董叔家的大丫,就是你妹妹,你以后要在班上照顧妹妹,聽見了沒?”
“哦!”老呂的兒子應(yīng)了一聲,然后朝大丫呲牙笑笑,而大丫只是靦腆回應(yīng)這份初識的友誼。
老呂這人就是個熱心腸加自來熟,再加上司機見的人多,和人打交道技術(shù)比老董高。然后對老董說“來,兩個人牽牽手,以后在學(xué)校你強子哥照顧你,誰欺負你和他說。”
也沒管老董同意不同意,把兩個孩子小手捏在一起。拍了拍兩個孩子“你們一起走,先熟悉熟悉。”
老董想想嘴上也沒多說,心里想“你個鱉孫,我姑娘的手也是能隨便牽的”后來想想兩家關(guān)系都很不錯,以后確實還要照應(yīng),就默許了。
大丫回頭看了一眼父親,看父親沒有反對,而且臉上露出是笑容。這才沒有甩掉,輕輕的握著強子的手。說起沒有甩掉,那是因為美娟從小教育過孩子,女孩子不能隨便讓別人碰。長期以往,所以大丫還是聽進去的。
就這樣的老呂這孫子像是打了勝仗一樣摟著老董的肩膀,看著兩個孩子一起走出了校門。
開學(xué)后的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接踵而至的,開始有一些老董沒有預(yù)計的費用的開始產(chǎn)生。什么作業(yè)本,橡皮,鉛筆,鉛筆盒等等支出,雖然不多,但是逐漸還是讓老董感覺得絲絲壓力。老董是很好強的,自己工資雖然不是很高,但是給丫頭買東西從來不曾吝嗇,總是買好的。
大丫也很爭氣,學(xué)習(xí)很有靈性,一直飽受老師表揚,時常老師會在回家的作業(yè)本子上標(biāo)注表揚的詞語,這讓老董每每看到都樂開了花。
韓老師是個好老師,對大丫照顧有佳。再說那個老師都喜歡文靜乖巧聰明的孩子,這就讓大丫更得老師的青睞。老董也很欣慰,這點上也要多說美娟帶孩子有方法,美娟上過初中,所以每天回家除了照顧其他兩個孩子,還不時的去指導(dǎo)大丫功課,讓老董真的很少操心。老董感覺自己真的是娶了個天天能見的七仙女,心里美滋滋的。
入學(xué)后不久又是一個秋天來臨,這里的秋天除了偶爾會有一些風(fēng)沙天,大部分還是很舒爽的,可以說真正的秋高氣爽,風(fēng)卷云舒。小三兒已經(jīng)長大開始調(diào)皮了,也終于有了自己第一條新褲子,擺脫了穿姐姐剩余裙子的日子。生活也逐漸有了一點起色,靠著老董的手藝,和美娟不懈的努力終于申請到一個固定的市場攤位,賣的東西也從擺件,到家用的一些稍大些首飾盒之類木制品。回頭客還是積攢了一些,剛好能夠填補了一下家用,但是由于孩子們逐漸的長大,需求支出也吞食了這些好不容易才積攢下來的盈余,日子依舊過的清貧。
在秋風(fēng)颯爽的日子里,大丫迎來了生涯的第一次春游,學(xué)校提早一周發(fā)布了通知,告知那天請家長給孩子們備好中午餐食。因為從沒參加過類似的活動,所以得知后,老董讓美娟去了老呂家問了老呂的媳婦,現(xiàn)在的秋游應(yīng)該準(zhǔn)備些什么食品。
在春游的前一天買了一些小的餅干,還有上次老董幫工的時候別人送的幾卷果丹皮,拿出其中一卷。一早又煮了一個雞蛋,然后炸了及個饅頭片放到飯盒中。最后拿了5分錢包好,一起放在大丫的書包。囑咐大丫放放好,如果碰見買冰棍的(那時候冰棍也就1分,奶油冰棍2分),可以買冰棍或者零食吃。
下學(xué)的這幾天大丫似乎都很興奮,認識了很多新的同學(xué),上課似乎是件無比美好的事情。回來后做完作業(yè),還像模像樣的帶著妹妹一起學(xué)起課本上知識,這讓二丫對學(xué)習(xí)產(chǎn)生了濃重的興趣。兩個女孩子偶爾嘰嘰喳喳的在哪里看課本,老三不懂,只是盤坐在旁邊,伸了個腦袋,也想加入。美娟看到這幕頗感欣慰,樂的讓孩子在沉浸在學(xué)習(xí)的氛圍里。大丫和妹妹說,可能要坐大車去秋游到公園去,這讓二丫極其向往,因為她們從來沒有去過公園。
終于迎來了秋游的那天,一早大丫就催著爸爸趕緊把送去學(xué)校,正好老呂出早車,老董就順帶的托著老呂的兒子一起趕往學(xué)校。大丫坐前面,強子坐在后座上,老董比平常提前大半小時出門,把孩子們安全的送到校門口的集合地。臨分開的時候,又從口袋拿出3分錢,交給大丫,說“大丫,如果有棒冰買,記得給你強子哥也買一根。”,老董似乎在老呂長期的交往中熏陶下,也獲得了交際的竅門。
不忘關(guān)照大丫拿住錢,大丫說媽媽給過了,老董說拿著就好,大丫就揣到口袋里努力的點點頭。
就這樣,兩個孩子高興的隨著老師一起去參加他們有生以來第一的秋游。
時間轉(zhuǎn)眼就到了下午時分,老董和出車回來的老呂兩人興沖沖的去接孩子們。到了校門口,看到逐漸有春游的孩子陸續(xù)的從學(xué)校出來,然而左等右等,也不見兩個孩子出來。兩人和門衛(wèi)打了個招呼,就前往孩子的教室。教室里面只有零散的兩個小朋友在拿東西準(zhǔn)備往外出,老董走上前去問“小朋友,你們見到我們家大丫了嗎?”孩子一時有點悶,老董這時突然反應(yīng)過來,“哦,就是董梅,還有呂強。”這時孩子才反應(yīng)過來,孩子說“叔叔,他們被老師留在辦公室了。”
老董和老呂一聽,兩人都顯得有些莫名.老呂這時耐不住了,繼續(xù)問道“為什么要留在辦公室呀?”孩子說“他們打架了,就被留在老師那里了”。兩個男人這時更是不明所以,老呂的兒子是男孩子淘氣打架可以理解,老董家的大丫那么文靜老實巴交的,怎么可能打人?
兩人都很著急,和小朋友說,能不能帶我們?nèi)ツ銈兝蠋熮k公室呀。小朋友想了想,就帶著兩人趕往了老師辦公室。來到辦公室門口,看見有三個孩子靠著墻壁在門口站著,倒是沒見著自己的兩個孩子。老呂首當(dāng)其沖,先老董一步來到老師辦公室門口。看到韓老師,在哪里對著里面的三個孩子用并不太嚴(yán)厲的聲音訓(xùn)斥著“雖然,這個事情錯不是你們,但是打人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有什么事情,先找老師,但是絕對不可以出手打人。你們明白了嗎?”
老呂是個火爆脾氣,門口一聽,繞過老師就上前給了強子頭上來了一下。韓老師由于背對著,但是看到強子突然舉手護臉,還沒反應(yīng)過味道來。呂強就被老呂的五指山狠狠地照應(yīng)在頭上,老呂舉手準(zhǔn)備再次突襲的時候。韓老師下意識把呂強拉到身后,然后用手拽住老呂的手“你干什么,誰讓你打孩子的?”
“老師,對不起,孩子給您闖禍,我來收拾給他漲漲記性。”老呂馬上對著老師尷尬的笑著。
“呂強的爸爸吧?你什么都沒弄清楚,你瞎起什么勁!”韓老師一想估計是孩子父親。
“老師,你別護著他,我都聽到了,這孩子打了人是不?人有沒有打壞?需要賠償賠禮道歉的,我都認。”老呂看起來魯莽,其實比老董聰明,以退為進,先表態(tài)認錯。
“事情也不是你們想的這樣,孩子是打人了,但是錯也不全是這幾個孩子的錯”
到了這個檔口,老董還沒來得及說什么,他是真的沒有經(jīng)驗,也沒有預(yù)計到打架這碼子事和自己的閨女有什么直接的關(guān)系。所以并不是他在哪里隔岸觀火,而是純屬人處于木奈狀態(tài),不知道怎么辦。老呂一聽,這時候也停了下來,準(zhǔn)備聽聽老師怎么說。
韓老師一看家長冷靜下來了,徐徐的將事情的原委簡單的闡述了一遍。
原來秋游的時候,原本一上午孩子們?nèi)ス珗@玩的很開心,接近中午的時候大家在公園中央的空地上,老師組織孩子們在樹蔭下進行午餐。期間大丫聽了爸爸的話,看到有賣棒冰的準(zhǔn)備給自己和強子哥買一根棒冰,然后拉著強子排隊買的時候,大丫拿錢的時候?qū)职纸o的那三分錢給掉落在地上。后面的同學(xué),然而撿起來沒還給大丫,而且耍起了無賴。
大丫對著那個孩子說“明明是我掉的,你為什么不還給我?”
后面的孩子是老董廠里保衛(wèi)科科長老趙的兒子,本就是個鬧心的貨,當(dāng)時不知道是見財起意還是成心作弄大丫,愣是說這錢是他的。
大丫當(dāng)時委屈的,眼淚直掉,然而這并不是沖突的爆發(fā)點,爆發(fā)的是老趙兒子接下來的話“我知道你們家窮的和什么是的,我媽說你弟弟現(xiàn)在還穿的是穿裙子,連褲子都買不起,能有錢買的起棒冰?”
這句話深深的刺痛的這個平時文靜的丫頭,大丫不知道哪來的力氣,喊了一句“你欺負人。”狠狠地推了一把這個比自己高很多男生。
老趙兒子沒站住,倒地后,站起來說“你個窮鬼,還敢打我?”。然后就給大丫一個耳光,正好將大丫的眼鏡也打掉在地上。后面的強子,平時在孩子中,那也是個調(diào)皮蛋,一看大丫被打,二話不說,輪著拳頭就上去把老趙兒子摁在地上就一頓胖揍,幾個圍著老趙兒子的同學(xué),一起加入了戰(zhàn)團,強子的發(fā)小張奎也來助戰(zhàn),幾個孩子打成了一團。其中強子中間還被幾個人翻過來按倒在地的時候,大丫怕強子哥被打,也不知道哪里來的勇氣上去一口就咬住老趙兒子的手。到這個時候,老師發(fā)現(xiàn)了這里的異常,都趕過來把孩子們分開。最終春游結(jié)束都帶回辦公室,進行教育,并等候家長來認領(lǐng)。
聽道此時,大丫再也沒忍住,在哪里嚎啕大哭了起來。這個哭聲在老董耳朵里聽的異常的尖銳,像一顆顆釘子楔進老董的心尖上,特別是聽到老師所轉(zhuǎn)述的老趙孩子所說的話的時候,一股莫名的怒火從心里奔騰而出。孩子那是口不擇言,但是這話并不是孩子的自我認知,那是父母平時潛移默化的對話,給孩子灌輸?shù)摹@隙靼祝荒苋ヘ?zé)難孩子怎么樣,也不能因為這個事情去找老趙翻臉,誰讓我們真的窮,只能忍氣吞聲。
老董并沒有先去安慰大丫,來到老師身邊,對韓老師說“老師,不管怎么樣,先出手打人是我們孩子們的不對,孩子傷者沒,需要不要去醫(yī)院?”
“這到不需要,也就是個牙印子,男孩子之間打打鬧鬧,也不會下狠手。我看這樣,你們先把孩子都領(lǐng)回去,也不要打罵孩子。否則這個和現(xiàn)在我們教育他們不能打架一樣,都是錯誤的。家長要認識到這點,回去做好教育工作就行了。把孩子都領(lǐng)回去把。”
這時候另外的幾個家長,也陸續(xù)到來。就聽門口,老趙的兒子哇的哭起來“媽,我被打了。”,一個婦女咋呼的喊著“啊,誰打的,打哪里了?”
韓老師,一看這樣下去可能要發(fā)生沖突,“你們趕緊帶孩子先回去,這里的工作我來做吧。”老董和老呂一看,就帶著孩子走了出去,順道把那個張奎也帶了出去。
門口的老趙的兒子一看人出,趕緊指著老呂的兒子“就是他,還有小木匠的女兒”。老趙的媳婦剛想爆發(fā)責(zé)難,韓老師趕緊走到門口。“趙剛的母親是吧,來,先到辦公室里來,我和你來說說。”
老趙媳婦就不是個省油的燈,平常仗著自己老公是保衛(wèi)科科長,在廠里雖然談不上囂張跋扈,單也是個拽的二五八萬的母老虎。既然是老虎,就肯定是個護犢子的主。青紅皂白先不管,小的受難就要先咬回去。
“韓老師,這還說什么呀,你看孩子都被打成這樣的,你不處理打人的。還把我們罰站在外面,算怎么一會事情。打人的到時先走了,我們被打的還要處理不成?你們校領(lǐng)導(dǎo)在哪里,我要告狀。”
“趙剛母親,你先別激動,事情的原委你還沒有了解清楚,請你也不要隨便下定論。”
“還定什么論,人都被打,這還有天理了呀。”,后面一起來的幾個罰站孩子的家長,也起著哄隨聲附和著。
韓老師一看,這事不能善了了,如果現(xiàn)在放走老董他們,這個事情也肯能越演越烈,轉(zhuǎn)身和旁邊的老師囑咐了一聲。然后對著“大家安靜下,你們幾個家長都進來。讓孩子都站到門口,我和你們說說經(jīng)過,”
隨后老董老呂和后來來的張奎的爸爸,一起也都步入了辦公室,孩子們都又靠墻并排站在辦公室門口。而老趙的兒子挑釁的的看了一眼呂強,呂強看到后,輕聲對著老趙兒子說道“慫貨,只知道找爸媽,不服來單干”。老趙兒子是被呂強揍怕了,扭過頭直眼望天。大丫站在旁邊默默的沒出聲,但是感激的看著強子。
隨后韓老師將事情的原委原原本本的,還有略帶偏向性的闡述給了在場的家長。這時候,校長也得到了通知,趕來了辦公室。
“事情的原委就是這樣,這幾個孩子動手在先確實不對。但是你們孩子撿到錢不上交不說,還帶著侮辱性的詞語侮辱同學(xué),趙剛的媽媽,這好像也是平時你們教育上有缺失吧。”
這個時候,校長在旁邊聆聽完,估計路上那個老師就把經(jīng)過闡述給校長聽了。
校長可不是老董他們廠里的,沒有什么相互的厲害關(guān)系。作為第三方的主辦學(xué)校,在聽取了老師的意見后。根本不留情面“學(xué)校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孩子,德作為第一項,很重要,就是要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培養(yǎng)起優(yōu)良的品德。所以剛才的事情我也聽說了,雖然孩子很小犯錯在所難免,否則也不用交給學(xué)校來進行學(xué)習(xí)和教育。但是教育不是學(xué)校一個人能完成的,平時家長的言行舉止和品德品行會直接更深的影響孩子的成長,所以這件事情我相信明事理的家長都改從中吸取教訓(xùn),打人的孩子,無賴人的孩子,盲從的孩子,都需要家長回去做好引導(dǎo)工作。我想這個事情也不是什么原則性的嚴(yán)重事件,家長都深刻的反省下,然后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一番話,有理有據(jù),頓時將幾個剛才喧囂的家長的氣焰給直接掐滅了。趙剛的媽媽,雖然平常囂張跋扈,但是挨到這個份上,又被按上教育缺失的帽子。一時卻是羞憤難當(dāng),恨不得出去暴揍一頓讓她顏面盡失的熊孩子。
韓老師一看火候也差不多了,上前對家長說“這件事剛才校長說的很清楚了,我希望家長回去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以免杜絕以后還有此類事件發(fā)生。那今天就這樣吧,大家都趕緊領(lǐng)著孩子回家吧”
家長們一聽這個話,都如釋重負,都謝謝老師,打好招呼后陸續(xù)走出辦公室,各自領(lǐng)著孩子回去了。
出門后,以老趙家為首的幾個家長快步都出去拽著孩子離開,趙剛的媽媽出去擰著這熊孩子的耳朵,提溜著邊走邊罵的離開。
大丫和強子對望了一眼,會心的一笑,這是孩子充滿純真的感謝。
老呂出來等人都走遠了,立馬變了臉,笑著說“行啊,小子,有你爸當(dāng)年的風(fēng)范,哈哈”老董在旁邊看著這個孩子,也伸出手摸了一下強子的頭,說道“強子,今天完成你爸爸的承諾。保護了妹妹,但是下次注意,可不能打架咯。”
老呂聽著,不以為意的道“老董,你就是心腸太好。那老趙就不是個什么好鳥,平常仗著自己是個保衛(wèi)科長,牛逼哄哄的,早想收拾他了,但我不敢干,我兒子干他兒子了,解氣,哈哈!”
這時候張奎的爸爸也附和道“是呀,每次看人那個樣子,好像人家都是賊一樣,就好像他媽的他是警察一樣,東指西指的。”
老董心里其實何嘗不是這樣想的,本想也發(fā)泄兩句,但是想到剛才韓老師的話“父母的言行會影響孩子”硬是給憋了回去。
“算了,都是小孩子的事情,咋們管好自己的孩子,老師不也說了嗎?要我們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要注意言行,咋就不在孩子面前說事了。”
“對,對,咋不在孩子面前說。走今天都到我家去喝酒,老張,老董一會都來。我今天出去出車的時候,在西坡弄到只野兔子,晚上讓我婆娘弄了當(dāng)下酒菜,好好喝兩盅。”
三個人哈哈一笑,老董和老張都附和著,然后領(lǐng)著孩子都回去安頓好,去老呂家喝酒去了。
酒是好酒,人是好人,但是老董的心情卻不怎么好。喝酒的時候幾個朋友推杯換盞,整個氣氛很是熱鬧。幾個人整整搞掉老呂兩瓶老白干,結(jié)果老呂爬下來了,老張喝吐了,只有老董還是屹立不倒的,最后和老呂媳婦打了個招呼,架著已經(jīng)醉的老張走出門。老張家住在家屬院另外一頭,老董是連拉帶架,把老張架著給送回家安頓好。
從老張家出來,已經(jīng)是星光遍地的夜里了。秋風(fēng)減涼,老董緊了緊身上的衣服,風(fēng)一吹酒就散了一半。白天的話又不時在耳邊回響起來,“你們家窮的和什么是的,弟弟都還在穿裙子,能有錢買的起棒冰?”這是根刺,一根帶著倒鉤的刺。并不是老董心眼小,要和孩子的話過不去。這反映出來肯定廠里有不少人也是這樣認為,但是事實就是事實。這才有了連孩子都知曉的這么一個事實。說者無心,聽著有心。這個大男人,突然有種很悲涼的心態(tài),從來都未曾落淚的人,在看到女兒的委屈,在聽到別人瞧不起的話語,真的把這個男人傷著了,豆大的淚水像受束縛很久的野馬,掙脫韁繩自由的奔騰而出,潸然淚下。
我多么努力的工作,從懂事起就艱難的掙扎的求存,然而還是活在窮苦的邊緣,自小沒什么依靠,靠著自己一步一步打拼到現(xiàn)在。然而現(xiàn)在自己的孩子,妻子卻還跟著自己吃苦受累,我不甘哪,我真的很不甘那。心底的委屈,不甘,愧疚的情緒毫無顧忌的宣泄著。我是不是很失敗,做得不夠好,老董心里這樣問自己。
不,不是我做的不好,是我的做的遠遠還不夠好。我沒有退路,窮人沒有人資格后退,我已經(jīng)站在懸崖的邊緣,退一步不是我一個人會掉落。會牽連的帶著妻子,女兒,兒子一起掉落。必須向前走,只有努力向前走,不,是拼命的向前走,才有活路。不管前路再苦再累,哪怕荊棘遍地,哪怕傷痕累累,哪怕死在前路,只要還有口氣多走一步,哪怕多走一步,都要讓家人過的好一點。
在這深秋的夜晚,雖繁星密布,但是不是每顆星都能照亮前程的路。然而老董的心里卻給自己點燃了那盞充滿希望,充滿奮斗的星光,在這寂靜的黑夜里給他力量,給他方向,指引他回家的路。每個人不管再困苦,都要給自己點一盞屬于自己的星光,這樣哪怕再黑暗,再困苦,都會借著這點星光讓你有機會走出黑暗,迎接屬于自己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