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外出查探的羽葉回到臨王府,臨王迫不及待地向羽葉詢問查探的結果。羽葉便將云族公主到達仙都山山腳下當晚住宿在四方客棧的客人情況向臨王匯報了。
臨王聽過羽葉所講述的,不由得心生疑問,“當日晚上住在四方客棧的人,除了狄大人派出的殺手,就只有一個少年了?”
“確切無疑,據店家介紹,其余住宿者的年齡都在二十至三十幾歲之間,而且各個人高馬大,身體剽悍,一看就是習武之人或江湖中人士,有個別人滿臉橫肉,看上去就像殺手,只有那位少年,看上去不過十四五歲的樣子,身子很單薄,面貌也很清秀,穿一件月白衫子。”
“難道就是這個單薄的少年改變了雙方的戰局?他到底是什么人?又怎么會知道狄大人派人劫殺公主之事?”
“這個可沒有人知道,據店家回憶,第二天早晨,天還沒亮,那個少年就最先離開客棧了。”
“如今這事看起來還是撲塑迷離,找不到突破點。”
“事情已經過去了,公主也來了,殿下若是討厭她,在這兩年當中,有的是時間可以讓她自己知難而退,主動提出退婚。殿下又何必為此事擔憂呢?”
“本王是擔心這個林曼薇另有來頭。”
“林曼薇若不是真正的云族公主,那使者如何會不知道呢?”
“萬一,連使者也都是假的呢?既然想要冒充云族公主,她們應當是一伙的,包括那三十多名護送她到京城的侍衛,也應該都是她們一伙的,所以……”
“殿下分析得有道理,只是我們如何能證實這一點呢?”
“我已經另派人拿著林曼薇的畫像去望川城了,到那里找到熟悉公主的人,便可知道結果了。”
“若這個林曼薇果真是假的,我們又如何向云族酋長交待呢?他就只有這么一個女兒,若是知道公主在我天啟國被害了,不得逼反了他?”
“量他也不敢造次,他若不適時務膽敢造反,自能是自取滅亡。現在我天啟國的實力是建國百年來最強盛的時期。而且當初我們既然決定劫殺公主,肯定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狄大人做事一向滴水不漏,本王還是很相信他的。”
“可是這一次,狄大人派出的殺手竟連一個活口都沒留下,他就不懷疑嗎?”
“前幾天,狄大人來過,他的想法與本王是一致的。他認為很可能是劫殺公主之事走漏了風聲,被太子知曉了,那個林曼薇很可能是太子派來的人。”
“若是能查實林曼薇是太子派來的人,此番他的禍可是闖大了。”
“所以,本王倒是希望林曼薇是太子的人,果真如此,就有好戲看了。”
此時,忽有內侍來報,“殿下,李公公求見。”
“引李公公去主廳,本王隨后就到。”
李公公是來傳皇帝口喻的,說皇帝讓臨王進宮面圣。
臨王想從李公公口里探口風,以事先想好應對之策,于是問李公公:“公公,父皇讓本王進宮面圣,沒說有什么事嗎?”
“這……皇上只讓奴才來王府傳臨王殿下進宮面圣,沒跟奴才說是什么事。”
“哦,父皇的心情怎樣?”,臨王只好拐彎抹角迂回地打探。
“唉,別提了,皇上不知為何事而盛怒,竟破天荒地第一次摔了東西,摔了一件珍貴的玉器。”
“父皇盛怒之下忽然叫本王進宮面圣,本王可得小心了。”
“哦,奴才想起來了,趙公公喊奴才去皇上書房前,奴才在院外聽到皇上罵了一聲‘逆子’,奴才以為是皇上在教訓哪個皇子呢,可是進得皇上書房后,卻沒見到任何皇子在那里。”
“本王即刻就去見父皇。”
“殿下可要當心了,皇上的氣估計還沒順過來呢。”
“多謝公公提醒。”
臨王來到梁元存的書房后,梁元存依舊滿面怒容。
臨王猜不到梁元存為何事發怒,便小心翼翼地向梁元存施禮問安。
平日里,梁元存都會叫他平身,偶爾心情好的時候還會賜座于他。今天梁元存沒有叫他平身,臨王便只好一直跪在那里,不敢起身,低著頭等待梁元存訓話,心里七上八下地猜測著皇帝因何怒形于色。
梁元存的第一句話就是“逆子!知道朕為何叫你來嗎?”
“兒臣不知。”
梁元存“啪”地將一個折子摔到了臨王的腳下,“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自己看看,看看你都做了什么?”
臨王打開那個折子,迅速地看過之后才明白,原來是云族酋長阿史博德龍發來的信函。信函上陳述了阿史博蓮娜在仙都山險些遇害的經過,要求天啟國給一個說法和答復,信函措施激烈,要求嚴懲兇手。
臨王雖是心虛,但依然強自鎮定,“父皇,兒臣什么也沒做,您怎么就認定此事是兒臣所為呢?”
“不是你這逆子,還能有誰?定是你嫌那‘三無’公主貌丑而做出的荒唐之舉。”
“父皇,您可不能不問清紅皂白就冤枉兒臣啊,凡事得講究證據。”
“證據?現在要上哪里去找?事情已經過去十幾天了。”
“證據也不難找,不妨去仙都山事發現場查一查,再作定論。另外,兒臣有一事不解,既是發生了這么大的事,公主剛到京城時,為何只字不提,而且直到今日公主也未提及此事。”
“混帳東西!如此顧全大局的賢德女子上哪兒找去?云族送信的使者說,當時公主就告誡所有的人,那件事就當從沒發生過,讓它爛在肚子里。結果護送公主來云城的侍衛回去以后卻少了二十多人,阿史博德龍能不盤查嗎?盡管他們編了理由搪塞,可紙包不住火,此事還是被阿史博德龍知道了。”
“父皇,可是這件事,兒臣真是一無所知。”
“此事就由你去查辦吧,也好證明你的清白。阿史博德龍那邊,朕只能編造事實了,不管是誰干的,只能說是劫匪所為。”
“兒臣這就回去去事發地點查探此事。”
“去吧!”
一直跪在那里的臨王方才起身向梁元存道:“兒臣告退。”
這一東窗事發,臨王才驚覺他先前的懷疑都是高估了梁書劍的結果,竟然誤把林曼薇當成是梁書劍派來的人,看來梁書劍對此事始終是一無所知的,而且這個林曼薇是貨真價實的云族公主已經是確切無疑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