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見面,曉漪對男孩子的印象還不錯,男孩子一米七五左右,身高基本達標,人瘦瘦的,一頭微曲的頭發,臉挺小,皮膚特別光滑,五官很秀氣,有點像女孩子。他的衣服曉漪是不滿意的,一件洗了有些發白的黑色中長風衣,下面是同樣料子比較粗糙的黑褲子,脖子上還戴了一條顏色混雜的腈綸格子圍巾。
這樣的衣著令曉漪很不舒服,在她的心中已屬于邋遢的范疇。男孩子可以不用穿名牌,但料子一定要比較好,舒舒服服、干干凈凈。不過曉漪覺得男孩子不講究穿著也是情有可原,只要人好,這些都是可以改造的。
這時,曉漪又不可避免地想到了王誠,王誠每次和她見面,衣服總是挺考究的,看不出品牌,但料子、做工都是極好的,樣式都是簡簡單單的。
小蕾和表哥在百貨公司門口把男孩“交”給了曉漪,就走了。只留下他們兩個。
男孩看到曉漪似乎挺喜歡的,他請曉漪去肯德基快餐店坐坐,他客氣地問曉漪吃過飯了嗎?
曉漪忙點頭,她和別人相親都是特意約在晚飯后,第一次見面不想讓別人破費。男孩說自己也吃過了,于是買了兩杯飲料。
男孩叫張瑋,挺健談,和曉漪講了自己的愛好、工作,也問了曉漪不少問題。他們從晚上七點半談到了九點,曉漪客氣地說該回家了。
張瑋馬上問了曉漪的手機號碼,并問了下次見面時間。曉漪想了一下,把電話號碼告訴了他,也答應了他下周六在麥當勞碰頭。
兩人就此分手。曉漪覺得張瑋不是很懂事的,男女約會分別,男孩至少要把女孩送到車站吧。不過善解人意的她把這看作他可能沒有經驗。
她對張瑋沒有一見鐘情,但也挑不出他的大缺點,那就再見見面吧,媽媽一直在她的耳邊重復:“不要太理想化,只要條件不錯,就交往下去,感情是需要培養的。”
第二次見面,曉漪對張瑋還是沒有生出什么好感,他還是只叫了兩杯飲料,依舊沒有送她回去。但是他倒挺健談,雖然沒有很吸引曉漪的話題,但至少兩人在一起不會覺得無聊。
臨別時,張瑋又提出了下次見面,這次他終于把約會時間放到了周六下午,而且是看電影。
曉漪覺得自己和張瑋不是同一類型的人,是不會愛上他的,但是她的眼前又晃過了媽媽焦急的臉,她猶豫了一下,還是答應了。她說服自己,世界上哪里這么多一見鐘情和轟轟烈烈的愛情,也許很多人就這么平平淡淡,走下去說不定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她也想見識一下這個男孩是吝嗇還是不懂事?
想不到第三次見面,曉漪不但揭開了這些謎,還見識到了張瑋的另一個特點。
兩人在電影院見面,張瑋早已買好了票,時間差不多了,兩人進影院,他沒有像別的男孩為女朋友買大包小包零食、飲料,就兩手空空進去,那飄著濃香的爆米花就像肥肉在牛羊馬面前晃悠,他既聞不到也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