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李思勉夫婦用罷早飯,叫的裁縫已經等了一會兒了。
“內人要做四十套男裝,每季十套。”李思勉道。
“小的不太明白……”裁縫困惑地尬笑。
侯芊芊和氣道:“某師傅,就是我要做男人衣服。”
李思勉嘖嘖稱奇:女人對賣衣服首飾化妝品的,還真是和顏悅色啊……
這時侯芊芊暗拿手推李思勉。
李思勉沒法,拉著裁縫出去:“某師傅,是我愛讓內人穿男裝,因為說來不好聽,所以還望你替李家保密。”
說罷先給封了五十兩銀子小費。
某裁縫狂點頭:“小的懂,小的不會亂說。”
這個某裁縫在南京小有名氣,不單因其制衣技藝精湛,更因他有一套理論:“初任高職的官員,往往意氣風發,昂首挺胸,他的身體自然就會微微后仰,衣服就該前長后短;若是在職時間較長的官員,精神氣勢就稍微平和一些,衣服應該做得前后一樣長;還有一種是許久沒有升遷,卻想再進一步的官員,他們通常心存謙遜,自然會微微俯身,衣服就該做得前短后長。”
故他給官員做衣服,還要問官員的年資,聽之令人稱奇,可見“行行出狀元”此言非虛。
正量著,侯芊芊又道:“先做十套春裝,十套夏裝吧,其他緩一緩。”
原來她怕穿過時衣服。
陪老婆量了衣裳尺寸,李思勉便到書房去。
老管家李東已把家里邸報全找出來了。
邸報是抄發給官員的軍政情報,就像現代的內參。
其實民間也有刊印邸報商賣的,但這東西一期一印,過往舊刊不好賣也不好買。
李效實是工部尚書,不管北京李府還是南京李府,都有官家下發的邸報,只是李思勉過去從來不看,全不知在哪。
可當李思勉攤開邸報,他就瞬間一個頭兩個大。
一來沒標點句讀,二來是文言文,三來好多繁體字。
繁體字還可以猜,另外兩點實在讓他麻爪,他雖然能讀,但又吃力又慢
這時侯芊芊進來,后面跟著小月,端著一個青花小盅。
李思勉起身,侯芊芊道:“忙你自己的。”
李思勉不聽,拉著侯芊芊手坐下,侯芊芊口是心非,又不拒絕。
小月放下湯羹,也不知里面放了什么,不過似乎是因李思勉昨天疲勞,侯芊芊難得體貼了一回。
已經吹得溫涼了,李思勉喝一口參芝茯苓羹,道:“我看著吃力,要讓吳巒來幫我讀一讀。”
侯芊芊頓時大怒,“蹭”地跳起來:“你當我不知道是他哄你去的妓館!”
李思勉忙賠笑:“實因我看書吃力。”
這吳巒就是李思勉的篾片,沒大文化,但讀書寫信倒沒問題。
明代李思勉之所以看重吳巒,是因此人極擅奉承,慣會吮癰舐痔。
侯芊芊一把搶過茯苓羹,仰頭一口喝完:“錢拿出去,還能找不到會讀書的?你就是想跟我玩刁!”
李思勉忙認錯:“是我想差了!那不要他了!”
轉頭叫小廝:“李——蛋!”
小廝李蛋在門外應聲。
李思勉道:“讓東叔來一趟。”
老管家李東須發皆白,老于世故,李效實讓他在南京,主要是照看李思勉,其次也體諒他年老不便奔波。另外,管理北京李府的是小管家李瑞。
李思勉在一旁給李東拉了椅子:“東叔這邊坐,勞你給我讀讀邸報,你揀這兩年大事……”
李東高興地眼淚都出來了:“少、少爺!你肯進學了!?我馬上派人給老爺送信!老爺一定非常高興!少爺你天資聰穎,倘都像今日這般用功,狀元亦可期也!”
李思勉干咳,心說給老頭寫信就不必了,狀元什么的也算了,只想知道些國家大事而已。
……
明朝末年處于罕見的“小冰河時期”,萬歷后期至天啟年間中國氣候顯著變冷,北方風沙壅積日甚,旱災逐年增多,農業收成銳降。
與此同時,中原氣溫與北方農牧帶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漢以來的最低點。整個明末時期始終伴隨著旱災、寒流、蝗災、水災、鼠疫、瘟疫。
尤其在天啟年后,中原氣候持續下降,天下大亂,狼煙蜂起。
李思勉于1606萬歷三十四年出生,到如今1623天啟三年是17歲,侯芊芊比他小一歲。
要說對如今仍有影響的大事:
1616萬歷四十四年,女真人努爾哈赤起于白山黑水之間,建立大金(史稱后金)。
1619萬歷四十七年,努爾哈赤公布“七大恨”的討明檄文,開始公開起兵反明。
同年,明與后金爆發薩爾滸戰役,明朝兵力十一萬,后金兵力六萬,此戰明軍大敗,后金以少勝多,斬殺明軍五萬人。今人一般都認為此戰奠定了明清兩朝今后的國運。
1620泰昌元年,泰昌帝縱浴病重,李可灼進獻紅丸,泰昌薨。
1621天啟元年,努爾哈赤攻占沈陽、遼陽,后金聲勢日隆。其間爆發渾河之戰,后金兵數萬人,明軍(四千四川白桿兵及三千山東戚家軍)共七千人進行抵抗。
此戰以后金慘敗結束戰斗,是大明與后金所有戰斗中,唯一一次以少勝多。
白桿兵與戚家軍,也是僅有的兩支讓后金遭受慘敗的軍隊。
但三千戚家軍在此戰消耗殆盡,從此戚家軍的身影就淡出歷史長河……
渾河之戰”的消息傳遍天下后,明人倍感自豪,《明熹宗錄》稱之為“凜凜有生氣”,“時咸壯之”。
同年,大明永寧宣撫司(今屬四川)土司奢崇明,叛明自立,自稱“大梁王”,割據西南。
1622天啟二年,正月,河套蒙古入侵延安、黃花峪,深入六百里,殺擄數萬人。巡撫張之厚、總兵杜文煥匿不上聞,御史彈劾,朝堂方知。
二月,荷蘭以七艘軍艦、九百荷兵,占領澎湖(今臺灣、澎湖列島),明廷招安當時海上巨寇鄭芝龍來對付紅毛番。
九月,荷將高文律(Kobenloet)等十二人被捕,其余荷蘭殘兵倉皇逃往臺灣南部。
天啟皇帝“祭告郊廟,將高文律刑于北京西市,傳首九邊,以昭天下”。
同年,天啟把位于北京西南大房山、九龍山附近的金國帝王陵寢全部搗毀,欲斷女真人努爾哈赤龍脈。
八月十六日,孫承宗加太子太保,持尚方劍,督師遼東。袁崇煥自薦,赴遼東守定遠城。
八月二十三日,天啟封皇五弟朱由檢(崇禎)為信王。
又山東徐鴻儒白蓮教起義,后被平息。
這一年,陜西固原、山東鄆城還發生了地震,壓死兩萬余人。
西南方面,奢崇明包圍成都,女將秦良玉率白桿兵平定奢崇明。
李思勉與侯芊芊亦在天啟二年六月結婚,婚禮隆重浩大,南京高官咸至,朝中無人不知。
李效實邀請魏忠賢,魏忠賢不能來,但派人送了厚禮,甚至婚后七日,南京城里尚有人議論此次盛事……
。
李東雖然老邁,但畢竟是小主人有心學習,他格外高興,也格外認真,精神頭竟出奇得好,從早一直讀到深夜。
連吃飯時,兩人都是一手執箸,一手握卷。
丈夫不像過去那樣眠花宿柳做逛鬼,反而用心向學,侯芊芊也稍感欣慰。
雖然中途她喊李思勉吃飯,李思勉不應,這讓她很不高興,但她還是讓人送飯送水,勒令下人不許打攪。
李東能堅持讀這么久,是“精神勝利法”的緣故:他沉浸在小主人高中狀元,榮歸故里,光宗耀祖的情形里,非常興奮。
可李東沒注意到,他每讀一張,李思勉臉色就難看一分,等到天啟二年的邸報讀完,李思勉已經是臉色蒼白,渾身冷汗。
“不想竟一直讀到深夜,小的一直沒停,累少爺也不得休息。明日當請飽學之士來做少爺塾師,否則不能激發少爺天才!這么夜了,還請少爺早點休息罷。”李東雖然精神還好,但眼睛卻極干澀,視線一片糊。
見他要摸著走出去,李思勉喊道:“東叔這里安歇罷!”
然后他不顧李東反對,把李東按在書房臥榻上。
李東默默流淚:“少爺,你學好了……老爺一定會高興的。”
李思勉一聲不吭,在書房默坐片刻,搖搖晃晃,走到臥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