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徐醫生。這個藥方被我賣掉了,簽了保密協議。”紀桐聳肩攤手好似一個無賴。
“可惜了。”徐醫生說完又閉上眼睛假寐,不再搭理紀桐。不一會兒,假寐變成真睡,呼嚕聲都傳出來了。
好吧,紀桐被冷落了,也不惱,坐在小板凳上優哉游哉的打量這普通的小院子。
沒啥好看,還是葡萄架最好!在那厚實的、郁郁蔥蔥的葉子下邊,一嘟嚕一嘟嚕的葡萄掛滿了架。晶瑩剔透,有紫紅色,有青綠色,向瑪瑙,似翡翠。
紀桐直流口水,只能看不能吃,阿Q法安慰自己葡萄是酸的,然后閉上眼睛,眼不見心不煩。
半個小時,小醫生針灸完出來看到的就是一老一少悠閑自在和諧相處的樣子
“老師很喜歡你,小丫頭。”小醫生道,不喜歡人根本就到不了老師跟前。
啊,怎么可能?紀桐瞪大眼睛,我明明拒絕了告訴徐醫生藥方,他會喜歡我?不是已經討厭到不想多看一眼的程度么?
小醫生沒有解釋,只是往徐醫生的大茶缸子添了些開水,就離開了。
紀桐心里倆小人正打架呢。一個說,做徒弟的都說老師喜歡你,那就是真的喜歡你,趁熱打鐵,趕緊拜師;另一個說,少做夢,清醒點,徐醫生哪里喜歡你,僅憑一句,飄上天,摔下更疼!
紀桐的眉毛動來動去,看樂了睜開眼睛的徐醫生。
“小丫頭,想什么呢?”徐醫生把躺椅調整成座椅,端起大茶缸子。
“沒,沒什么!”紀桐立馬摁住心里的倆小人。
伸頭縮頭都是一刀,紀桐眼一閉,牙一咬道:“徐醫生,我想拜您為師,學習醫術!”
“哦?”徐醫生端起茶缸喝一口水。
“我喜歡中醫,非常想拜您為師。”紀桐面上鎮定,實際心跳如雷,雙拳緊握。
徐醫生淡漠不語。
開弓沒有回頭箭,紀桐站起來鞠躬道:“我雖然不是最聰明的那個,但一定是最努力那個!徐老師請您相信我。”
“哦?想拜我為師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你把這個的藥方拿出來做拜師禮,我可以考慮一下。”徐醫生又把那顆驅蟲丸摳出來。
“徐老師,這個真的不行。”紀桐不后悔賣掉藥方。倉廩足而知禮節,那前期也是吃飽飯。
“恩?不想拜師了?藥方,我只做研究,不會泄露。”徐醫生不斷把藥丸拋起接住,又拋起接住。
“想,但是我有我的原則,藥方賣了,不再屬于我,我無權力這么做。”這句話,紀桐說的特別堅定。無他,誠信必須不能丟!
“很抱歉,我不能收你為徒!”徐醫生調皮的學著做了紀桐的拒絕動作。
紀桐啞口無言,小臉通紅。
“老師,您別逗小丫頭了。小丫頭要是哭了,我可不會幫您哄!”小醫生聲音從身后傳出來。
紀桐轉身,小醫生自然的靠在門框上,也不知道聽了多久。
神馬意思?紀桐眼睛滿是疑惑。老頭子耍我?
“我們這一派,醫術特別,都是單傳。老師已經收了我,所以。”徐醫生化身鄰家大哥哥,耐心的講給紀桐聽。
“話多!滾去干活!”徐醫生嫌棄的瞪了小徒弟一眼。什么徒弟,敢拆老師的臺!還是安排的活太少了,閑的慌。
小醫生宛若瞬間枯萎的鮮花,蔫噠噠進屋了。
紀桐轉過來望著徐醫生,不說話,雙眼噴火。騙子,想騙我藥方的老騙子!
面對化身噴火龍的小朋友,徐醫生巋然不動,依然淡定時而搖著蒲扇,時而抿上幾口茶水。
“為什么?”紀桐怒火中燒,忍不住問。為什么逗我,為什么騙我藥方?
“老子樂意。”徐醫生氣死人不償命。
“你!”紀桐不僅臉紅了,耳朵也紅了。氣的。
“小丫頭,別氣,老師考量你品德。”通過窗戶一直留意外況的小醫生勸慰,有個任性的師傅,徒弟心累。
“小-徒—弟!”徐醫生被戳穿,一臉不高興。
紀桐氣消了大半,依舊雙頰鼓鼓,又不收徒,試探我干甚?
之后,這一老一少誰也不搭理誰。
紀桐跟在紀建華身邊,陪著他做完針灸,陪著他換完藥方,陪著他抓完新藥。
一切搞定,紀建華紀桐向徐醫生和小醫生道別,小醫生送出門來。
“小丫頭,還生氣呢?這個給你。”徐醫生從寬大的衣兜里掏出一本書。
紀桐瞄了一眼,封面寫著《藥經》,還是線裝版書籍。
“謝謝小醫生,太珍貴了,我不能要!”紀桐推辭,這搞不好還是什么孤本。
“拿著,這是老師的意思!”徐醫生影視把書遞給紀桐。
“啊?”紀桐驚叫,這什么情況?
“是借給你看的,保護好!二個月以后記得來還!”小醫生道。
“謝謝徐醫生,謝謝小醫生。我一定回好好看的!”紀桐小心翼翼把書摟在懷里。大反轉啊。不管徐醫生處于什么目的,紀桐十分珍惜。
“別謝的太早!還書的時候老師會考試。”小醫生笑瞇瞇道,有一種幸災樂禍的意思摻雜在話語中。
“啊!”紀桐眼睛溜圓,嘴巴張大到能塞進一個雞蛋的程度。
“考試不過,就沒有機會再借別的書看咯。”小醫生不緊不慢又拋出一個炸彈。
這,這不等于拜師學藝嘛!一股狂喜從心田涌出,流向全身。紀桐臉上笑容大到收不住!
“謝謝徐醫生,謝謝小醫生。俺家桐桐一定不會辜負你們這番好意!時候不早了,俺們先走了,再見!”紀建華看閨女樂傻了的樣子,急忙開口補救。
“回去吧!”徐醫生站在門口目送父女二人離開。
“老師,您為何要教她”沒了外人,小醫生問出了他的疑惑。
“這丫頭品性不錯,是塊學醫的料子。”徐醫生悄然的站在門口目視前方。
“老師,你想為她破例,收她為徒嗎?”小醫生繼續追問。
“不會,門規不可違!”徐醫生道。
“老師,《藥經》?”小醫生不解,這本書可不是市面上大路貨,中醫界讀過這本書人不超過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