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的初雪卻被那柔情似水的林氏千金所融化。正直豆蔻年華的她,已被一切親事所包圍,她不喜歡琴棋書畫,只喜歡和娘親在庭院里吃那桂花糕。
雨天時,撐著一把油紙傘,去斷橋邊的小茶樓寫話本了。冬日,便是對她來說最痛苦的時節,最愛聽的越劇也無人在演。她從不用簪子,兒時,娘親為她梳起秀發,正準備插發簪,卻被這個小哭包的哭聲所憐愛。世間無人疼愛她,唯一的親人也患有重病,她雖學醫術,卻無能為力。
亭臺里,總能聽見她清脆悅耳的歌聲。她的身上沒有書香,沒有月季香,而卻有一種自帶的桂花香,她常到小茶樓后的桂花園里待上一段時間,早晨,和娘親在園林里玩耍,晚間,便和娘親望著秋月,寄托對父親的思念之情。
臨安這地方不常下雪,冬日,所有人都在家中取暖,而她只會到附近的院子里,找找被雪凍傷的小動物,幫它們醫疔,等冬日結束后,才把它們放走,可它們似乎不想走,一直留在她家門口。
這十三歲的年紀,她卻像個孩子一樣,喜歡往小河中扔石子;喜歡在亭臺里給娘親跳一支舞;喜歡在生辰宴上許愿;喜歡聞著桂花香,喝著桂花茶。西湖邊,總能看見她蹦蹦跳跳的身影。她對所謂的愛情并不理解,只知道娘親對她好。直到在庭院里遠遠望見中意之人的側顏,她的臉頰微微紅了起來,嘴角也向上揚了起來,她的臉猶如一朵桂花初開。
三秋桂子,十里荷塘。煙雨行舟,臨安初雪。
煲的蓮藕排骨湯只給兄長喝,兄長也答應過她的要陪她一起五更天便去西湖賞雪,行舟過湖心亭,做第一個踩上斷橋殘雪的人。
有人摘下一朵桂花,只為與你來一場懈后。她不渴望住在綠瓦紅磚,只喜歡在白墻綠瓦的屋中彈一曲琵琶。她溫潤又容易與人共情,活潑又不失端莊。她從小就是娘親的心頭愛,別的孩子看不起她時,娘親總會護著她。她不會琴棋書畫,最多只會彈琵琶。在金釵之年的她,和別人也不一樣,娘親常說:“你看別人家的千金都娉娉婷婷的,你就知道貪吃,你這小饞嘴何時能停下呀?”
及笄之年是最重要的時刻,可她不忙著出嫁,她心也只中意一人。每當空閑時的她,喜歡在書庭里看書。這孩子從小就愛聽兄長講故事,長大后,喜歡到茶樓里寫話本子。泡上一杯桂花茶,吃上一塊桂花糕,那是她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候。
輕輕拉起裙擺,踮起腳尖,提著桂花籃,她的發絲中都透著一絲溫柔。如果桂花香飄過,那便是她匆匆趕到小茶樓時留下的余味。亭臺樓閣,初自相識,手腕留香,便是那桂花初開之時。冬雪已化,便是她再一次用溫暖感動了大地。桂花凋謝,便是她暫且離開臨安,去尋心愛之人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