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曄立于她二人身后,對胤夫人微微點了點頭,道了一聲:“見過胤夫人。”
胤夫人亦是點了點頭:“你在信中提起慕師傅將小如交給你,我與小如的爹著實是不放心的,畢竟姑娘家的名聲很重要,這云鷹峰再大,亦只有你二人。如今看來,小如跟著你,倒是無甚不妥。”
聽胤夫人這么一說,千如倒不樂意了,道:“娘親,什么叫跟著他是件好事嘛,此事我正要與你說,如今...如今我也是個大姑娘了,怎能與寒曄師兄同處一山?娘親還是讓我下山去找師傅吧。”
胤夫人覺得自家閨女的話著實在理,她到底是個姑娘家,又是將軍府的小姐,她瞧著寒曄道:“小女說的有理,可是事到如今,我只問你,往后可愿意好生照顧她?盡你的全部能力,許她一世安寧?”
千如不解,她這才十二歲,娘親怎么就這是急著幫她找夫婿?難道她不想多留自己些年月?
帝都的姑娘未及笄便許配人家的,不為罕見,譬如,城東的張小姐,西邊的沈小姐,南面的李小姐,都是訂的娃娃親。可自家姐姐們,都是自己擇的夫婿,她可不要開了這個訂親的先河,這個先河一開,也無人再步她后塵,她就是胤府唯一的倒霉蛋。
可是轉念一想,千如又覺得這事應該跟她的終身大事沒有什么關系,按爹爹的擇婿觀來看,他的女婿必定是非富即貴的,要么是戰功赫赫的武將,要么是出手闊綽的財主,且必須人品好,家世好。
寒曄的人品雖然沒有太大的問題,但也總歸是不算好的,至于他的家世背景,她至今都不曾知曉,除去一身好功夫,千如對他一無所知,爹爹亦對他一無所知,身為朝中重臣,豈會同意這門親事?
于是,她想了再想,還是覺得,這事只能與她背負的護國大任有關。
“娘親,我知道了,你放心吧,他日我若當上了將軍,必定封寒曄師兄為副將,到那時寒曄師兄定會好生照顧我的。”千如堅定地望著胤夫人。
胤夫人撫了撫千如的小腦袋,在她眼里,千如眉宇間的這股子執拗像極了她三姐,認定了的事,不做到就絕對不會罷手,她爹爹讓她當將軍,她竟是這般牢牢地記在了心里。
胤夫人深知,當初若不是她勉強她的三女兒千歌嫁進王爺府,她也不會失去這個女兒,因此,她才更想好好保護她的小女兒。
胤府在朝中的地位人盡皆知,想娶一位胤府小姐的官家,不在少數,千如眼下也是他們唯一的希望,這些年上門提親的人,不在少數。
也正是因為如此,胤將軍聽了那江湖術師的話,要將千如送上云鷹峰習武之時,胤夫人雖然心疼,卻也未做阻攔。
千如投入劍宗門下,一來可以避開那些求親者,她的歸宿也好再作打算,待她及笄,便送她出嫁。二來,真到封將時,朝中必定會有大臣不贊同,自古女子出嫁便是從夫,哪有從軍一說?即便是皇上,亦不會讓已為人婦的女子領兵打仗。再者,讓她學些武藝防身也好,如今看到了寒曄,胤夫人著實松了口氣。
寒曄道:“胤夫人放心,我定會好生照顧她。”
胤夫人笑了笑:“既然如此,我便放心了。”
胤夫人與寒曄的這番話,千如也是在很久以后才悟出個中道理,那時她已過十三歲,這一年多來,她似乎發覺寒曄對自己不復往日那般以惡治惡。
譬如,她拔了他上山時種下的丁香,他便再種上一株,她拿了他的佩劍去除草,他便只是拭去劍身的草屑,她說他的劍穗好看,他便解下來隨她把玩,她說想成為他那樣的高手,他便將所學全部教給她,只是,她的課程又增加了。
并且,寒曄似乎在不經意間,對她笑了好幾回。
如此一來,千如便沒了再與他斗下去的樂趣,她的惡習,是因他而起,他倒好,撒手不斗了,這可叫她將惡習如何安放?
這也是千如不得不將與他正面交鋒,轉變成在他眼皮子底下胡作非為的原因。
這一日,千如在打破了寒曄房里的花瓶后,生怕被他責罵,便想先發制人,憤憤地指責他:“你明知我娘親要你照顧我就是要讓你娶我,你居然還同意?你當真想娶我啊?”
寒曄果真沒有去責怪她花瓶的事,他只道:“此事待你及笄后再議。”
千如繼續憤憤道:“可我娘親以為你答應娶我了!”
寒曄道:“到那時,你若愿意嫁我,我娶你便是。”
千如從前不知,寒曄為何對自己照顧得如此細致,她尚未出落成像姐姐們那樣明媚的大姑娘,而他卻早已是風度翩翩的美男子。如今聽到他這般回答,心里竟有一種莫名的失落,他說只要她愿意嫁,他便會娶,那他娶自己,是因為償還師傅對他的恩情,還是兌現娘親對他的囑托?
反正,千如覺得,他對娶她這回事兒,似乎很是不情愿。
而那時的小少女,殊不知自己的心里已經滋生出了一株萌芽,每日悉心澆灌,終有一日會長成參天大樹。
元和十九年,千如自打上了云鷹峰之后,還是頭一回下山,十日之后便是太后娘娘的壽宴,但凡二品以上官員家中尚未婚配的小姐,都須以舞助興,眾人皆知,太后娘娘此番意在為當朝新帝擇妃。
下山前,千如被寒曄叫到前廳,他著實鄭重地交代她,下了山之后,切記要斂起性子,不可偷懶不練劍,不可肆意破壞花草,不可隨便玩弄他人之物件,更不可不分尊卑長幼,傷及他人。
千如心想,寒曄真是小氣,什么都記著,他交代的這許多,八成是怕她辱沒了劍宗的名聲吧。
千如將寒曄的囑咐牢牢地記在了心里,不知從何時起,只要他說不可做的事,她便絕對不會去做,她不是怕丟了劍宗的臉,她只是怕他不高興。
當朝新帝封號為元武帝,是先帝膝下唯一的一位王子,二王子景熙,自他登基之日起,大寧上下國泰民安,是一位年紀輕輕就被百姓擁戴的好皇帝。
只是眼看著他登基已一年有余,仍未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