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是一本輔助功法,用途如其名,就是教人如何把木靈氣轉化為蘊含有靈氣的水滴。這個功法挺復雜的,徐塵照著書中的口訣和指法,花了兩天才在掌心處凝聚出了一滴靈氣水滴。這回徐塵就沒有去追本溯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能用就好,管它是咋個產生的呢。
隨著不斷練習,徐塵凝聚水滴的速度越來越快,轉化的效率也在不斷提高。他可以用十幾個呼吸的時間一次性耗盡木之氣旋,凝聚出三斤水滴。可這靈氣水滴無法久存,大概兩個時辰以后,里面的靈氣就會全部散盡。同時徐塵必須得打坐修煉六個時辰才能快速把氣旋補滿,也就是說,一天滿打滿算,也只能凝聚六斤靈氣水滴。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徐塵之前忙于修煉之事,沒有分心來學習如何培養靈植。于是呢,他又化身為一個研習狂人,去藏書閣把關于培養靈草靈木的書籍借了回來,通宵達旦地翻閱。
最終,徐塵找到了三種適合蘊靈期一層修士種植的靈草。
第一種,是天心草,用于煉制天心丹。可讓修士在修煉打坐時更加專注,降低走火入魔的風險。
第二種,是赤灼草,用于提煉汁液,配合其他靈藥刺激身體,加速血肉吸收靈氣,強化肉身。
第三種,是培元石斛,用于煉制培元丹。這培元丹可以輔助修士凝煉氣旋,縮短打坐時間。
這培元丹可是好東西,往往煉丹房里煉出了一爐,就被排隊等候的低階蘊靈期修士一搶而空。
培元石斛極易養活,種在靈土里也不招蟲,但就是自身吸收靈氣水滴的效率低,成熟周期長,所以蘊靈期二層以上的修士大都會換種其他的靈草。畢竟能用于凝煉氣旋的丹藥有很多種。
徐塵決定種植這個培元石斛。
他來到屋后的藥園,發現藥園里雜草叢生。
這上一任屋主人也是摳門之極,都不給后來者留一點靈草,徐塵只得去找右邊山谷的鄰居借培元石斛的種子。
培元石斛種子本就不是珍稀之物。這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鄰居也是極為爽快地送了他一大包。
比較于其他師兄的冷漠,徐塵差點感動得兩眼淚汪汪了。正準備說些感謝的話語,就被鄰居無情地掃出了山谷。
徐塵先去山谷里砍了幾大捆實心竹,把舊的柵欄全部換掉,再修補好取下來的舊頂網,重新罩了上去,這可以防止鳥獸偷食。
一陣翻土除草,徐塵把所有種子均勻地撒在靈土里,才心滿意足地拍手回屋。
培元石斛在發芽之前不需要澆灌靈氣水滴。發芽以后隨著根莖變長,每株澆灌的水滴也要增多,澆少了達不到預期效果,澆多了會造成靈氣浪費。
培元石斛的養植詳解里介紹,這培元石斛在靈土里自然成長的話需要四十年,才可用于煉丹。千芷峰靈氣十足,再加每日澆足靈氣水滴,理論上七個月就可以成熟。
新的經脈沒有打通,徐塵也不敢繼續修煉,畢竟錯路走得越遠,糾正的代價就越大。
左右無事,徐塵第二天一大早就出了門去。千芷峰的山腰處有一座論道大殿,每個月月初就會有一位凝液期的師叔來傳授修煉經驗。
徐塵來這九黎山已經有一個多月了,上一次講道徐塵沒去,這次他不會錯過了。
來到論道大殿前,徐塵發現大殿中已經有六十幾人盤膝而坐,等著講道師叔到來,他找了殿內角落處坐下。
坐在徐塵旁邊的是一個三十不到的華服青年,相貌堂堂,身形富態。就是他手里的獸腿和嘴角的油污有點損形象。
華服青年看了看徐塵,說到:“這位師弟看著挺面生呀,我叫東方濁,不知怎么稱呼?”
“我叫徐塵,東方師兄有禮。”徐塵側頭平淡回答。
東方濁把手里啃完的肉腿扔到一邊,用袖口抹嘴擦手,向徐塵這邊挪動。他靠近些說到:“直接喊我東方濁就行,我也才蘊靈三層修為,師兄二字太見外了。”
東方濁一副自來熟的樣子,讓徐塵有些意外。來千芷峰這么久,其他師兄大都是鼻孔朝天,即使有說上幾句話,也是冷淡的態度。當然,那位好心師兄是個例外。
兩人你一言我一句地交流起來。據東方濁所言,他是黎首峰某位長老的旁系后人。雖然只有蘊靈期三層的修為,也是靠著強大的后臺當上了內門弟子。
東方濁察覺到徐塵的修為低下,卻穿著內門弟子的制式法衣。他以為徐塵和他一般,是某個長老的后人,所以一時好奇想了解一番。
東方濁了解徐塵當上內門弟子的由來,也不嫌棄,反而更加熱情。
直到講道師叔登臺,兩人才停止了交談。
這講道師叔是一個煉丹師,一開始講的是修煉心得,其后就主講煉丹之術。
關于修煉心得部分,徐塵獲益匪淺。其后的煉丹之術,徐塵只能嘗試理解皮毛,倒是身旁的東方濁聽得津津有味。
到了中午,講道師叔才起身離去。
東方濁熱情不減,邀請徐塵一道回去。兩人一路上談笑風生,頗有相見恨晚之感。
東方濁的住居較近,他邀請徐塵到家里做客。徐塵也不矯情,直接應邀登門。
東方濁進門說到:“徐老弟,我這蓬門之所少有人來,就只有些劣等茶葉招待了。”
徐塵哪會在意這些,與東方濁席地而坐,繼續交流修煉心得。不過大多數都是東方濁在講,徐塵傾聽。一時間賓主盡歡,直到日落山頭徐塵才告辭離去。
數日之后,百無聊賴的徐塵終于等到了培元石斛發芽。他用木缽凝聚了半斤靈氣水滴,均勻地澆灌幼苗。
隨著時間推移,每天消耗的靈氣水滴越來越多,只得澆灌一部分培元石斛。
春去夏至,秋藏東來。
七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期間徐塵每月月初都會去論道大殿聽各位師叔講道。而東方濁也是不落一次,和徐塵結伴同行。一來二去,兩人還真成了朋友。
一開始徐塵還有小人之心,認為這東方濁對自己別有用心。后來不斷了解,才發現東方濁和自己一樣,是個資質低下的修士。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兩人都不受其他師兄師姐待見,自然是同病相憐。
徐塵望著手里的七顆靈石,一陣傻笑。
這七顆靈石,有兩顆是預支的福利,還有兩顆是賣給煉丹房三十幾株培元石斛換來的,剩下的三顆是東方濁借給徐塵的。
在一次閑聊中,東方濁得知徐塵修行不順急需靈石,便把僅有的三顆靈石送給徐塵。
徐塵哪會無功受祿,急忙推辭。可這東方濁也是倔驢脾氣,非得讓徐塵收著。最后兩人只得各退一步,這三顆靈石算是借的,等以后歸還四顆。
有了這七顆靈石,徐塵就可以實施那可以用最少靈石解決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