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千萬豪情在心中,此時也是迷茫不已,前路漫漫,何去何從?
李冰洋不知道,逃出來以后,他便處于迷茫狀態,如同行尸走肉,只是漫無目的的飄蕩。
(本書不想寫了,我想找一個一起進步的同伴,算了,把上一本書的一些訓練內容發出來吧。如果有愿意練拳,每天都在按這個方法練習的,打法有一定水準之后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會繼續把這本書真正要說的鍛煉方法介紹完。)
老朽生來事不成,江山丟盡我亡名。
十年出入王孫府,身登將相愧君候。
幾回少年仗義氣,一浮老病失別恨。
血腥風雨劫難波,死地生還恰巧然。
不懼當時命先死,只怕后來拳術失。
此術說來太平常,一正二反世皆知。
蹲起二字定練打,攻防破盡我稱雄。
頑石捶打見真鐵,寶器回爐現金光。
若得兩破皆化盡,百煉鋼成繞指柔。
兵有來勢水無形,強中任他強中手。
剛柔相濟不玄妙,其實道理早說透。
倒背如流只四字,拳家哪有萬卷書。
第一層:正練。一套拳術從起勢第一個架子開始,一招一式,按照逐式要求,完整演練下來直到收勢。要求頭自然端正,身體不前俯后仰,掌握發勁。這是熟悉拳架的第一個過程。
第二層:反練。拳術之第一層能夠熟練的演練完畢,則進入第二層。目地是為了進一步的去除練拳的時候所產生的空勁和動作不協調現象。通過換手反練,即如原來左腳開步,右手提起的起始動作,變為右腳開步,左手提起的起始動作,并以此向下遞進,練習到收勢。整個過程之中,動作和正練完全相反,假如正練在過程之中有左弓步右臂沖拳,則反練為右弓步左臂沖拳。通過左右互練,讓身手協調一致。進一步熟悉拳架,幫助發力通暢。記住,在鍛煉的過程中,依然要保持完整的拳架。
此法和第一層同時鍛煉,第一層正練從起始到收勢完整練完,則第二層反練從起始到收勢已完全相反的動作做完。
第三層:打法。若使拳打斗,必把圈練小。一套傳統拳術,分為“練法”和“打法”(通常意義上,各門各派所說的散手,就是把打法的順序弄亂之后的表現形態)。練法是為了幫助習練者更好的掌握發勁,一舉一動發勁明顯。能讓習練者看出來是身體哪里發了勁。如馬步轉弓步沖拳,可以明顯看出來,有蹬腿轉胯,擰腰,抖肩,沖拳這些動作。這就是練法。能讓學習的人明白身體哪里要發勁,所以動作幅度要大,但是放在實戰中,則會過于夸張。練法分正練、反練。
站起來直接上步沖拳,就看不出來這些動作了,但是速度更快,在實戰中更實用。這就是這個練法的打法。如果還不明白,請用電腦搜索連環拳練法及打法影像。打法分為正打,反打。
以整套拳術而言,練法多為側身低蹲的動作,不利于上步。而且動作幅度過于夸張,對于練習勁力有很大幫助,但是不能應用到實戰。
打法則需要將拳術側身,改為身體正面迎敵,身體直立而起,不再低蹲,整套動作以站立行走的姿勢擊打出來,有助于速度的提升,對于實戰應敵有極大的好處。打法可以速成,但是功夫不能速成。功夫不等同于打法。
多數傳統拳術中,打法無低蹲,起腿不高抬。這是打法的主要概念。打法中首講速度,正打反打以迎面為先,搶步為要。一旦有大幅度動作產生,必然影響速度。
傳統武術和現代技擊的不同點在于,傳統武術打法要求一鼓作氣,一旦動手,打法都是連攻快打,激流直上。十幾個動作一口氣打出來,將對手打倒。現代競技多是打一拳,然后拉開距離。
第三層配合第一層第二層一起練習,正打反打能夠熟練的做出來的時候,第三層達成。
第四層:攻防。攻防是對練功夫,是實戰交手。能夠兩人配合最好。攻防是打法的一個細分。第四層需要配合第一層第二層的練習。
將拳術套路(架子)練法之中的攻防動作分開,熟練的轉化為打法的攻防動作。并且明白攻防之間的關系,自己所練的本套拳術中,哪個防御招式,克制哪個攻擊招式(一個防御招式不一定只能防御一個攻擊招式!)
之后,師兄弟兩人,黑人只練習所有攻擊招式的打法,白人以相應的防御動作防御黑人的攻擊。黑人不斷改變攻擊招式之間的順序,白人根據黑人攻擊順序的改變,做相應改變。以達到最佳的攻擊防御效果。最好將每一次攻擊防御的改變,全部都記錄下來。
黑人正打反打攻擊招式都能夠熟練流利的出擊,白人的正反打法的防御招式可以熟練的做出相應抵擋。則兩個人交換,白人開始以正反打法的攻擊招式對著黑人做連續攻擊,黑人以相應的防御招式防御。白人不斷改換攻擊招式的順序,黑人跟著做相應的防御變化。
兩個人都能夠熟練的掌握攻擊和防御招式之間的相克關系的時候,則兩個人全部完成拳術攻防的第四層。
第五層:破攻。在熟練掌握第四層之后,明白自己所練習的拳術之中,攻擊招式和攻擊招式之間的相克關系。雙方以攻破攻,隨著一方攻擊招式的改變,另一方能以拳術最適合有效的攻擊招式,克制對方的攻擊招式,并且擊打到對手身體。
破攻,是以攻擊招式和攻擊招式之間的相克為主,也是為了讓習武者明白攻擊招式的防御效果。
雙方以打法的攻擊招式交手,單純的對于所有打法招式之間的克制關系進行交手,從慢到快。兩個人都能在這種過程中熟練掌握,做到壓制和反壓制的時候,破攻成。
第六層:破防。在傳統武術之中,有很多防御的招式,這些防御的招式在距離極短(貼身或者接近貼身)的情況下,反而比攻擊的招式更加適用。有著更強烈的攻擊效果。思考防御招式的攻擊內容,之后開始琢磨他們的相克關系。兩個人貼身交手,連環用防御招式做攻擊。能夠熟練運用這些防御招式,并且做到防御對防御的反壓制之時,破防成。
這個時候拳法已經剛猛到了極點,所謂陽極陰生,剛極柔生。
第七層:倒練,倒打。倒練分為倒正練和倒反練,根據語意,即從收勢到起勢的動作練習。起勢到收勢是將拳從腰間沖出,與肩齊平。則收勢到起勢是將拳從肩部拉回,收至腰間。孫祿堂先生云:兩手慢慢將精氣神往回拉。正打猛烈,則倒練柔和。
拳術正練多為進步出手,倒練則多為退步。倒打是打法動作,講究直身而起,正面對敵。后退將對手的招式化解掉,要點按照打法要求就行。
第八層:化攻。在拳術倒練,倒打熟練之后。兩人對手,白人以正打之中攻擊招式連環快速的對著倒打的黑人進攻,黑人在倒打的退步過程之中,將白人的攻擊化解。之后兩人互換,既能溫習前面攻防的基本內容,又能幫助掌握倒打化解攻擊的方法。此層境界,注重樁功以及柔化。格斗中的柔化能使身體所受到的傷害,達到最小。
從退步化攻,到定步化攻,此是化攻的鍛煉方法。
第九層:化防,在熟練做到定步化攻之后,開始練習進步之中使用倒打之中的柔和力量,將對手的防御化解掉。白人用正打的防御防御攻擊,而黑人使用倒打之中的化法,熟練化解白人的防御。之后兩人互換。幫助溫習攻防的基本內容,同時又能幫助掌握,進步化防的技法。化防的高層次就是化人,進步化攻就是化防。
第十層:化柔,你能以倒練掌握拳學柔化的道理,其他人未嘗不能。思考出自身拳學柔化招式之間的克制關系。之后師兄弟兩個人以同一套拳學之中的柔化招式,互相對陣。快速交手,我將你的招式化解,你用可以克制我這個柔化招式的另一個柔化招式,把我的動作克制化解進而攻擊我。直至兩人將動作全部熟練,真正練到順手拈來的地步。
無招:混成。(融會貫通,剛柔并濟)。將攻防、破攻、破防、化攻、化防、化柔等招式的打法串聯組合,并且不斷變換招式次序。繼而長期演化,以便于真正的在這套拳法上達到融會貫通的層次。拳術已經脫離原有的桎梏,進入到自然而然,乃至隨心所欲的層次。各種招式都能夠順手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