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也沒什么不同嘛。不過是坐的‘工具’不同而已。”
對于具體事物之間在同樣用途之外的其他“分別”在人類社會中的不同價值的——對這類的更多是跟“分別心”相關的價值,齊路自己是不在意的。
對她而言,反正只要能用、適用、價值與交換的代價相配,就行了。
所以,對齊路而言,不管是十五年前坐的那“綠皮”,還是這次坐的這車,亦或是她在大城市里偶爾會坐的公車、私家車、還有飛機——這些交通工具在她看來,價值和交換代價在它們各自所在的環境中,還是基本匹配的。
所以,齊路并沒覺著讓她坐哪種會有什么不同?
當然,齊路會這樣,也跟她自身的一個情況緊密相關。
齊路并沒有普通人天生就有也必須要有的那種——主要是為了能有動力去捍衛自己的領域邊界的自保、以及對自己的既得利益的持續捍衛,才衍生出的需要通過“比較”來滿足的——“優越感”。
不是她特別,而是不需要。
齊路跟普通人最大的不同,是她的“領域邊界”就是她的魔力的領域邊界。
這便從一開始就決定了:齊路的魔力能不主動去侵犯別人的邊界就不錯了,哪里還需要用什么“優越感”來在背后無意識的激勵著她去跟別人比較?
那自然的,就更談不上會去認同什么“好”、“不好”、“高檔”、“廉價”這類的分別。
那些在齊路這兒,只有適不適合她用,能不能達到她要的效果的差別。
若用著不順手,大不了換別的。不過是互相不適合而已。
齊路一直覺著,不只是人在挑工具,工具也會挑人的。
她也是見過的,確實有能把她用著極不順手、甚至根本就不懂怎么用的工具用得極為順手,還能將這工具能派上的用場價值發揮到極致的人。
雖然多是一閃而過的碎片記憶里的信息,但齊路卻對這些人佩服得不得了,羨慕得不得了。
他們在齊路看來才是真的高手,就好像只要是他們的專業,哪怕什么專業工具都沒有的,他們也能就地取材的用任何在某部分能有同樣替代價值的東西來充當那部分的工具,絕不耽誤最終目的的完成效果。
不過公平來講,或許如今這樣的技術進步,譬如讓車速明顯快了許多,確實是幫很多人減少了來往時間的。
但在齊路這兒……
一來,她無所謂時間的長短。對她而言,都是過程,不過是經過的風景不同罷了。
二來,她看到的面卻不是在“省時間”,而是那么多人看似省了路上的時間,可是省下的時間也還是在忙忙忙……
到底,這樣的“省時間”,是讓他們更忙了?還是讓他們更快樂了?
三來,這一趟,她也只是覺著大家不過是把生活、工作的方式轉變了而已。
或者做的內容和整個兒的理解生活、生存、活著的想法,也都在悄然隨著這樣的實際行動上的改變而變著……
可是,明顯的只是看到了一天中就算省出了更多的時間,更多人也還是在工作,卻似乎沒怎么在意過自己究竟是在為什么而工作?
這或許能解釋為什么齊路這一趟看到的一張張臉都是面無表情?
她都不用刻意動用魔力,就能輕易一眼看透他們各自“世界”的模樣。
下車后,齊路在心里總結了一句:“嗯,這是目前比較適合遠途距離的——公車。——尤其‘趕時間’又坐不上飛機的時候。”
不過下車后,齊路就徑直去了衛生間。
她的“普通人體驗”到此結束。
她現在必須在衛生間里避開旁人的偷偷去到“中轉時空”,再從那兒的“魔屋”直接去到她根本就不知地址的她的“家人”現在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