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來的時候,言勛媽媽所在的那個傳銷組織就不在了。
但是她跟里面的幾個朋友在一起組了個舞蹈班,租了個房子。
為了掙房租水電,她們還對外承接商業表演、參加比賽。
宋思嫻的的課題進行了一半了,初期的材料收集已經結束,之后是分析階段。
陸琳瑯已消失在娛樂新聞里。
學校已經開學。
育考的話題也已變得平淡。
好像,什么都會過去,什么都只是一瞬。
陸琳瑯的退圈被稱年度最大娛樂新聞,離開時網絡遍地是文章,媒體從個人履歷、婚姻狀況,到顏值身材、為人處世,將所有能從她身上扒盡的東西一個不剩全部寫了。
然而,過去之后,也就過去了。
大家只是在某一個時間關注了她,也會在下一個時間關注其他人。
也許大家會在某個時刻突然想起她,感嘆她的曾經,這就已經很難得了。
當所有人再次注意到陸琳瑯的時候,是又一個月之后了。
但在那之前,還有一件事要講,或者說,這其實是同一件事。
某個國家從蠢蠢欲動到開始行動了。
就在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
在宋思嫻在辦公室整理資料的時候,在言勛去給外科代班的時候,在萬麗柔聽甲方爸爸語音的時候,在沈英奇做月考試卷最后一個大題的時候,在清源大學的某棵行道樹迎風擺動的時候。
世界的某一個角落,響起了驚雷般的爆炸聲。
不知有多少的呼喊聲、警報聲被淹沒,無法被聆聽到。
辦公室門外是路過的學生們嗡嗡的討論聲,辦公室門內安靜的只有翻書的聲音。
一個老師打開電腦,被瀏覽器首頁彈出的新聞震驚到久久不能言語。
辦公室的門被打開,一個老師拎著包行色匆匆“你們看新聞嗎?”
“?”宋思嫻從書卷中抬頭,微皺著眉頭“什么事?”
“我剛看到,這也太……”
聽聞至此,宋思嫻去到了那位老師的座位旁邊。
“青國閃電攻占阿國。”那位老師已經念出來了。
“……”
三位老師站在一處不知沉默了多久,仔細的把新聞稿看完,面色都特別的沉重。
“雖然跟我們國家沒什么關系,但是……”
“嗯。”贊同,明白,相同的心情。
被文明了多年的人們,始終不能相信,事到如今還會發生國際戰爭。
無論網絡還是現實中,均嘩然一片,從步行街到麻將館,從政界到商企,無一不在討論。
譴責聲從全球每個角落傳出,臨近日期的全球會議全是爭吵的聲音。
嘈雜的聲海中,有一部分被拎到了臺前:
“請問你們是否有權干涉阿國內政?你們知不知道這違背了聯合國憲章?”
“聽說你們下達了不必刻意避開平民的指令,請問是否屬實?”
“聽說你們在戰爭期間玩收人頭游戲,請問是否屬實?”
“攻占阿國是不是為了私利?”
有一部分還在苦苦追問:
“你們口口聲聲的人權呢?”
這些問題,有的有答案,有的沒有答案,有的不會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