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逸沉吟一下,知道遲早得講明自己的意見,也許凌邈大帝更看重他的意見。
“杰布將軍,你得到的情報,三個城邦領主是否接見了科治罕?”他轉頭問杰布。
杰布毫不遲疑回答:“明宗城領主莫瑞公爵私下見過科治罕,圖錄城、喀西城的領主沒有出面,但手下的總辦也都見過科治罕。”
“也就是說,科治罕與這三個城邦都有官方接觸?”
“是的。”
周天逸轉而問祖鴻達:“宰相可知道這個情報?”
祖鴻達輕描淡寫說:“科治罕流竄三各城邦是事,我聽杰布將軍說了。”
周天逸感到驚訝,既然祖鴻達已經知道科治罕與三各城邦有官方接觸,他怎么會意識不到形勢的嚴峻?
“科治罕在三個城邦出入,各城邦領主非但不抓捕他,還與他進行接觸,說明他的余威還在,領主們都想給自己留條后路。也就是說,科治罕這只老虎的威懾力,并沒有因為廢黜而消失。”周天逸一股腦將自己的想法全盤托出。
祖鴻達問道:“大將軍是想發兵捉拿科治罕?”
“是的,既然知道了科治罕的行蹤,就要立即將他捉拿歸案,否則一旦給他喘息機會,他就會起兵圍攻平安城,后果不堪設想。”
凌邈不由坐直身子。
“我已發布討逆檄文,各城邦領主就算不與科治罕反目,也不可能與他沆瀣一氣吧。”他鎖眉問道:“科治罕以什么理由興兵?”
“科治罕為他起兵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并不難,比如‘清君側’。”周天逸說了一個史書上叛亂者最常用的理由。
在信息極不發達的社會,反叛者即使目標是要弒君,逼宮的招牌旗號也是“清君側”。
“清君側?這個名頭還真是堂而皇之啊。”凌邈恍然大悟,“科治罕以清理我身邊的宰相、大將軍為名發動戰爭,以此煽動其他城邦跟隨他起兵?”
周天逸頷首說道:“是的,科治罕會以鋤奸勤王之名,聯合其他城邦領主進攻平安城。”
祖鴻達眼中閃過一絲莫名的焦慮,隨即又鎮靜下來。
“大將軍想如何行動?”他含笑問道。
“大帝可派近衛軍兵臨鐵馬城,在保證科治罕性命,以及萊斯利家族權力的條件下,命令萊斯利公爵交出科治罕,這樣既可以切斷萊斯利家族與其他城邦的聯絡,又能捉拿科治罕歸案。”周天逸直截了當說道。
祖鴻達再次端起茶盅,抿一口茶水。
“大將軍有所不知啊,各城邦趨利避害,自行其是之風由來已久。大帝討逆檄文下發之后,他們大打折扣,我也是早有預料的。好在領主們拒絕收留科治罕,說明他們對朝廷,還是存有敬畏之心的。”他慢條斯理說道。
哈德勒連連點頭,表示對宰相的看法非常認同。
“是啊,各個城邦領主都是皇親國戚,而且各位領主都是大帝的長輩,他們拒絕收留科治罕,已經很給大帝面子了。”他的聲音很綿軟。
周天逸皺眉瞥一眼哈德勒,對內侍總管參與討論國家大事,感到很不自在。
祖鴻達接著說道:“五大城邦只要不隨著科治罕興風作浪,我看科治罕遲早會自行投案,求得大帝諒解。”
周天逸毫不猶豫搖搖頭。
“科治罕作為萊斯利家族的代表人物,萊斯利公爵不可能放棄對科治罕的支持。”他對凌邈說道:“鐵馬城和北太羅島國隔海相望,如果科治罕進入北太羅島國,或者北太羅島國派人和科治罕在鐵馬城會面,以后的局面就很難說了。”
凌邈目不轉睛看著周天逸,神情肅然。
“兄長之慮與我不謀而合。科治罕在幾個城邦暢行無阻,說明這些城邦領主,對科治罕尚有忌憚。萊斯利家族的譴責聲明,無非是表面文章,他們骨子里不會接受科治罕倒臺。”
祖鴻達輕輕捻著下頦胡須。
“陛下的分析確實很到位,但是科治罕現在已經失去軍權,諒他也翻不起什么大浪。兵法云,窮寇莫追。如果我們過于急切威逼科治罕,反而會促使萊斯利家族提前攤牌,皇太后也未必會答應。況且萊斯利家族一旦狗急跳墻,發動反撲,局勢很可能失控。”他說出自己的反對意見。
凌邈聽后,默不作聲,一時難以決斷,似乎覺得祖鴻達的話,好像也有道理。
祖鴻達神態自若,微笑看著周天逸。
“大將軍出兵鐵馬城,是想斬草除根嗎?”他漫不經心問道。
“沒錯,如果不乘勝追擊,科治罕很可能死灰復燃。”周天逸毫不諱言。
祖鴻達老成持重擺擺手,表示不能認同周天逸的說法。
“科治罕雖然逃亡,但他必定是太后之兄,萊斯利公爵之子。從帝國律法來講,他還是鐵馬城法定的領主繼承人,這樣特殊、敏感的身份,我們不能不三思而行啊。”他的言辭顯然經過深思熟慮,字斟句酌。
他這些話,更像是說給凌邈大帝聽的。
周天逸知道,這事一旦扯到律法上,凌邈必然會動搖。
按照玄盛帝國的律法,皇帝十六歲才能親政,在此之前,由太后、宰相、大將軍攝政。
也就是說,十五歲的凌邈大帝雖然可以發號施令,但他并不是真正能行使決策權的大帝。
在三人攝政體制中,如果太后、宰相兩人不同意對科治罕進行抓捕,凌邈也無法對科治罕進行制裁。
周天逸頗感疑惑。
祖鴻達為何不愿乘勝追擊呢?
按理說,祖鴻達是最想將科治罕置于死地的人。
祖鴻達最大的政敵是科治罕,兩人針尖對麥芒,科治罕一旦篡權,祖鴻達的下場會非常悲慘。
“既然如此,宰相有什么計策?”周天逸語氣謙遜,他才做大將軍不久,不愿給人盛氣凌人的感覺。
祖鴻達仰靠在座椅上,一副老謀深算的樣子。
“我覺得還是以談為主,我們可以繼續給各個城邦施加壓力,直至科治罕走投無路,自行請罪。”他城府頗深說道:“現在強行派兵抓捕科治罕,并不是最佳選擇。”
“如果施壓無效,科治罕起兵作亂怎么辦?”周天逸問道。
“科治罕膽敢起兵,我們興師問罪也有了由頭。”祖鴻達淡定說道:“那時咱們再發兵剿滅不遲。我不主張以戰止戰,主要還是怕一旦戰爭爆發,生靈涂炭,民不聊生啊。再說了,太后肯定也不同意剿滅科治罕啊。”
周天逸頗感蹊蹺,祖鴻達向來與太后不睦,今日為何又屢次搬出太后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