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到成功,恭喜獲得凌波微步。”
美好的一天從簽到開始。
周笑沒想到竟然天龍八部的凌波微步也開出來了,額,這可是段譽的保命手段。打不過走為上策……
系統這是要讓他猥瑣發育啊。
在近侍太監服侍下周笑完成洗漱,換上萬古龍袍,氣度威嚴。
此時趙子龍拜見。
“這么快就回來了?”周笑瞧著趙子龍。
趙子龍半跪在周笑面前,抱拳道:“子龍有辱使命,讓秦戰逃了。請主公降罪!”
趙子龍有些慚愧。
要不是那巨猿拼死擋住他,此時他該是提著秦戰的頭顱復命。
周笑擺了擺手道:“將軍何罪之后?逃了便讓他逃了,無妨。”
不過周笑有些好奇,以趙子龍的修為,秦戰如何能夠從他手下逃脫?于是問道:“他身邊有真武強者相護?”
“沒有。”趙子龍簡單將墓地中的所見所聞說了一遍,之后遞出山河社稷圖碎片,“山河社稷圖在此,請主公過目。”
周笑接過木盒,打開。
只見里面躺著一張古樸布帛。
略微沉吟將之取出,展開,發現只是一片碎片,并不是完整的山河社稷圖。
這張殘片應該只是山河社稷圖的右上角。
其上繪制著復雜的山河圖,然后還可見到山河二字,社稷圖三字已然斷開,應該存在于其他碎片之上。
山河社稷圖散發出一種撼人心魄的滄桑感,
當周笑接觸到山河社稷圖碎片的時候,陰陽圖竟與之隱隱有呼應。
山河社稷圖碎片之上,
竟然泛起淡淡的金色光華。
“恭喜皇上獲得至寶!”魏忠在一側道。
“你知道山河社稷圖?”周笑問道。
魏忠道:“先帝在位之時便身懷山河社稷圖碎片,八年前大周那場災難也是因山河社稷圖而起。天焚皇族親臨,斬殺先帝……”
“先帝隕,大周傷了根基,王朝紛爭,大周陷入常年的戰亂……”
魏忠說起往事。
在這具身體主人的記憶中倒是有這么一段,先帝,也就是周笑的‘父皇’周無涯被天焚皇族天焚使者誅殺在皇宮中。
當年的周笑親眼目睹了一切。
只是他不知是因為山河社稷圖而起。
在隨后的一年里大周的附屬國、諸侯國、敵國并起,攻伐大周。
周笑的幾位兄長盡數戰死。
最后只剩下他一個。
再然后便是秦鏘奪權,周笑淪為傀儡……
“天焚皇族么?”或許是由于這具身體主人的執念,周笑對天焚皇族竟升起一股強烈的仇恨。
“看來這山河社稷圖是燙手山芋啊。”周笑自語道。
大周曾因山河社稷圖走上巔峰,也因為山河社稷圖險些滅亡。
周笑將之收起,不事張揚。
“朕手掌掌握著山河社稷圖之事,切不可張揚出去。”周笑叮囑道。
“老奴誓死不言。”魏忠道,“天佑大周,天佑皇上,山河社稷圖在手,大周重返巔峰指日可待。”
雖知魏忠是在恭維,拍馬屁。
但怎么聽著就這么爽呢……
略微整理,周笑前往山河殿早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周笑抬手。
文武百官起身,禮部尚書行出,“臣有事啟奏。”
“說。”周笑道。
“皇家學院一年一度的武試臨近,大秦交流使團即將抵達,今年如何接待大秦使團,請皇上指示。”禮部尚書道。
周笑聞言眉頭微微一皺。
皇家學院乃是大周專門為皇室培養人才的學府。
分為武院和文院。
無論武院還是文院,其中就讀的都是大周青年一輩翹楚。
往昔大周興盛之時與大秦交好,兩國來往密切,在諸多領域相互幫扶。為促進兩國青年在文武方面的交流,兩國約定在大周武試之日,兩國青年進行比斗切磋。
這個傳統延續至今已有三十年之久。
只是在大周落難之后,局勢動蕩,皇家學院的青年一輩一屆不如一屆。
這樣的切磋交流,也成了大秦對大周單方面的壓制狂虐。
兩國關系也漸漸淡了。
大秦開始瞧不起大周。
而這樣的切磋交流也終于成了一種形式,一種大秦向大周耀武揚威的手段。
甚至以此向大周提出過分要求。
周笑手指在龍椅扶手上輕輕敲打著,良久,手指停下來,冷淡道:“在皇都隨便找幾間客棧,讓他們安頓下來吧。”
“這……”禮部尚書神色有些古怪。
朝下大臣也面面相覷。
“按照慣例都是按照最高標準接待大秦使團……”禮部尚書小心翼翼措辭道,“讓大秦使團住客棧,是否有些怠慢?”
大秦屬于大國,與曾經的大周是同一級別。
也有王朝的投降。
是不能輕易得罪的。
“怠慢?”周笑問道。
“我大周只對友邦使團最高規格接待。”周笑霸氣道,“至于大秦使團,為他們安排客棧,已是極限了。”
“要是不愛住,那就讓他們滾回大秦!”
周笑記得上次大秦還趁火打劫收大周的“保護費”來著。
所以不必要對之有好臉色。
“是,”禮部尚書被周笑的怒意所震懾,連道:“微臣知道該如何辦了。”
說完禮部尚書退了回去。
之后無大臣上奏,魏忠宣布退朝,百官散去。
官員們三三兩兩議論著周笑不予接待大秦的決定,均有些擔憂。
畢竟來者是大秦使團,
使團通常代表皇室意志。
怠慢使團,也就是相當于袋面大秦。
“既然是皇上的意思,那就只有按照皇上說的辦了。”這一次應該是禮部尚書經歷的最低規格的一次接待……
使團來訪。
連皇宮都不讓人進。
這要是傳出去……
禮部尚書搖頭嘆氣。不過轉念一想,往年接待大秦使團可沒少受氣,這次讓他們吃吃憋,心里好像也怪舒服的。
一下子心情就舒暢了許多。
大秦使團比預料中來得還要早。
第二天上午便已抵達大周皇都。
這次使團帶隊之人除了武將,還有文官。
其年輕一代個個身著華服,氣宇軒昂,以一種俯視的姿態打量著整個大周。
“當年大周何其興盛,如今竟淪落到這等地步,真是可悲。”一位年輕人道。
“是啊。大周已弱小到了這等地步,一年一度的武道交流,還有必要舉行么?簡直浪費我們的時間。”另一人道。
“那有什么關系?就當來玩玩。大周皇室每年盛情招待,吃喝玩樂,又不花咱自己的錢。”
“也是……”
剛到大周皇都城門處,禮部尚書張立已在那等候多時。見到大秦使團,便是不失禮節的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