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朔不欲同她在這個問題上糾纏過多。
眼下府里府外風聲鶴唳。
敕造少將軍府出了人命,必然瞞不過各方勢力的耳目。尤其是那盧家的老狐貍馬上要回朝了,還不知道又要掀起怎樣的風波。
府里看上去平靜如水,實際卻是內外交困。
因為西閣子里放著那件各方勢力都想要的東西,少將軍府早已是成為各方對準的目標,是整個長安城群雄逐鹿的中心。
風暴來臨之際,安朔、連同整個安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黎蕭更不可能。
如非萬不得已,安朔并不想將她也拉入局中。但,誠如山槐所言,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罷了,先饒你這一回。你先起來,我與你說幾件正事。”
少將軍站直身子,信步走到書案邊研磨。
稍取幾滴深井水,略帶燎香的松煙墨棒,在睡虎石硯臺上摩擦出“沙沙”聲響。
濃稠的墨汁慢慢暈開,落在紙上,寥寥幾筆便勾勒出群山懷抱中的巍峨雄關。
一個個身披玄甲的敢勇手中執戟,腰間按刀,挺立在城墻紙上,遙望群山之外。
群山之外,便是遼闊的草原。天高云淡,牛羊遍地。
但草原深處,隱隱傳來獵殺聲。
狼旗在烈烈風中飄搖招展,隨時都有攜風雷之勢席卷城關的勢頭。
“主帥,長安傳來消息:‘貢品’已于三月前運入國庫,范陽盧經請旨回京,陛下已經準了。”
斥候報完消息,將袖中塘報雙手奉上。
一雙蒼老斑駁的手接過,略掃了幾眼,便擺擺手,命人下去。
老將兩手撐在城頭上,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身旁風韻猶存的婦人不解,便問:“‘貢品’已經送國庫,咱們的計劃便成了一半。那老狐貍就是現在趕回長安,也來不及了。你還嘆什么氣呢?”
“的確。今后,‘那位’怕是要恨咱們入骨了。”
“風風雨雨大半輩子,你還怕那些?”
“我當然不怕,”老將抬眼看向身旁的婦人,雖然歲月在她額頭下道道溝壑,但那雙精神爍礪的眼睛,歷經風霜,依舊如初見時那般神采飛揚,“只是擔心朔兒小兩口應付不過來。”
“山槐都派回去了,你還瞎操什么心?”
“聽聞兒媳在母家時、身子骨弱,只怕朔兒照顧不好她。”
老將一邊說,一邊觀察著身旁婦人的臉色。果不其然,聽到“照顧”二字時,婦人咳了兩聲,老將立刻轉了話鋒,“其實也無妨,京中雖不比咱們在并州自在,但衣食總不會短了她的。”
“你是擔心她在京中給朔兒添亂吧?”
“哪兒敢?娘子親自選中的兒媳,自然是萬里挑一,閨中豪杰。”
婦人斜了他一眼,輕笑一聲:“你知道什么。那位黎娘子,我可是派人探了又探,把底細都摸清了的。外人只知道她自幼隨父謫居江夏,一向體弱多病,只嬌養在閨中讀幾本書,識幾個字,卻不知道黎世忠給她請的師傅……”
婦人說道這里,故意停頓了一陣,吊得老將眼巴巴地望著她。
“你倒是說呀!她師傅如何?”
婦人以團扇掩面,附在老將耳邊低聲絮語。
“竟然是他?大師當年是何等驚才絕艷的人物啊!我當年帶朔兒親自登門求到,都沒見上他一面。他卻肯收那么個女娃娃當學生。這也……嘿嘿……哈哈哈。”
老將軍本來驚訝不已,但一想到那女娃娃已經是自家兒媳了,一時高興地叉腰大笑,如同白撿了個大便宜。
“如何?現下你還敢小瞧她不成?”
“若是這樣,朔兒在京中便可以高枕無憂了。”
老將軍縱目遠眺,仿佛又變成了二十多年前那個意氣風發的輕狂少年。
老婦人實在不忍心告訴他真相,只是暗自命人將遠道而來的名醫“葉不易”送出軍帳。